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張昭傳閱讀答案

  張昭是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張昭敢於直諫、性格剛直,其事蹟見於《三國志張昭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三國志張昭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三國志張昭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學,博覽眾書,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漢末大亂,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權悲感未視事,昭謂權曰: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

  權既稱尊號,昭以老病,上還官位及所統領。更拜輔吳,班亞三司,改封婁侯,食邑萬戶。

  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後蜀使來,稱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權嘆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明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昭坐定,仰曰:臣思盡臣節,以報厚恩,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自分幽淪,長棄溝壑,不圖復蒙引見,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若以偷榮取容,此臣所不能也。權辭謝焉。

  權以公孫淵稱藩,遣張彌、許晏至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曰:淵背魏懼討,遠來求援,非本志也。若淵改圖,欲自明於魏,兩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權與相反覆,昭意彌切。權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昭熟視權曰:臣雖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誠以太后臨崩,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因涕泣橫流。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然卒遣彌、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門戶。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宮,深自克責。

  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諡曰文侯。

  ***節選自《三國志吳書》,有刪改***

  《三國志張昭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

  B.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

  C.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

  D.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

  5.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權悲感未視事 視事:處理政事

  B.志在忠益,畢命而已 畢:完畢,竭盡

  C.而數於眾中折孤 折:折服

  D.昭熟視權曰 熟視:注目細看,凝視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張昭在孫策創業時期,頗受倚重。孫權稱帝之後,他請求辭去官職,皇帝不但沒有恩准,反而再拜官。太后臨終,呼他於床下,可見他是東吳重臣。

  B.張昭性情剛直,朝見孫權,常常直言不諱,甚至違背聖意,以致宦官不讓他進見。結果使吳國在蜀使到來時受辱,卻沒有人能夠為東吳挽回面子。

  C.張昭受遺命輔佐孫權,忠心耿耿。在對待公孫淵的問題上,張昭和孫權意見不合,張昭毫不退讓,孫權大怒甚至拔出刀威脅要殺了他,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主張,事實也證明了他是對的。

  D.張昭兩次被棄置不用,又兩次被召回,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忠君愛國的思想和剛正不阿的性格,也從側面反映出孫權較為寬廣的胸襟。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權嘆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5分***

  ***2***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5分***

  《三國志張昭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4.B***依據判斷句式者也,表判斷可排除A、D,再依據何得哉的反問句式,其中何得的意思是:怎麼能夠,其後不能斷開,據此排除C***

  5.C***此處應該理解為反駁、批駁引申為責備、斥責***

  6.C***孫權大怒甚至拔出刀威脅要殺了他錯,依據原文權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孫權只是緊握住刀,而不是拔出刀。***

  7.***1***孫權嘆息道:假使張公在座,蜀使不屈服也會喪氣,哪能再自誇呢?

  ***得分點:使,假使;折,折服,安乎反問句,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孫權屢次去向張昭慰問道歉,張昭堅決不上朝,孫權於是出宮,經過他家門口呼叫張昭,張昭藉口病重辭絕孫權。

  ***得分點:謝,道歉;固,堅決;篤,沉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