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成本管理論文範文

  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目的在於通過成本管理協調環境成本與環保效果、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以最少的環境成本投入獲得最好的環境保護效果和經濟效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淺析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

  摘 要:北京市處於工業化加速發展的重要階段,面對企業快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矛盾,加強環境成本管理對實現全市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以北京市為例,調查了當前北京市中小企業環境成本核算現狀,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強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環境成本 管理對策

  一、環境成本管理的提出

  1.環境會計的產生。自18世紀60年代產業革命發生,到20世紀30年代進入新技術革命時期,再到21世紀70年代的高新技術時期,人類文明創造了奇蹟,同時也產生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環境的日益惡化,猶如一個雙面鏡,一面反映了現代經濟社會的繁榮,一面暴露了發展的種種問題。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環境與發展會議,強調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西方經濟學家、環境學家都著手討論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問題,他們在分析傳統會計的侷限性基礎上將環境問題納入會計研究的範疇,認為企業應當計量生產經營活動造成環境汙染的外在成本,並應將這些外在成本內在化,並由此提出環境會計概念。

  2.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必要性。***1***環境成本管理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消費者越來越要求企業提供更多的綠色產品,尤其是有進出口產品,國際貿易中的“綠色貿易壁壘”要求企業提高商品環保標準。同時,我國央行將貸款作為約束企業環境成本的措施,要求各銀行放貸應與環保部門的審批進行統一。所以企業只有更好地管理產品環保質量,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立於不敗之地。

  ***2***環境成本管理可以全面反映企業業績。傳統會計無法為企業管理者和社會提供環境因素影響下的成本、產品價格的正確資訊,而環境會計可以促使企業挖掘內部潛力,正確核算企業經營成果,準確分析企業財務風險、全面考核經營管理者業績。

  ***3***環境成本管理可以防範違規懲罰。國際環境保護標準、各國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我國也已頒佈了包括《環境保護法》在內的一系列環保法規,為更好的依法經營,降低違規成本和避免違規帶來的商譽損失,企業就需要進行環境成本管理。

  二、北京市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現狀

  以北京市為樣本,通過問卷調查對北京市部分能源技術園、經濟開發區實地考察,對企業環境意識、環境管理和環境觀念、經常性環境支出、環境收入、環境資訊披露等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發現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現狀和問題。

  1.調查設計及調查結果。我們設計了一份有關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分5個部分: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基本情況;對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識;環境支出專案;環境收入專案;環境資訊需求及披露問題。本次問卷調查採取信函方式,發出問卷100份,有效問卷收回26份,有效回函率應在26%。

  2.調查問卷的結果及分析情況。***1***企業的基本情況。在調查的26家企業中,按行業劃分,化工企業5家,製造業5家,製藥1家,造紙企業2家,電器電子8家,其他行業企業5家。

  ***2***對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識。調查問卷顯示,已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佔50%,關於ISO14001認證的問題,45%的人士表示知道一些,55%的人士表示聽說過,但具體內容不清楚。上述結果表明:人們對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還不夠了解。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在衢州市中小企業環境管理中的運用仍處於初級階段。

  ***3***環境支出。企業環境支出專案中多是排汙費、裝置改造費、新環保設施投資和突發性環保支出。大部分企業對排汙費單獨立賬,而對其他環境支出專案單獨立賬的比例都沒有過半。從環境成本發生的原因看,企業環境支出專案受環境法規因素的影響較大,大部分企業主要在遵迴圈境法規和資本支出方面發生環境支出。

  ***4***環境收入。企業環境收入專案中多是“三廢”回收利用收入、國家鼓勵環保企業的補助和國家環境治理專項資金,但企業對環境收入專案單獨立賬的比例偏低。

  ***5***環境資訊披露問題。政府管理機構的強制要求與迫於市場的壓力稍稍高於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這說明,中小企業環境資訊披露存在強制型和自願型並存的局面,且以強制型居多。政府仍是企業環境報告最主要的使用者,其次是投資者、顧客、金融機構、社會公眾等。這說明,北京市中小企業環境報告主要服務於國家環境管理。

