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寺紀遊閱讀練習及答案

  《極樂寺紀遊》是明代作家袁宗道的一篇散文。極樂寺優美的景色令作者如同回到了人間仙境的西湖。以下是小編給你帶來的,希望能幫到你。

  《極樂寺紀遊》閱讀材料

  極樂寺紀遊

  袁宗道

  高梁橋水,從西山深澗中來,道此入玉河。白練千匹,微風行水上,若羅紋紙。堤在水中,兩波相夾,綠楊四行,樹古葉繁,一樹之蔭,可覆數席,垂線長丈餘。岸北佛廬道院甚眾,朱門紺殿,亙數千裡。對面遠樹,高下攢簇,間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於林水之間。極樂寺去橋可三裡,路徑亦佳。馬行綠蔭中,若張蓋。殿前剔牙鬆數株,鬆身鮮翠嫩黃,斑剝若大魚鱗,大可七八圍許。暇日曾與黃思立諸公遊此。子弟中郎雲:“此地小似錢塘蘇堤。”思立亦以為然。予因嘆西湖勝境,入夢已久,何日掛進賢冠,作六橋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韻各賦一詩而別。

  《極樂寺紀遊》閱讀題題目

  ***1***對下列語句中劃橫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自餘為 人    :通“戮”,這裡是遭到貶謫的意思。

  B.窮回溪 窮:窮盡。

  C.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是:這。

  D.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 向:方向。

  ***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

  A.西山的卓爾不群,振奮了作者的精神,從前的泛泛而遊變成凝神觀賞。

  B.寫平日遊覽之勝,和西山毫無關係,是作者選材累贅所致。

  C.西山的卓爾不群,正是作者傲世蔑俗的寫照。

  D.被貶後的憂懼、苦悶心情,與遊山玩水的賞心樂事恰成對比,給“山水之樂”定下一個悲涼基調。

  《極樂寺紀遊》閱讀題答案

  D

  B

  B

  《極樂寺紀遊》參考譯文

  高梁橋下的河水從西山深峽谷中流淌過來,經過此地流入河裡。一千匹白色的帶子一般,微風吹過水麵就像羅紋紙***一種紙張***。河堤築在水中,被兩條河夾著。堤上有四行綠色的楊樹,樹木古老枝葉繁盛,一棵大樹的樹蔭,可以鋪好幾張席子,從葉子縫隙中垂下的柳條有一丈多長。

  河岸北邊寺廟道院非常多,紅門大殿,綿延好幾十裡遠。對面遠處的樹木,高矮成林,中間幾處水田,西山好像人盤著螺旋狀的頭髮,聳立在樹林河水之間。

  極樂寺離橋大約三里路,道路的風景也很好,馬在綠蔭下前行,就像給馬車做的車棚。佛殿前有幾株“剔牙鬆”,松樹軀幹碧綠嫩黃,斑駁疏落就像大魚的魚鱗,松樹大約有七八圍***一人環抱的長度叫做圍***粗。

  空閒時節,我曾經和黃思立等先生一起來這裡遊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說:“這個地方就像錢塘、蘇堤”。黃思立也認為是。我於是感慨西湖美景,我夢到很多次了,什麼時候能掛起進賢冠***掛進賢冠,意思是辭去官職,掛起官帽,讓給賢能的人***,充當西湖六橋底下的遊客,了卻我一段山水情緣?當天每人分別押一個韻,各自做了一首詩,然後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