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有什麼講究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現在大家普遍活得粗糙,反正都是祭祀先人,清明節、寒衣節、中元節過起來好像沒差別。所以蔡倫同學每年的這幾天都會特別不高興:人家好不容易造出來的紙,你們說燒就燒!

  雖然都是祭祀先人的節日,給下面的親朋寄些“生活費”很正常,但時節不同過法也是有差別的。仲春暮春之交的清明節應該出門踏青,初冬的寒衣節應為關心之人添衣禦寒。說回今日的中元節,當初也是個頂重要的節日,如今雖邊緣化了不少,但傳統的慶祝活動依然散落在世界各地,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儀式感、熱鬧和美。總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

  相傳在農曆七月初一,掌管地獄的地藏王菩薩會開啟鬼門,讓鬼魂返回陽間晃盪,到了七月三十日眾鬼就得乖乖回地府了。

  有子孫後代祭祀的就可以“魂歸故里”大吃大喝,無主孤魂就只好遊蕩於世間,順便蹭吃蹭喝。

  這些因積下業障而被打入地獄不得投胎的傢伙為啥要被放出來?

  大學生每年還有兩個假期呢!

  鬼魂們每日穿針林過火海得被虐了一年,還不允許人家年中上來喘口氣兒?

  換個角度想一想,地獄裡負責行刑的小鬼們也得放個假吧,持續高強度工作很容易一秒變神經病的。

  整個假期,哦不,整個“鬼月”最重要的時間便是今日。

  農曆七月十五,即“中元節”又稱“盂蘭盆節”。這兩種說法本分屬於道教和佛教,一個是祭祀亡魂一個是普渡眾生。後來儒、釋、道三教合一,祭祀亡魂、普渡眾生再加上個不能對不起自己祖宗的禮法,就形成了如今的“中元節”。

  ***閩西地區中元節祭祀活動***

  過節嘛,吃喝玩樂拜祖宗一個都不能少。

  早年間,中元節遠比紀念那對“踩鳥夫妻”的七夕來得熱鬧。

  人們會把當季出產的作物供奉出來,這叫“薦時食”;廟會也辦得盛大,有歌有舞有戲瞧。如今雖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卻因趕不上商業助推節日的浪潮,節的味道淡了不少。其實,同家人安安靜靜地在一起,放放河燈,聽老一輩的人講講過去的事情,也還蠻有意義的。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如今各地都在如何過中元節吧。

  祖先都回來探望子孫了,你還不趕緊出來接駕?江西、湖南一些地區在中元節會進行祭祖。 有時候看到路邊也有人燒紙錢,那是在普渡孤魂野鬼,這就叫大愛無邊啊。

  鬼魂出來狂歡,人類也要做好派對的準備工作。

  放河燈就是其中之一,最流行的地方非福建莫屬了。傳說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河裡的水鬼,它們託著河燈就可以找到託生的路了。

  中元節除了因為百鬼狂歡而叫做鬼節之外,廣西人民還管它叫“鴨子節”。他們認為鬼魂可以站在鴨子上,在人間和陰間biu來biu去。

  ***放開那隻鴨!***

  華北地區,中元節還有個別稱“送羊節”。

  農村裡流行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向舅舅二郎神報仇,二郎神為重建和諧家庭,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都要送沉香一對活羊,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到了今天就發展成送麵塑的羊,也叫花饃,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

  俗話說:七月半,鬼亂竄。

  除了祭祀放河燈這些活動,人們在中元節夜晚會選擇宅在家裡,讓出場地給鬼魂跳跳小蘋果。

  ***長壽古鎮的中元節群舞活動***

  臺灣的中元節祭拜更為講究。

  他們會在家門前掛盞圓形紙燈,一面寫“陰光普照”或“慶贊中元”;一面為“路燈”,用來給孤魂野鬼照引路途,找到貢品。而墾丁的老百姓體力好花樣多,中元節夜裡他們會玩“搶孤”,其實就是爬樹,只不過樹上塗滿了油,想要爬到最頂端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搶到就有32萬新臺幣了誒......

  在新加坡的閩南人不甘寂寞。

  他們還會架設“七月歌臺”在夜裡表演節目,為的是眾鬼魂在吃飽喝足的同時,精神生活也能豐富起來。當然第一排可不能坐人呦,那裡已經被“好兄弟”們承包了。

  日本會用跳舞來慶祝中元節***日慣稱“盂蘭盆節”***。

  舞蹈名曰“盆踴”,一邊邁著小碎步一邊舞動雙手。日本人跳盆踴是為了表示敬奉以及歡迎先人的靈魂“重返人間”,讓活人和離去的亡魂一同相聚、共舞。這一天還會舉辦盛大的廟會,穿和服、吃小吃、撈金魚、放煙花,很是熱鬧。

  泰國人的中元節則著重“地祭”。

  因為七月正是穀物收穫期,人們通過舉辦祭祀遊行來祈求豐收。聽著搖滾樂群魔亂舞之餘,泰國人還會在途中手持木製假丁丁,嗯不要想歪了,那可是土地肥沃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