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的利與弊及留學生在外生活感受

  如今出國留學成為越來越多學生的選擇,那麼為什麼會選擇出國留學,留學的利弊有哪些,生活感受又如何?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留學生活的資訊吧!

  出國留學的利與弊

  利: 結交新朋友

  來自瑞典的Alice Zurek參加了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旅遊管理課程。她最喜歡的出國留學的部分是結識新朋友,享受她以前未曾有過的經驗。來自臺灣的Alice Lee也同意這一點。她正在莫納什大學學習編輯和出版。"我喜歡志趣相投的來自各種不同的背景的人,"她告訴我。"我喜歡談論我們共同的興趣"。

  弊:孤獨

  無論結交多少新朋友,大多數的國際學生在某一階段會體會到孤獨。總是有一些場合你會想念你的家人。可能是聖誕節、 開齋節、灑紅節或其它任何宗教的節日,你第一份工作或你第一個好的考試結果 — — 你想要與你的家人和愛人分享這些時刻,不幸的是遠隔萬里。Alice Zurek覺得這是自己最不喜歡的出國留學的部分,雖然Alice Lee說有時候孤獨使她覺得自己像個“外星人”。

  利:更多的學習選擇

  這是一個絕對的好處。來自西班牙的Alejandra Garrido, 在鳳凰學院學習藝術療法,很高興她有這個機會,"我最喜歡的關於在這裡學習的事情是這裡所提供的不同領域的學習;在我案例裡,藝術療法和團隊引導,這兩個領域在西班牙都是未知的,但在這裡已經很成熟了,"她寫道。

  弊: 學費和生活費用

  國際學生必須應對很多。財政危機往往在該列表的第一項。如果你住在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你需要支付大量費用,然後運氣好的話其他每月費用會較低。雖然澳大利亞的城市是一些世界上最宜居、 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他們也是最昂貴之列的城市。Alejandra很好地總結:"不是那麼有趣的一個部分就是澳大利亞的學校一直有種做生意的感覺,作為國際學生,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 ***費用***,我們還沒有權利得到交通優惠卡。"

  利/弊: 適應新規範/要求

  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適應新的文化和一整套要求的挑戰可以同屬於利與弊,根據你的觀點來分。Alice,來自臺灣,要融入這個新的文化並不容易 — — 但它並不是完全消極的。她不得不瞭解新的方式,提高她的語言能力和完成她大學的工作量。"這都是具有挑戰性的,但這就是我的動力,讓我活著,"她說。

  真實留學生活感受

  關於專業

  專業的選擇會成為考驗你的第一道關卡。在這點上我是很久以後才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我可以給大家當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因為在英國念高中時理科成績好於文科,學理的話在申請大學的時候會更有競爭力,所以奔著好大學,我選擇學工科。但在開學不到兩週內我就徹底後悔了。雖然每天只有兩節課,可是每節課教授都會教一本在我看來像天書一樣的教科書,每天剩下的時間就留給你自己消化。缺乏了對學科濃厚興趣的我,在難題面前開始打心底裡排斥一切所學的東西,這種糾結矛盾的心情一直伴隨了我一整年。所以不要盲目跟風,在做選擇前多做功課,多聽取前人的經驗,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專業。只有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在困難面前,你才可能越挫越勇。也只有擁有明確的目標,你才能從經歷中提煉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思維體系。所以正在選擇專業的你們,應該三思而後行。

  關於大學

  外國的大學教育和國內的有很大的區別。拿英國來說吧,學生在跨入大學校門以前,接受的是個性教育,學校重視的是綜合素質和個性的發展,而進了大學後,他們要面對的就是嚴謹的學科教育了。學業負擔開始變得繁重,學校會在不同的階段設定各種各樣的考核,以保證每個畢業的學生都是合格的人才。這是為什麼常常會聽見別人說,國外的大學進去容易,出來難。當然,如果你可以努力培養自己的兩種能力,你還是有可能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第一個需要掌握的是自學能力。大學的老師強調的是自主學習,他們很多時候只能起個引導的作用,這對於習慣了被國內老師“捧”著教的學生們來說一開始可能很不適應。平時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非常充裕,可很多留學生就把他誤解成娛樂時間,回宿舍上上網,玩玩遊戲,蹉跎光陰。相對而言,明白人此刻應該在圖書館裡整理今天的學習任務。到了大學,每個人都應學會獨自思考,很多時候沒有人能幫助你,唯有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長久之計。

