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財務控制論文

  內部財務控制是把控制理論作為基礎原理和辦法,對財務業務採取專業有效的控制、制約、評論等一整套的辦法、技術、過程和理論的總稱。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加強財務內部控制

  隨著媒體種類的增多和傳播手段的豐富,我國報業的發展面臨嚴峻考驗,據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媒介管理研究所的抽樣統計,作為國內報業市場主體力量的報業集團2005年上半年營業額大幅下滑,廣告實際收入大都下跌10%~30%,跌幅在40%以上的也為數不少,平均跌幅超過15%;多家過去經營狀況良好的報業集團和報社出現虧損。

  在新的市場形勢下,報業集團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更好地發展,一方面需要加強自身的競爭力建設,打造適應市場需要和未來發展的多媒體形態的現代傳媒集團,另一方面則需加快報業集團的市場化程序,通過創新運營體系和管理模式提升運營能力和贏利能力。

  由於目前國內報業集團在組織關係、管理模式上紛繁複雜,因此如何加快報業集團的市場化程序成為一大難題。我們在實踐中發現,儘管報業集團面臨一個複雜的組織、管理模式,但是由於財務管理具有相對獨立性,也相對單純,加上財務管理具有一定核心控制屬性,因此,積極推行財務系統的市場化、規範化執行,可以使其成為提升報業集團市場化水平,提升核心競爭能力的有效途徑。

  加強報業集團財務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推進報業集團市場化 報業集團作為事業集團,是在非市場化的條件下進行組建的,帶有濃重的行政行為色彩。報業的“集團化”通常是政府行業主管部門藉助行政手段對其管轄媒體進行資產的重組和集中。雖然在政府的支援下,報業集團的機構得到了優化,在經營上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這種以行政關係為骨架建立的報業集團還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力,還役有與市場經濟完全接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報業的發展。

  而財務管理作為報業經營管理的核心環節之一,在報業集團市場化程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財務管理,建立與現代報業集團發展相適應的財務控制體系,有助於控制和降低財務風險,優化財務結構,實現對報業集團資產運營特別是投資的控制及優化,這對促進報業集團的發展,支撐報業集團向真正有實力的傳媒轉化具有重要作用。

  尋找低增長背景下利潤新引擎中國報業在經歷了20年的迅速發展之後,於2005年開始陷入了一場深刻的經營危機,廣告增長率開始跌落,利潤也相應地下跌。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各大報業集團想要繼續在市場上立足並發展壯大,除了要提高報紙質量、創造品牌效應、加強團隊建設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強化其內部的管理。財務控制作為內部管理的核心內畜之一,對報業集團的發展有著相當的影響。因此,在中國報業發展低增長的時期,報業集團要想獲得更多的利潤,強化財務的內部管理成為一種必然選擇。

  實現報業集團戰略轉型 在傳播手段日新月異的今天,特別是一些替代性極強的媒體品種的發展壯大,對報業集團的發展提出了嚴峻挑戰。儘管現實中每個報業集團的實踐際情況大相徑庭,但危機是共存的。在這場媒體變局中,傳統報紙的強勢地位被動搖,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去,就必須突破現有的運營模式,宴現戰略轉型。因此,轉變報業的管理模式、經營方式,通過多媒體建設實現傳統報業集團向現代傳媒集團的過渡已成為報業集團發展的一大趨勢。報業集團的改革與發展勢在必行,新的管理模式和運營機制更需要財務控制的支援與配合。而財務控制作為報業經濟的重中之重,對如何適應新形勢、促進報社各項事業的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報業集團財務內部控制的特殊性。

  半市場化下的財務控制“完全市場化模型”