  三、北京市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北京市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問題:企業對環境問題不夠重視,企業環境社會責任觀念尚未真正形成;環境成本核算由於缺少統一規範,單獨立賬比例較低,企業不考慮環境預計負債問題;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沒有得到有效實施;環保法律法規執行力度有待加強,企業存在與環境法規博弈的現象;環境成本核算的範圍較小,沒有真正從對環境負責的角度出發,很多企業仍以短期利潤最大化為目的;環境成本資訊披露自願性不高且披露內容的可比性和清晰性不夠。北京市目前面臨協調增加GDP與環境汙染問題的矛盾局面,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還處於起步階段。

  四、改善中小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對策措施

  環境成本管理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程,如何能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是企業和政府的共同責任。政府規章制度的頒佈與企業環境成本管理的實施將是平衡這一矛盾的答案。

  1.政府應採取的對策措施。***1***制定和完善環境會計相應的法律和準則。目前我國環境法規尚不健全,環境會計法規幾乎是空白,就環境會計法律制度而言,目前具體可以先考慮修改會計法,將綠色會計核算和監督列入會計法,將涉及環境的內容列入會計要素、會計假設和會計計量方法,成為必須披露的內容,將會計制度依據會計準則設計環境會計內容,環境會計具有可操作性。

  ***2***建立環境審計制度。目前,我國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少有設立綠色審計組織,一要搞好綠色審計法規,二要建立綠色審計組織,配備環境審計人員,以發揮政府的監督職能。   ***3***加強環境會計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我國“綠色GDP”核算試點的擱淺和環境會計實務操作存在的問題,折射出環境會計理論的不成熟。環境會計理論及應用專題課題組認真研究得出的相應成功,將會促使環境會計理論和實務更好的結合。

  ***4***加強國際環境會計的協調與合作。發達國家對環境會計的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實踐上已取得較大的進展。雖然由於國情不同,國外很多做法是不能完全適用的,但也只有在借鑑和創新相結合的基礎上,我國才建立環境會計並逐步完善。加強與國際環境會計組織機構的交流,是我國應對國際綠色壁壘的突破口。

  ***5***推行上市公司環境會計試點。在2004年的中國環境學會上,日本環境會計專家闡述了“先做後說”的經驗。我國也可以先擬定上市公司披露準則及中國環境會計準則和應用指南,以上市公司為試點,在試點實施過程中總結經驗,逐步擴大環境成本實施的範圍。

  ***6***加強環境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環境會計涉及環境、經濟等多種學科的相互交叉,但在實際工作中跨學科的複合型人才並不多,人才的缺口制約了環境會計的有效進行。我們一方面要向會計人員強調相關交叉學科知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為其創造學習交流的平臺。

  2.企業應採取的對策措施。***1***樹立環境成本管理意識。基於長期市場判斷,環境不友好型的產品終將成為歷史,廢棄物排放過大的生產企業終將被淘汰,及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而不是鼠目寸光,有益於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同時,企業擴大規模後往往需要國際貿易,國際綠色壁壘標準的不斷提高,要求企業從產品的源頭環境更加重視產品的環保質量。

  ***2***嘗試建立環境成本核算體系。由於國家還沒有具體的統一的環境成本核算體系,但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環境成本的核算,在全面反映企業資產及損益資訊的基礎上,才能更好的考核經營管理者的業績,才能更好的保護投資的權益。

  ***3***實施全過程的環境成本管理。企業的成本除了產品的成本外,往往還有經營管理過程中的成本。比如各部門直接的資訊傳達是採用紙張還是***的方式,階段總結考核是採用會議規模式還是用視訊會議的方式,這些都將會影響企業的總成本和總損益。環境友好型企業的構建要從點滴開始,這樣的管理理念在降低企業經營管理成本的前提下,還培養了員工的節約意識。當然,產品採購時的選材、生產過程中的工藝、銷售時的方式都將影響企業的環境成本,將這一系列的經營管理活動全過程進行環境成本管理將有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愛巧莉.加強我國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的思考.[J]現代經濟資訊,2010***19***.

  [2]張勇.企業環境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0***16***.

  [3]胡穎森.芻議企業環境成本的核算與控制.[J]財會月刊,2010***8***.

  [4]朱文靜.我國環境會計淺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