  另一個我要強調的是抗壓能力。每個大學都會有一套淘汰不合格學生的系統,考試掛科或者論文沒過之類的都會成為他們淘汰你的理由。所以,作為學生,還是要承擔很大的學業壓力的。我經常會看見很多同學為了明天早上的作業挑燈夜讀,熬夜趕論文在大學裡更是家常便飯。當然,我並不是主張大家以犧牲身體健康為代價,拼命地學,只是希望你們到了大學以後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在壓力面前可以不慌不亂,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關於生活

  比起學習,留學可能更多的讓我懂得了怎樣去生活,怎樣在陌生的環境裡立足,照顧好自己,每天都陽光燦爛的活著。

  很多留學生都抱怨國外的生活枯燥乏味,其實我覺得快樂與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自己的心理調節能力,保持一顆樂觀、積極向上的心,很多時候可以幫助你勇敢的面對當前的困境或者挫折。

  必要的時候,更要學會自娛自樂。孤單無助的情緒在異國他鄉是難免的,用怎樣的方式去排解卻是可以選擇的。例如,我建議大家多參加點課外活動,像加入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社團,結交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儘量讓生活充實忙碌起來。而且,你各方面的能力也會在一次次的活動歷練中得以提高。還有就是學會與人相處,如果你能本著謙遜的態度和學長多進行溝通交流,可以讓你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上少走彎路。

  為什麼要出國留學?我的人生目標到底是什麼?對於那些有意出國求學的學生,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明確留學目的。而且,出國後應該去享受留學這個過程,汲取知識的同時也學會如何生活。

  出國留學的理由

  一、人生經歷

  出國留學無疑首先是一種人生經歷,這種經歷是你一直呆在國內沒法體驗的。我常說留學不僅僅是學知識學技術,也是瞭解、融入西方社會的一條重要通道。學習之外的東西,對於留學生個人形成完整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

  現代社會的資訊已經非常發達,你可能覺得在媒體、網際網路上可以瞭解到發達國家的一切,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在國外是如何生活的。但是這種想象絕對與你實際在國外生活是兩碼事。呼吸清新的空氣,體會人文的關懷,這將是你在國內無法效仿、無法品味的一種經歷。就象我們看過無數次電視劇場景中的戀愛故事,可是隻有我們實際經歷了愛情,自己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精彩與無奈。

  二、語言

  這一點無需多講,我對高中學生的家長常說的一句話是:您的孩子在澳洲讀完兩年高中後,不管其他功課成績怎麼樣,至少英文程度已經可以達到國內英語本科畢業生的水平。在中國學英語,也許對付一些考試***包括雅思,託福等***分數可能很高,但是運用語言的能力在國內的環境下比較難以突破。當然,我這樣說是合理假設你在國外是與當地的老師、同學和社會有充分的接觸與交流,而不是整天與中國同學呆在一起的。

  三、就讀世界名校的機會

  當我推薦大學的時候,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是問這個學校相當於中國什麼檔次的大學。那麼我不妨引用一下國內大學的評價。

  託普仕最近有一個全球500強大學的排名,大家去託普仕的網站上可以查到。以澳洲為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排名第53位,墨爾本大學排名第82位;清華大學排在201-250位,而復旦大學則排在301-350之間。北京大學出版社曾經出版過一本《世界名校鑑》,書中列舉了各個國家的名校,比方說,美國列舉的是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英國列舉的是牛津、劍橋,澳大利亞則列舉了澳洲國立、墨爾本。很遺憾,書中沒有涉及到中國的學校,看來作者認為中國還沒有一所稱得上世界名校的大學。所以留學也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一個讓你就讀世界名校的機會。

  四、專業選擇的機會

  這有兩層含義,一是國外大學開設的專業非常廣泛,很多專業在國內還是空白,又或者國內同等專業不被國外普遍承認,典型的包括臨床醫學和法律專業。如果你想在國外執業,那麼你只有選擇拿國外的學位。二是在中國,報考研究生時大多仍然要求有本科同專業的背景,而去國外讀碩士則比較靈活,不需要學術考試,而且轉專業比較方便。比如,英文專業的畢業生可以申請會計、教育、傳媒甚至IT專業--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