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國當前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

  一、個人理財概述

  所謂個人理財業務,就是銀行為滿足自然人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而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服務,如:理財諮詢、理財分析、存單質押、開具存款證明以及委託存款轉期轉賬等。從消費者角度講,就是確定自己的階段******與投資目標,審視自己的資產分配狀況及承受能力,在專家建議下調整資產配置與投資,並及時瞭解自己的資產帳戶及相關資訊,以達到個人資產收益最大化;站在金融企業角度講,一是要研究開發個人理財產品,二是要提供專業的理財服務。

  按照西方銀行業的觀念,“個人理財”服務就是意味著客戶將資產交給銀行後,完全由銀行代為打點,按照客戶與銀行之間約定的額度實現資產增值。而我國銀行業目前所謂的“個人理財”服務,客戶並不能把資產交給理財中心,由它代為投資、管理,而是隻能向客戶提供建議。

  綜上所述個人理財業務是以“經濟學”追求極大化為精神,以“會計學”的客觀紀錄為基礎,以“財務學”的運作方式為手段,從個人角度希望達到實現個人理想,提高生活品質,豐富家庭生活的目標;從金融企業角度,集合和創新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綜合性個性化的理財服務。

  二、 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狀況

  長期以來商業銀行首先是將企業客戶作為它重點發展的客戶。實際上隨著個人財務的增長,個人客戶成為銀行越來越重要的客戶,個人理財只是個人客戶業務中的一種。目前在一些富裕的地區,個人的業務已超過了企業的業務,所以與個人有關的業務有著較強的增長潛力。另外,從我們國家居民的財富增長速度看,它也為個人理財提供了一個現實的需求和成長的土壤。

  在過去的幾年裡,各銀行個人理財中心如雨後春筍般地從城市的各個角度脫穎而出,各種品牌“量身定做”、“一對一”等詞彙充斥著媒體報道。如招商銀行推出“快易理財”、“酒店預定”、“貴賓等機”、“遠端醫療緊急救援”四項個性化服務專案;興業銀行推出“自在增利”業務;工行繼“理財金賬戶”後推出了金融@家,從根本上突破了銀行櫃面服務的地域和時空限制;農行的金鑰匙金融超市,讓各階層的顧客享受“一站式”貴賓化服務;中信的理財寶;民生的錢生錢也都在從儘可能提高客戶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響力。

  但是個人理財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和理財服務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三、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業務需求不足

  1.業務的服務門檻偏高。多數個人理財專案定位於少數的高階優質客戶,服務門檻過高,造成客源稀少。國內銀行一般“門檻”在20萬元以上。如招商銀行的“金葵花”,要求客戶資產要達到50萬元;工商銀行的“理財金賬戶”,要求客戶資產達到20萬等。中國目前來說總體上高收入客戶比例較低,從現有品牌看,門檻的偏高導致能夠滿足這一門檻條件的客戶比例並不多。這更顯示了我們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剛剛處於起步階段,它還不能合理地駕馭和掌握居民的理財的需求,合理地確定門檻條件。

  2.個人理財業務宣傳不到位。這體現在銀行市場營銷觀念不強,廣告宣傳做得不深不透。多數銀行理財人員缺乏主動營銷意識,“坐、等、靠”思想嚴重,認為客戶自己會上門來要求進行個人理財;或是不善於通過常規業務發展與客戶的關係,造成理財業務開展的範圍不大。也導致不少客戶對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片面認識,有些人儘管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但又普遍存在“財不外露”的保守思想,對我國商業銀行的理財水準心存疑慮,對此業務持觀望態度。

  ***二***理財產品缺乏個性

  我國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有同質化趨勢,如在投資領域,幾乎都是證券、外匯、保險、基金等投資產品的組合。就目前的個人理財市場,與成熟市場的銀行理財相比,業務範圍更多的只是把現有的業務進行重新整合,而沒有針對客戶的需要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因此可以看出目前銀行鍼對普通人的“個人理財中心”的服務還處在較低的層次。