  從目前中國報業發展的情況看,只有用集團這種組織形式,才能把既肩負輿論宣傳重任、又必須做大做強的報業組織更好地協調和運作起來。但報業集團不同於一股的企業集團,具有特殊性。報業集團屬於事業單位,直接接受上級黨委的領導,並且報業集團核心層的母子報刊不能脫離於母公司。這實際上是一個半市場化的結構:報業集團雖然可以通過的或者兼併收購來增加子報子刊,但它們加入集團之後,在內容製作上就要接受集團的完全控制,不像企業集團只考慮資產所有關係和資金紐帶關係,並藉此來協調下轄企業的執行。

  相對於企業的資本控制手段,報業集團更多地是通過行政手段對其進行控制。而對於內部的各個部門,報業集團對它們的控制程度也不盡相同,決定控制程度的因素,主要是行業政策的規定和宣傳工作的需要。儘管目前我國已經有一些報業集團區域性探索出了對報紙的權益進行拆分,將報紙的採編權和經營權***廣告和發行業務,實際上是經營收益權***分離,報業集團控制採編權,將經營收益權做價與業外資本合作,而藉此進一步實現報業的市場化,但這些探索案例目前有失敗也有成功。這些失敗案例顯示,財務失控是一大主要原因。

  報業集團在性質及其組成上的複雜性,決定了它的財務管理的特殊性,必須結合報業集團的實際情況,由於財務管理無政治屬性及明確的宣傳任務,因此,其借鑑市場化操作模型是可行的。因此,全面引入新型的財務管理理念,建立起反應靈敏、監控嚴密、規範高效的內部財務控制系統,可以更好地促進集團各部門的協調執行,實現優化發展。

  財務管理是“複雜模式”下的市場捷徑 報業集團內部分為事業集團和產業公司兩大組成部分。一方面,事業集團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獲取良好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產業公司在經營管理上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追求利潤最大化。因此,作為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性質的單位,報業集團相對於單純的企業或事業單位,在組織架構和管理模式的創新上,更需要下功夫,財務控制模式的創新是其中的一個子系統,由於財務控制的屬性相對獨立,與是否事業單位、企業單位關聯度不大,因此成為報業集團管理模式創新的一大捷徑。

  此外,報業集團的另一持色也對財務控制提出了企業化管理的要求――儘管報業集團從所有制的歸屬上看是l匿於國有獨資的事業單位,擔負著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實現國有資產增值的任務,其內部控制的好壞直接關係列國家的利益。如果財務內部控制不嚴,出現會計資訊失真、管理人員貪汙受賄、集團資產流失等事件,不僅會對整個報業集團造成極大的破壞,產生負面的社會影響,還將會損失國家的利益。可見,財務內部控制在報業集團的市場化執行及發展中起著重要控制性作用。在現有複雜的組織結構及管理模式下,財務管理及財務控制具有相對簡單的屬性,使其成為報業集團向市場化轉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和突破口。

  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措施

  財務內部控制是由單位管理層及其員工共同實施的一個權責明確、制衡有力、動態改進的管理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經營管理效率、保證資訊質量真實可靠、保護資產安全完整、促進法律法規有效遵循和發展戰略得以實現。通過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不僅可以 提高營運活動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提高工作效益和經濟效益,還能提升報業集團的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報業集團健康地發展。

  不同集團、單位之間,資金、人員和審計的控制差別不是很大,但由於所有制結構、組織結構和內部控制環境的差異,不同單位具體的財務內部控制的模式與效果也大不相同。對於加強報業集團財務內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制度控制

  制度控制是集團財務控制體系的一道重要防線,對集團的財務控制起著根本的保障作用。在同一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下,集團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經營特點,制定統一的、操作性強的財務管理制度,規範各部門重要財務決策的審批程式和財務處理程式。財務制度的統一,不僅可以提供“有法可依”的控制前提,還能實行“執法必嚴”的事中控制和“違法必究”的事後控制,可以對子公司的財務活動是否合法、資金運作過程是否合理、內部財務關係是否正常等加以規範。

  制度控制的主要表現為財務制度控制。財務制度應該全面覆蓋集團的各個層次,報業集團作為一個結構較為複雜,且層次繁多的單位,更需要財務制度來規範經營管理中的各個環節、過程。特別是在一些容易造成損失和資產流失的重要方面,做到有章可循。

