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名言佳句

  錢學森,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名言佳句閱讀

  對待任何人,對待任何事,都不要絕對化,不能苛求十全十美。也許,在這個世界上,絕對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不斷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則,事業怎樣發展?社會怎樣前進?

  搞科學要有科學態度。我們是搞火箭的,它不允許有任何細小的疏漏。想想看,電視機、收音機質量不好,可以返修,火箭則不然。火箭能上天,就算是成果;如果上不去,便是吃了大零蛋。

  科學家不要以為遇上失敗是壞事情,科學家往往與千百次失敗結為伴侶。不要以為鮮花、掌聲、讚揚是科學家的生活,不要以為自己從事的研究總能被人理解。

  我們不能人云亦云,這不是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創新。

  我是一名科技人員,不是什麼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樣也不想要。

  中國大學老是“冒”不出傑出人才,這是很大的問題。

  難道搞科學的人只需要資料和公式嗎?搞科學的人同樣需要有靈感,而我的靈感,許多就是從藝術中悟出來的。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我在美國前3、4年是學習,後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做點事——因為我是中國人。

  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

  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

  科學工作千萬不能固執己見。缺乏勇於認錯的精神,是會吃大虧的。

  常常是最後一把鑰匙打開了門。

  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沒有大量錯誤作臺階,也就登不上最後正確結果的高座。

  延伸閱讀

  1965年,錢學森正式向國家提出報告和規劃,建議把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在實施人造衛星研製計劃中錢學森在許多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上貢獻了智慧。

  錢學森對科學技術的重大貢獻是多方面的,他以總體、動力、制導、氣動力、結構、計算機、質量控制等領域的豐富知識,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錢學森共發表專著7部,論文300餘篇。主要貢獻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②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概念。

  ③工程控制論

  工程控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定與制導系統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物件。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④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巨集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只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現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苟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充套件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⑤系統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我國航天系統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工程理論,並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於將航天系統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複雜巨系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都有三個側面:經濟的社會形態,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系統劃分為社會經濟系統、社會政治系統和社會意識系統三個組成部分。相應於三種社會形態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形態***、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就是社會系統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實來看,不僅需要經濟系統工程,更需要社會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