  ***三***商業銀行的政策體制問題

  目前我國金融業屬於分業經營,銀行不能涉足證券、保險、基金等業務,只能代銷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的產品,而對這些產品的適用性無能為力,這種狀況大大制約了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空間。目前,商業銀行理財方式只是傳統的儲蓄業務、貸款業務、外匯業務的簡單列舉、堆砌和整合,限制條件多,對於有些產品也只能停留在業務品種介紹、諮詢建議、辦理簡單的中間業務等方面,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個人理財。

  ***四***缺乏高素質的專業理財人員

  目前銀行的理財員大多是原來銀行儲蓄所的員工,對證券投資和保險業務不甚瞭解,所以理財建議還只是停留在為客戶提供儲種選擇、個人存單質押等與傳統儲蓄業務相關的服務上。近年來,雖然商業銀行加快步伐進行理財客戶經理的培養力度,但多數理財經理參加理財專業培訓的機會較少,即使參加了理財業務培訓,個人理財技能仍以銀行類業務為主。而理財業務是一項專業學問很深、操作技術性很強的業務,理財涉及到稅收、財務、會計、法律、投資、銀行、保險等多方面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若不具備全面的財務分析能力及金融專業知識,就很難確保服務質量。

  四、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思考

  ***一***提高營銷手段,加大個人理財的宣傳力度

  通過各種媒體開展廣泛的個人理財宣傳,使廣大居民懂得理財的重要性,要把銀行的理財產品通過各種宣傳渠道介紹給廣大客戶,講明利弊關係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讓客戶自願選擇。商業銀行也應該充分利用廣泛的有形的銀行網點進行理財產品和專業服務的宣傳,同時加大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網點的滲透率,使客戶既能享受到人性化的專業服務,又能克服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得到的理財服務。

  ***二***實行差別化、個性化服務

  個人理財的重點在於個性化的服務。因為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理財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對於風險的偏好程度也不一樣。所以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投資需求來進行個性化服務,這才是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一個真正方向。另外商業銀行在服務好高階客戶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中低層次的客戶,因此要對客戶市場進行細分,提供差異化理財服務。

  其次還要提高客戶管理水平,加強專業化服務。商業銀行要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優勢,應該建立起自己的優秀理財品牌,通過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的品牌產品,對不同的客戶群體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並實施差別定價策略,從而支援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三***加強跨行業的合作,豐富理財業務

  通過整合現有產品,提升服務層次,為客戶提供合適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使居民的貨幣資產以儲蓄為紐帶,在儲蓄、支付和消費環節以及證券、保險、基金等投資領域合理流動,並從這些業務辦理程序中得到綜合效益,逐漸形成以中等收入客戶為主體,高階客戶為核心的新個人客戶群體。這就要求商業銀行應該與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之間加強跨行業合作,從現階段互相業務代理髮展到更廣泛的行業間接觸。隨著商業銀行的經營體制的變化,銀行有必要開發混合型的金融產品,例如銀行與基金公司合作開發基金信用卡、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開發保險儲蓄卡等。

  ***四***培養專業的個人理財服務人員

  提高理財人員的素質及客戶管理水平,就要加強專業化服務培養和選拔專業的理財客戶經理。隨著中國金融理財師***CFP***資格認證制度施行,商業銀行應該優選一批業務熟練、責任心強、對個人理財業務感興趣的精英員工,進行保險、股票、債券、基金、稅收等金融經濟專業知識的強化培訓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銀行業務,同時具備各種投資市場知識,懂得營銷技巧,又通曉客戶心理的高素質理財人員隊伍,為不同職業、不同消費習慣、不同文化背景的各類人士提供理財服務。

  五、結語

  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不斷增長,以及人們對財富管理理念的不斷深化,個人理財業務已逐漸成為金融業發展的新焦點,各金融機構均把發展個人理財業務做為搶佔市場份額、贏取中間業務收人的重要手段。

  可以預測到個人理財服務是一個蘊含巨大機遇和廣闊前景的市場,個人理財服務業務的發展將是商業銀行今後的主要發展方向。因此要要增強銀行競爭力,就要重視個人理財這一創新業務,塑造理財品牌,突出自身特色,從提高理財服務質量、創新服務方式等方面入手,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