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感冒了吃什麼好的快

  嬰兒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特別容易患上感冒。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嬰兒感冒吃什麼好

  1、胡蘿蔔生薑

  嬰兒精神狀態很好,該吃吃、該玩玩,也不咳嗽,就是鼻子上掛著兩條“小蟲”。對於這種流清水鼻涕的嬰兒,給嬰兒食用“胡蘿蔔生薑”,一天四五次,待睡醒發過汗後,嬰兒的鼻涕蟲就會不見了。

  材料:蔥白、胡蘿蔔、生薑、紅塘各少許。

  做法:把蔥白、胡蘿蔔、生薑放入水中燉汁,待熟後加入紅糖給嬰兒喂服。

  2、冰糖梨湯

  有些嬰兒在感冒時伴有嗓子幹疼、鼻塞的症狀。梨性寒、味甘、微酸,入肺、胃經,有生津、潤燥、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用,可用於熱病津傷、消渴、熱痰咳嗽、便祕等症的治療。

  材料:梨、冰糖或蜂蜜。

  做法:把梨洗淨後切成四瓣,待煮熟後放入冰糖或蜂蜜,喂嬰兒服用。

  3、萊菔子山楂湯

  許多家長髮現,自己的嬰兒食積幾天後,感冒就來了。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食積後,許多嬰兒脾胃不和、氣行不暢。那麼,在冬季裡就很容易出現寒邪入侵,引發感冒。對此,萊菔子***俗稱白蘿蔔籽***加

  山楂是個不錯的組合。

  材料:萊菔子100克,山楂適量。

  做法:萊菔子用文火炒熟。然後取等量山楂洗淨,將其與萊菔子一同放在水中煲熟,每天分三次喂嬰兒服用。

  4、百合枸杞豬肉粥

  陰虛的嬰兒一般偏瘦,睡覺多汗,容易心煩,易口渴、舌紅、舌苔少。這類嬰兒容易因汗多而著涼、感冒,建議食用“百合枸杞肉片粥”來滋補。

  材料:百合20—30克、枸杞10克、豬肉碎和米適量。

  做法:先將米煮成粥,然後放入百合、枸杞、豬肉碎丁一起煮至熟為止。

  5、蔥白粳米粥

  如果你的嬰兒在感冒初期,有以下的症狀: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白白的、不愛喝水,一般就是寒性感冒,多是因為寒性、著涼所致的感冒。此時,給嬰兒“蔥白粳米粥”可緩解寒性感冒症狀。

  材料:蔥白***蔥的根部***5—6段,生薑6—7片、粳米適量。

  做法:先將粳米煮成粥,同時將蔥白放入粥中,快好時放入生薑煮5—10分鐘後就可熄火。

  嬰兒感冒易與哪些病混淆

  1、水痘

  起病時有微熱,全身不適,2天后在軀幹和頭面部面板上出現紅色米粒大小的丘疹,尤以四肢比較多。丘疹出現1至2天后變成水皰,呈橢圓形,大小不等,皰內含透明液體,有癢感,5天左右泡疹幹縮結痂,3周後痂皮脫落,不留疤痕。護理水痘時媽媽切記不要讓嬰兒的小手撓破水皰,否則易留下疤痕。

  2、百日咳

  發病時有感冒樣的鼻塞、流涕、乾咳、低熱等,但到後來會發現嬰兒咳嗽的症狀越來越重,呈陣發性和痙攣性咳嗽,咳得很費勁,面紅耳赤,咳嗽終末出現似雞叫的吸氣回聲,接著又出現一陣相同的咳嗽,反覆如此出現,一般持續2至6周。

  3、麻疹

  一旦患上麻疹,在發病的頭1-2天有發熱,上呼吸道呈感冒症狀,伴流淚、流涕、眼結膜充血發紅、怕光,症狀和感冒初期類似。第3天起先在口內粘膜上出現麻疹斑,其後面板出現紅色斑丘疹,先出現在耳後面板,繼之出現於頭部、面部、軀幹、四肢。隨出疹增多,發熱也加重。

  4、風疹

  在發病的頭24小時,可有輕度上呼吸道感冒症狀,如發熱、流涕、咳嗽等;1-2天后面板出現淺紅色丘疹,先從面部開始出現,在發病1-2天內遍佈全身,並在2-3天后皮疹消退不留痕跡,出疹時有耳後淋巴結及枕部淋巴結腫大現象。

  5、猩紅熱

  猩紅熱的特點是起病急、發熱高。猩紅熱開始的症狀和嬰兒感冒相似,但在發熱3天后,先在頭部、胸上部面板上出現呈猩紅色的皮疹,然後擴充套件蔓延至全身。皮疹針尖大小,密集排列,像雞皮一樣,也有的皮疹融合成片。伴隨出疹時有咽痛、扁桃體紅腫,口脣周圍蒼白,舌面呈楊梅狀。

  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本病簡稱“流腦”。患者時有發熱、鼻塞及輕微咳嗽,很快轉為寒顫高熱,劇烈頭痛,有噴射性嘔吐,面色蒼白,精神不振,甚至出現抽搐。患上此病的多數人面板上會出現瘀點或瘀斑,嬰幼兒出現前額膨出,頭部強直等腦膜炎症狀。

  嬰兒感冒了該如何護理

  1、保持房間通風

  嬰兒的房間一定要勤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並注意為嬰兒保暖,切忌出汗受寒。衣被不宜過厚或過薄,但一定要保暖。

  2、注意休息

  嬰兒感冒後應該注意多休息,保留復原的體力,避免過度勞累影響恢復。

  3、如發燒可進行物理降溫

  嬰兒如果發燒可進行物理降溫,用溫水擦身***水溫32-34度為宜***。必要時可使用藥物降溫,須遵醫囑。給嬰兒使用退燒藥時要注意避免大量出汗,應及時補充水分,以防引起虛脫。嬰兒出汗後應及時更換內衣和被褥,但應避免洗澡,保持面板的清潔和乾燥。

  4、清淡飲食,切忌大補

  嬰兒感冒期間應給與清淡容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如菜湯、稀粥、瘦肉湯等。病情恢復後期可以多補充瘦肉、魚、豆腐等高蛋白食物,促進身體恢復。少吃脂肪、肉類及乳品,減少辛辣食物的刺激,多吃新鮮蔬菜,以減輕身體的壓力。多吃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水果,如西紅柿、獼猴桃、蘋果等,可縮短感冒期,並緩和咳嗽、打噴嚏等症狀。一般出現咽喉腫痛、流鼻涕或痰液黃稠、發熱高燒等炎症反應時,不宜吃滋補食物,如人蔘、當歸、黃芪及麻油,不僅不能幫助提高體抗力,反之會將病毒困於體內,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