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有哪些名言佳句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中國作家。原名蔣偉,字冰之,別名蔣瑋、丁冰之。丁玲是常用的筆名。此外,還有彬芷、曉菡等筆名。湖南臨澧人。從小深受母親反抗封建禮教、主張婦女獨立自強思想的薰陶。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名言佳句分享

  我自己是女人,我會比別人更懂得女人的缺點,但我更懂得女人的痛苦。

  對於一個有思想的人來說,沒有一個地方是荒涼偏僻的。在任何逆境中,她都能充實和豐富自己。

  平凡的池水——臨照了夕陽,便成了金海。

  如果要給他什麼東西他才對你好,不給他東西就對你不好,這樣的朋友千萬別交。

  您本身就是一首美麗、動人的詩篇。

  輕率的玩弄戀愛正如玩火一樣,隨時有的危險。如果說戀愛是甜美的酒漿,但隨便亂喝,也會變成烈性的毒汁。

  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

  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來。

  丁玲簡介

  丁玲,1904年10月12日生於湖南武陵。原名蔣偉,字冰之。父親曾留學日本,為人豪俠仗義,常在鄉間行醫散藥,扶貧濟困。人說其“揮金如土”。丁玲的母親仰慕新學,自立自強,在丈夫病逝後,不顧族人反對,帶著四歲的丁玲和一個遺腹子,千辛萬苦輾轉求學,最後取得了教師資格,自己辦學教書,不失為中國現代女性解放的先鋒。丁玲身上豪爽、獨立的氣質,與父母的遺傳及言傳身教顯然是有關係的。

  丁玲在少女時代先後在桃源、常德、長沙等地讀書。曾與楊開慧同學。1921年與好友王劍虹赴上海,入陳獨秀創辦的平民女校,後來又進了瞿秋白等主持的上海大學。在上海期間,王劍虹與瞿秋白相愛並同居。丁玲感到形單影隻,遂於1924年流浪北京。

  在北京期間,丁玲與胡也頻、沈從文相識,並與胡也頻相愛。丁玲當時最想當一個電影明星。1926年她又去上海,到明星公司應試。丁玲年輕時長得比較漂亮,片商對她的相貌也感到滿意,想和她籤三年合約。但是,丁玲對電影圈子習以為常的混亂隨便的男女關係,感到厭惡和恐懼,因此很快又回到了北京。這段經歷後來被丁玲寫成了處女作《夢珂》。這部作品的筆法雖簡單稚嫩,但已顯出了作者獨特的女性意識。與《夢珂》相比,《莎菲女士的日記》的女性意識更為鮮明和強烈。這本小說的發表,可以說是震驚文壇。而丁玲後來的一生,也與《莎菲女士的日記》結下了不解之緣。用一句話來概括,《莎菲女士的日記》寫的是青春期少女對性和愛的幻想。它以主人公日記的形式,記敘了莎菲女士的一段生活和苦悶情緒。《莎菲女士的日記》寫一個女性的性心理,因此顯得相當大膽。在某種意義上, 莎菲可以說是丁玲的自畫像。莎菲的心理、個性以及行為方式,都與丁玲十分相似。丁玲後來還寫了《莎菲日記第二部》,其主要目的是告別莎菲,描寫莎菲的轉變。讓這位著名的主人公與過去告別,與過去“所有的夢幻、所有的熱情、所有的感傷、所有的愛情的享受”告別。從而在新生活中“審判我自己,克服我自己,改進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