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學研究生畢業論文

  電影在其百餘年的發展過程當中,既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傳播媒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城市公益微電影創作論文

  一、城市微電影的價值

  城市公益微電影的創作主旨是“溫情”與“關懷”。創作主題涵蓋家庭關係、同學情誼、消除歧視、保護兒童、關愛弱勢群體、保護環境、保護文化遺產、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等情感文化的方方面面的主題,這方方面面構成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氛圍。城市公益微電影關注家庭親情,揭示家庭的溫暖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員精心的呵護,對於約束和引導家庭成員的行為,使得家庭成員受到情感的觸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河南省微電影大賽一等獎《全家福》,影片改編自創作者的真實經歷,講述了一個經常為客戶拍攝全家合影工作的攝影師,卻從沒有為自己家庭拍攝過一張真正的全家福的故事,帶著內心的酸澀,每一位觀眾都能體會到完整而又溫暖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城市公益微電影關注弱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關注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需要有一個溫情關懷的文化氛圍,公益微電影利用故事情節和畫面,展現弱勢群體日常生活中的堅辛和不易,喚起人們對於弱勢群體的同情和關心,建立人人相互關愛的社會文化氛圍。根據中國乙肝感染群體的真實生活狀況改編的公益微電影《十分之一的幸福》,喚起公眾對於乙肝感染人群的關注和了解。

  二、城市公益微電影的創作路徑

  1.弘揚城市主題文化

  城市的主題文化是由城市獨有的自然、文化、經濟和歷史發展過程所決定的,城市公益微電影契合城市主題文化,可以使微電影的創作具有惟一性、差異性、識別性,既可使微電影創作有據可依,也能讓城市主題文化得到廣泛的認同和傳揚。微電影在進行編劇,選角,選場景的時候都要充分考慮到城市所要表現的主題文化。例如《花樣雲南》就弘揚了雲南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特色文化主題,其在編劇和場景設定中都將雲南的特色涵蓋在內。由湖北房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出品的《桃夭》,展現的是房縣著名的詩經主題文化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提高房縣知名度,對房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展示城市的文化符號

  城市的文化符號是城市文化通過自身在發展過程中積澱出得最具城市特色的文化代表,公益微電影創作必須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符號,將這些文化符號融入到微電影場景鏡頭中,可以充分提高影視作品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化城市文化符號的影響力和認同感。城市的文化符號可以是建築造型、城市景觀、如北京的長城、故宮;杭州的西湖、靈隱寺;南京的中山陵、玄武湖;西安的大雁塔、城牆等。例如,張家港微電影大賽的最佳影片《琴》,全片在張家港拍攝,融入鑑真東渡、茉莉花符號,故事以歌曲“茉莉花”為主線,講述考古學教授的爺爺年輕時與外國奶奶的愛情故事,充分利用了張家港的文化資源,展示了城市有特色的文化符號。城市的文化符號也可以是城市居民的無形思想文化,武漢首部城市文化形象微電影《月湖琴聲》,這部影片以漢陽最具代表性的歷史文化符號古琴臺為背景,以“知音文化”的傳承為使命,用故事新說的方式,將一段追尋知音文化、探究古琴歷史淵源的情感作為主線,以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及古琴的藝術傳承為輔線,以漢陽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為源泉,以美麗的武漢城市景觀為點綴,表現出知音文化的淵源流長。

  3.展示城市的聲音

  配音也是微電影進行文化藝術表現的重要手段,包含了角色的語言和背景聲音等等,體現在公益微電影中可以得到廣泛的文化認同感覺。比如,崑曲、越劇、秦腔、京劇、各地方言、著名的地方歌手,甚至兒童的語言都是城市文化的資源,這些聲音裡集聚著文化的積澱,將這些語言和樂曲配合畫面巧妙的設計成對白和配音,既可以增加微電影的趣味性,又可以表現出地域特色。例如,《杭州一家人》中加入了的越劇元素成為影片的亮點。