  預算控制

  財務預算是一種控制機制,它涵蓋了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單位通過預算的編制和檢查預算的執行情況,可以比較、分析內部各單位未完成預算的原因並及時地採取改進措施。預算編制實際上是一個決策控制過程,合理的預算控制可以降低系統性財務風險。預算編制的決策權掌握在內部管理的最高層,由最高層的管理者進行決策、指揮和協調。

  對於報業集團,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加強對考核部門的控制,以保證預算目標的實現。首先,預算的編制要客觀,編制完成的預算,一般不予調整。其次,必須要有實時監控措施,以保障預算順利地完成。各項預算執行單位必須將財務預算指標細化,層層分解,落實到內部各部門,各單位、各環節和各崗位,形成全方位的財務預算執行責任體系,做到任何一個部分出現問題,都可以找到相應的責任人。

  資金控制

  資金控制是指集團對子公司的資金存量和流量的控制。資金是企業的“血液”,資金控制是影響集團及其下屬單位生存與發展最直接、最關鍵的財務控制。而較之其他企事業單位,報業集團更注重資金的集中控制,特別是對不具備法人地位的下屬子公司,這也是報業集團經營的特殊性所決定的。

  報業集團是由多家報紙、雜誌、實體等構成,某些單位雖對人、財、物等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權,但其本身不具有法人地位,如果不加控制,往往會出現集團內部資金整合不夠、資金使用出現漏洞、各子公司分別與銀行發生業務關係,造成資金成本的增加等,因此,集團對其在財務上,特別是資金方面的控制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集團為了加強資金的管理,會在其內部成立資金結算中心,即在集團內部成立一個相對獨立的機構,由母公司負責具體經營,參照銀行業務的運作方式對下屬公司提供資金結算等業務,並對其進行必要的財務監管。全集團的資金由結算中心統一排程,這樣不僅可以集中資金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地增強集團在銀行的融資能力,同時還能對下屬單位的資金運營和業務進行適當的監控和管理,排除重點財務風險的隱患,為集團直接創造效益,而集團的財務內部控制也就可以達到既方便運作又規範管理的目的了。

  財務總監委派制

  財務總監委派制是進行財務集權管理的基本方式,由集團公司直接向下屬單位委派財務總監,由財務總監組織下屬單位的日常財務活動,並控制下屬單位的財務收支全過程,對預算進行實時監督,切實維護集團公司的利益。

  對於報業集團來說,由於存在多層次的產權關係,對委派方式就有不同的選擇。一是由集團公司董事會委派,財務總監受董事會的直接領導,但也接受公司總經理的領導,協調其做好日常工作。但免除或解聘財務總監也必須要通過董事會的同意。二是由集團公司監事會委派。財務總監受監事會直接領導,並獨立於集團公司總經理,不兼任子公司的財務經理職務。這樣財務總監對子公司的監督力度就有所加強,使其更容易進行監督。從我國報業集團的實際情況出發,由於大多數報業集團是國有獨資或國有資本占主導地位,從加強對國有資本經營監督的考慮,集團公司監事會委派模式更加適合報業集團的管理,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報業集團整體的經濟效益。

  審計控制

  報業集團的審計控制,實質上就是集團的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是一種管理控制工作,以檢查會計、財務及其他業務作為對管理當局提供服務的基礎。它在衡量與評定其他控制工作的效率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通過內部審計,既能發現企業管理中的弊病,又能為各種弊病的治理提出有效的辦法,從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集團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增強控制能力,提高經營效益。

  隨著報業集團的不斷髮展,面對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結合報業集團複雜而特殊的屬性特徵,加強報業集團財務內部控制已刻不容緩。加強財務內部控制,創新財務管理模式,對於推進報業集團產業化,市場化,現代化程序,提高報業集團的整體競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