初中作文關於描寫勤勞儉樸的奶奶

  我的奶奶不僅勤勞,生活也非常儉樸。她從小就很疼愛我。下面小編整理推薦了,希望大家從中能夠有所收穫!

  篇1

  我的奶奶她的臉盤圓圓的,微黑的面板上長著許多深深的皺紋,但時常露著一份和藹可親的笑容。奶奶有一雙粗糙的手如果從表面看這雙手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它卻蘊藏著溫暖、勤勞、靈巧。

  奶奶有一雙溫暖的手。聽媽媽說在我出生時,哇哇大哭,於是奶奶就用雙手抱起我,在奶奶的懷抱中,我停止了哭泣。直到現在,我還喜歡和奶奶睡覺,因為她那雙粗糙而溫暖的手在我身上撫摸著,讓我很快就進入甜蜜的夢鄉。

  奶奶有一雙勤勞的手。奶奶的手總是閒不住,每天都在不停地幹活。她每天都要餵魚、澆花,這麼多活兒,她能幹嗎?我每次走進奶奶家,家裡都一塵不染,收拾得井井有條。那地板就像鏡子似的,能照見人。我還特別喜歡吃奶奶做的餃子。每次過年,她都要親自下廚,為全家做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

  奶奶還有一雙靈巧的手。雖然她已經退休了,但誰也想不到她還在學習。奶奶退休後,上了老年大學,在那裡學國畫、唱歌。我最喜歡她畫的畫了。奶奶家牆上掛著的全是奶奶的作品,每幅都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幅畫就是《牡丹圖》,畫上的牡丹花顏色十分鮮豔,用淡粉色水粉塗上的,在牡丹花的花瓣上還停歇著一隻小麻雀,旁邊還有兩隻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這就是我的奶奶,她用這雙勤勞、溫暖、靈巧的手支撐著我們這個大家庭。

  篇2

  我的奶奶是一個勤勞的農民。她的頭髮已經花白,由於長期從事田裡的勞動,所以面板被太陽晒得黝黑黝黑。

  奶奶每天起早摸黑,辛勤地勞動著。有一次,我一早起來就不見奶奶的身影。我知道奶奶準又在田間勞動了。我來到田頭,遠遠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在田裡移動。我近一看,原來奶奶揹著藥桶正在打藥水。奶奶一手不停地按動搖柄,一手移動著噴頭,那藥水噴灑到稻秧上,就像潔白的噴泉,好看極了。一桶藥水打完了,奶奶就到田邊加農藥和水,只見奶奶蹲下身子,小心地擰開農藥瓶蓋,很仔細地把農藥倒入量杯,然後倒在藥水桶裡,又加滿了一桶水,繼續打藥水。

  打完藥水,奶奶該休息了吧。不料,她放好了藥水桶又提者籃子來到另一塊地裡去摘棉花。奶奶把一朵多雪白的棉花放入籃子,臉上露出甜甜的微笑。地裡白白的棉花摘完了,奶奶終於回到了家。我說:“奶奶,你快休息一會吧。”奶奶說:“不用啦,我要做飯了!你快做作業吧!”看著奶奶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流淚了。吃過飯,又是奶奶忙著洗碗,擦桌。下午,又不見了她的身影。

  到了傍晚,奶奶才回家,這時,天都快黑了。吃過晚飯,奶奶又是洗碗搞衛生。做完了這些,她還是不休息,而是坐下來,把上午摘下的棉花的殼一個個摘下來,好象在給棉花脫衣服。

  一天的活兒終於幹完了,奶奶終於可以安心地入睡了。

  篇3

  奶奶對我的真心照顧和愛護已十餘年了,在這期間唯一忘不了的是奶奶日漸消瘦的臉龐,日漸白稀的頭髮,那雙日漸粗糙且佈滿皺紋的手。

  從未仔細地看過奶奶的這雙忙碌與勞累了大半輩子的手。

  是媽媽那雙溫暖而細膩的手,使我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步;是爸爸那雙有力而結實的雙手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是爺爺這雙大而有繭子的手讓我懂得了更多的堅強。

  奶奶的手呢?難道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它不曾出現過嗎?不!它出現在家人廣大的視線中。默默、無私的做著平日裡最平凡、瑣碎的事情,但這些事情恰恰是最重要的,一樣都不可缺少,如:燒飯、掃地、餵雞、下田勞動……

  回過頭再來瞧瞧奶奶的手:整隻手幾乎乾燥得失去了水份,手背上有些灰黃色的斑點,指甲與皮肉的縫隙之間有著難於洗去的土地的顏色,也許只有抹上很多的潤油膏才能使手有點光澤、水分與活力吧!

  在家裡最有文化的是爸爸和媽媽,而最沒有文化的則是奶奶,她大字不識幾個,記得曾經我問奶奶您為什麼不去上學呀?奶奶勉強地露出笑意告訴我說:“不是不想,而是家中太窮,兄弟姐妹有很多,所以按照當時的思想觀念,把這個讀書的機會讓給了家中唯一的大哥。”因此,奶奶對我說,她這雙手什麼都能給我,唯一給不了的是知識。

  是的,奶奶的手確實給了我很多,它給了十餘年的關愛、呵護、幫助……春、夏、秋、冬,哪個季節奶奶的手會在夢鄉呢?

  現在看來,奶奶的手讓她證明了她的付出,她的手飽經風霜,不但粗糙,到了冬天甚至會有些乾裂,但是手上在田裡勞動時不小心留下的傷疤,至今依然依稀可見。

  啊,一雙多麼勤勞偉大的手創就了一個如此偉大的奶奶啊!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