  範文二:檢察微電影創作分析

  一、檢察微電影的創作

  ***一***檢察微電影的選題

  檢察微電影的選題更是如此,不同的選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展現檢察精神、宣傳檢察文化。一是通過案例故事普及法律知識,開展法制教育。如檢察微電影《迷途之警醒》通過夢境和現實相結合的手法逼真地呈現了男主人公迷途警醒的故事。同時將檢察機關的警示教育、構築預防職務犯罪人民防線工作等穿插其中,反映出檢察機關預防工作的成效。《二十塊錢》、《迷途之悔悟》等則從另一個側面生動地呈現了檢察官的人性化執法,關心失足青少年、關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故事。通過一件件生動案例,讓群眾學到法律知識,接受法制教育。訛譺二是通過塑造人物,來展示檢察幹警執法為民、敢於監督、廉潔自律的“群像”。如微電影《激情人生》就用工整、富有代表性的鏡頭記錄了全國模範檢察官林志梅的預防人生,展現了其敢闖敢試、創先爭優的精神品質。《矛之盾》、《一條私信》則塑造了年輕一代的檢察官形象,青春靚麗,陽光向上。訛譻這些作品,處處閃耀出檢察官敢於擔當、盡職盡責的身影,彰顯了檢察官執法為民、捍衛正義的可貴品質。三是通過微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法,呈現檢察專題工作和創新工作亮點。如《原來如此》通過設計兩條線,三個包袱,用第一人稱的視角去觀察身邊的檢察官,通過將一個一個的誤會開啟來解釋工作內容,形象地詮釋了檢察院工作社會化的理念,構思別具一格。

  ***二***利用電影語言表達檢察精神

  與一般語言不同,電影語言是一種直接訴諸觀眾的視聽感官,以直觀的、具體的、鮮明的形象傳達含義的藝術語言,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訛譼銀幕畫面是電影語言的基本元素,參與畫面形象創造的表演、場景、照明、色彩、化裝、服裝等都在構成特殊的電影語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攝影機的運動和不同鏡頭的組接***剪輯***所產生的蒙太奇不僅形成了銀幕形象的構成法則,也完善了電影語言的獨特語法修辭規律。用好電影語言才能表達好檢察精神,讓觀眾明白微電影在講述什麼,深刻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使觀眾於無聲處接受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檢察微電影創作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檢察官形象塑造問題

  在影視作品中樹立檢察官的形象或展現檢察官的風采,向來是法制類影視作品中面臨的帶有普遍性的難題。作為容量有限的微電影,這個問題的處理難度更大,因為很難通過一部長僅十幾分鐘的影視作品全面塑造出人物形象,只能截選一兩個側面或勾畫一兩個剪影。作為檢察微電影,在時間的限制下,電影更多的篇幅應該與檢察文化的基本內涵相呼應,這類影視作品中的正面形象應該是堅守法治原則、維護社會正義的剛正不阿的檢察官,譬如不畏權勢的反腐者和不惟上命的護法人。這是當下中國特別需要樹立的檢察官形象。訛譽

  ***二***藝術性與觀賞性的問題

  檢察微電影也是電影,電影的藝術性與觀賞性是不能忽視的。檢察微電影只有具備一定的藝術性與觀賞性才能吸引觀眾觀看,更好地宣傳檢察文化、弘揚檢察精神。這就要求檢察微電影的創作,不能陷入一味說教的怪圈之中,而是要貼近生活、反映現實。要用微電影講好一個故事,用故事打動人心,以情節感染觀眾,潛移默化地宣傳檢察文化。

  ***三***真實性的問題

  有些微電影中設計的故事細節不夠真實,經不起推敲。例如,微電影《一條私信》中,在主人公接受其所在檢察院的檢察長詢問一些情況之後,檢察長順便說這裡有公安機關移送的一個傷害案件,就交給他辦理。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在各級檢察院,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都不會直接由檢察長分配給公訴人的,尤其在新《刑事訴訟法》修改後,檢察院成立了專門的案件管理部門,案件移送管理由專門部門負責。如果是外行人拍攝法治類電影,出現這種“硬傷”不足為怪,但是檢察機關自己拍攝電影,出現這種狀況就很難讓人原諒了。所以在檢察微電影的創作過程中,細節的設定一定要做到嚴謹、經得起推敲。

