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的歷史典故是什麼

  以逸待勞是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準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大家對以逸待勞有什麼典故瞭解嗎?下面請欣賞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以逸待勞相關典故內容。希望對你們有用!

  以逸待勞的成語典故

  西漢末年,隴甘軍閥隗囂脫離劉秀,去投靠在四川稱帝的公孫述。劉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器,結果反被隗器打敗。

  劉秀再派徵西大將軍馮異,前去佔領枸邑。隗器得到訊息,命令部將行巡立刻去枸邑搶佔有利地形。馮異的部將們知道後,都勸馮異不要和行巡大軍作戰。馮異斬釘截鐵地說:“我們必須搶佔枸邑‘已逸待勞’。”馮異命令部隊急行軍,搶在行巡之前,佔領了枸邑。馮異嚴密封鎖訊息,緊閉城門,偃旗息鼓,讓將士們休整。行巡的部隊急匆匆地剛趕到城下,城樓上突然鼓聲大作,亮出了馮異的帥旗。行巡的軍隊毫無防備,嚇得四下逃竄。馮異大開城門,領兵衝出城來,大敗敵軍。

  讓自己的軍隊養精蓄銳,以等候從遠方趕來的敵軍,以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稱為“以逸待勞”。

  以逸待勞的意思

  [釋義] 逸:安閒;勞:疲勞。用安閒之己待疲勞之敵。指自己養精蓄銳;等敵人疲勞後;待機痛擊疲勞之敵。

  [語出] 《後漢書·馮異傳》:“夫攻者不足;守者有餘;今先據城;以逸待勞;非所以爭也。”

  [正音] 逸;不能讀作“tuì”。

  [辨形] 待;不能寫作“侍”。

  [近義] 養精蓄銳

  [反義] 疲於奔命

  用以逸待勞造句

  1*** 這次戰鬥我們採取的是以逸待勞,以眾對少的戰術,可以說是穩操勝算了。

  2*** 打仗,如能有效地運用“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等軍事策略,就可以克敵制勝。

  3*** 在決賽之前,老師囑咐大家要注意儲存體力,以逸待勞,結果獲勝。

  4*** 佔據高地,以逸待勞,主動回擊,以制服來犯之敵。

  5*** 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我們只能採取以逸待勞、避實就虛的戰術。

  6*** 在游擊戰爭中,我軍常常以逸待勞,以少勝多,把遠道而來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7*** 我軍應充分休息,然後以逸待勞,殲滅來犯之敵。

  8*** 不過,讓總統這樣以逸待勞,坐等選舉大戰,那會更加危險。

  9*** 這一場比賽的勝隊將獲得決賽權,和以逸待勞的我隊爭奪冠軍。

  10*** 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

  11*** 他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等待最佳時機來臨才採取行動。

  12*** 一張一弛的近義詞是以逸待勞、休養生息。

  13*** 面對遠來疲憊的對手,我隊則是以逸待勞,從容應戰。

  14*** 此法優點:以逸待勞,守株待兔,有成就感。

  15*** 此計讓敵軍忙於奔波,好讓我軍以逸待勞,將他們一舉殲滅。

  16*** 我現在可以以逸待勞,測試通過而我幾乎沒做任何事情。

  17*** 穩坐網中的蜘蛛,以逸待勞地等候獵物上門。

  18*** 敵軍經過長途跋涉,力量已削減大半,反觀我軍以逸待勞,必可一戰而勝。

  19*** 而如果週日在主場對陣國王的話,那麼馬刺就能以逸待勞,等待小牛的造訪。

  20*** 他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等待最佳時機來臨才採取行動。

  21*** 勞動節了,發揚我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為以逸待勞的你,獻上舉手之勞的祝福,願你快樂不勞而獲,幸福多勞多得,平安健康為你效犬馬之勞!五一快樂!

  22*** 你千方百計我以逸待勞。

  23*** 又到週末了,把工作的壓力卸掉,漫漫旅程也得歇歇腳,心情在輕歌曼舞中美妙,溫情在對視中溢於言表。調整好狀態,以逸待勞,明天更好,週末快樂!

  24*** 以逸待勞則戰士力倍,以主御客則我得其便,堅壁清野則冠無所得,自然二賊深入則有顛躓之慮淺入必無寇獲之益。

  25*** 緊接著二三番進攻,城頭的姜鑲依法炮製,以逸待勞,不費一兵一卒,便將清軍阻於城下。

  26*** 善良是一種智慧,是一種遠見,是一種自信。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種精神的平安,是一種以逸待勞的沉穩,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樂觀。

  27*** 除了“坐樹不言”、“披荊斬棘”、“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外,還有“畏天知命”、“以逸待勞”等成語也和這位大樹將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