  三、檢察微電影的創作要點

  ***一***避免拍成單純的行業片

  有人說,檢察題材就是一個行業片。這種說法值得商榷。行業片往往只介紹自身行業的特點,工業就是工業,農業就是農業,只要順著這個行業拍就是了,所以其受眾面往往只是這個行業的人,而難以為廣大觀眾接受。所以檢察微電影只是一個單純的行業片遠遠不足以更好地展示檢察文化,必須要突破行業性。拍這個行業,拍這個行業的人,但又要跳出這個行業,既要有職業特點,又要讓觀眾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現實生活當中經常接觸到的人。展現檢察官們人格的魅力,人性的美,這是一個最能打動人的東西,而不是一個工作程式。只是簡單拍檢察官的工作程式、工作情況,是遠遠不夠的。

  ***二***避免拍成單純的情節片

  檢察題材都會寫到案例,情節的推進的主線基本是以案例、破案這樣一個套路寫,但是千萬不要陷入到破案片裡,也不要單純寫案例,否則就變成情節片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塑造幾個人物形象,案例和情節要為人物的內心活動情感服務,一定要讓人物豐富起來。這就是說要立起幾個正面、反面人物,而且能夠站得住腳。情節是性格的發展史,不能用來推定性格的發展,情節必須服務人物性格刻畫。

  ***三***把握好政策法律的尺度

  檢察題材可能會涉及敏感問題,在創作過程中要有一定的尺度,要符合黨和國家當前的方針和政策。另一個就是要抓住當前的一些社會熱點。比如反腐題材,反腐是老百姓的願望,這個題材可能會受到歡迎,但這中間畢竟有一些難度,可能觀眾的希望和法律規定有時候會有一點差距。但反腐題材本身應該是受歡迎的,所以拍攝的時候就要把握好法理與情理的平衡。

  四、檢察微電影的發展

  ***一***加強制度保障

  檢察微電影的發展,離不開制度的保障。一是要鼓勵檢察微電影的創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場地支援。二是要多舉行檢察微電影的創作活動,進一步推進檢察文化與微電影的融合發展。三是號召廣大檢察幹警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檢察微電影創作,既不影響本職工作,又豐富了業餘生活。四是講檢察微電影與檢察院原有的宣傳教育工作相結合,創新檢察文化宣傳和法制教育的新方式,更好地開展工作。

  ***二***檢企合作,共同製作

  檢察微電影的創作成本雖低,但也並非沒有,檢察院可以與企業廣泛開展合作,一方面減輕自身拍攝成本,另一方面也對企業進行法制、廉潔教育工作。如天津市濱海新區漢沽檢察院與中建六局興渤海有限公司共同拍攝的微電影《和爸爸一起畢業》,就是檢企一起共同努力的結果。從素材的尋找,故事情節的編排,再到最終演員的確認及電影的拍攝過程,展示出檢企雙方共同接受警示預防教育的過程。在拍攝過程中,漢沽檢察院幹警把片場作為廉潔教育的課堂,為參演企業員工釋法析理,將法制與廉潔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貫穿劇本始終。訛譾通過檢企合作,檢企雙方能夠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預防職務犯罪長效機制,推進企業的黨風廉政建設,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五、結語

  微電影是很適合公、檢、法的一項文化活動,因為工作性質決定了案件多,故事性強,可視效能得到保證。這一活動十分有意義,不僅能提高檢察隊伍的藝術素養,還能起到很好的宣傳效果,應該長期堅持下去。利用微電影這一檢察文化新載體、新形式,更加立體地、真實地記錄當代檢察官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向社會展示更生動、更豐滿的檢察官形象,提升檢察工作影響力,弘揚檢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