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試題含答案

  測試是作為政治哲學課程的一種評估手段,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二政治哲學試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哲學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2015年9月3日新華網: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大,發表重要講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我們偉大的現代化實踐實現中國夢。據此回答1-3題。

  1.深化改革開放、推進體制創新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貫徹落 實科四個全面佈署的必然要求。四個全面佈署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因為

  A.世界觀對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

  B.方法論是人們改造世界的正確原則

  C.四個全面佈署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集中表現

  D.科學發展觀是解決我國一切實際問題的根本方法

  2.下列關於方法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方法論是人們改造自然界的根本原則和方法

  ②當人們以一定的世界觀觀察、處理問題時,世界觀就有了方法論的意義

  ③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④方法論是人們認識、改造人類社會的根本原則和方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15年9月3日, 在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上講話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馬克思主義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最科學、最完整、最嚴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列能夠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完整性的是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

  ②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④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凌駕於其他一切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科學家說哲學是科學之王;藝術家說哲學是藝術之母;社會學家說哲學是領導社會秩序的掌舵者。哲學猶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葉,可以從多方面來理解,但歸結到一點就是

  ①哲學是懸浮於空中的思想樓閣

  ②哲學是追求智慧之學

  ③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④哲學總是與人們的主觀情緒聯絡在一起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從哲學上看,這是因為它是

  ①時代精神的精華

  ②一切哲學都不能回 避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③人類認識史上一次最為壯麗的日出

  ④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迴避的基本問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回首2014年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可以說思想與時代互動、哲學與實踐共進構成了貫穿始終的主旋律。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有利於

  ①確保我國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

  ②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 觀和價值觀

  ③決定社會發展,為社會變革提供理論指導

  ④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鍛鍊思維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心外無物”與“萬般皆由命, 由命不由人”這兩種說法的共同點在於

  A.都認為意識決定物質 B.都承認世界是物質的

  C.都否認意識的能動作用 D.都否認運動的絕對性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哲學作 為社會變革的先導,可以對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起決定作用

  B.哲學的產生與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有著密切的關係

  C.任何哲學都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

  D.任何哲學都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9.“元氣是構成世界的本體”,“世界的本原是物質,意識是第二性的,有能動的反作用。”關於這兩個命題,說法正確的是

  A.兩句都徹底地回答了世界的本原問題

  B.兩句都具有形而上學特點,屬於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命題

  C.兩句在世界觀的回答上,本質上都是正確的

  D.兩句都具有客觀唯心主義色彩

  10.播種一種觀念就收穫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收穫一種命運。要改變命運,就要先改變行為;要改變行為,先要改變思想,解放思想。這是因為

  A.方法論決定世界觀 B.世界觀與方法論相互轉化

  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D.世界觀和方法論都具有相對獨立性

  11.愛因斯坦說過:“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是指

  A.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基礎 B.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

  C.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是世界觀,各門具體科學是方法論

  12.古代人把日全食稱“天狗食日”。在古人看來,日食不但象徵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後漢書 •五行志》述:在上天所顯示的各種異象中,以日食最為嚴重,即所謂“夫至尊莫過乎天,天之變莫大乎日蝕”。上述觀點屬於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C.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D.近代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13.近代英國哲學家休謨認為:我們相信因果關係存在是非理性的,因為歸納得不出普遍必然規律;現實中我們相信因果關係,比如火使人溫暖,水使人清醒.是因為不這樣就要吃苦頭;但是從理論上看,我們的理性無 論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關係。他寫道:“關於原因與結果我們的一切推論無非是由習慣來的:信念與其說是我們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為,不如說是感覺部分的行為比較恰當。”這一觀點表明了休謨主張

  A.唯心主義 B.不可知論 C.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

  14.下列對靜止的看法正確的是

  A.靜止是絕對的不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B.靜止不是絕對的不動,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C.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是無條件的、相對的運動

  D.靜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指永恆不動

  15.據研究表明,許多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往往會做出無所畏懼的大膽舉動,是由於大腦產生一種恐懼記憶抑制效應,使孩子們對恐懼感“暫時性失憶”。這種大腦效應,會隨著年齡增長及大腦進一步發育逐漸消失。這表明

  ①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②人腦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

  ③意識是人腦的分泌物 ④人腦是意識產生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中國龍文化,源遠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關於龍的形象,自古以來就有“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 虎、耳似牛”的說法。這表明

  ①一切觀念都是現實的模仿和被動的反映

  ②任何觀念都可以從現實世界中找到其物質“原型”

  ③虛幻的觀念是對事物本質的正確反映

  ④觀念的東西是移入人腦並在人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物質的唯一特性和根本屬性分別是

  A.客觀實在性 運動 B.客觀存在性 永恆性

  C.客觀實在性 相對靜止 D.客觀實在性 可知性

  18.下列現象中,屬於規律範疇的是

  A.水往低處流 B.新陳代謝

  C.月亮繞地球轉 D.紅燈停,綠燈行

  19.“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並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這句話的意識是

  ①意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和產物 ②意識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③意識的內容來源於客觀世界 ④意識是客觀物質的主觀映象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0.“欲速則不達”的哲學寓意是

  A.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B.要提高辦事效率,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C.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D.意識對物質有反作用

  21.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領城市發展的內在力量。為進一步增強北京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城市精神的導向、凝聚和激勵作用,北京市委、市 政府決定開展“北京精神”提煉培育工作。提煉培育“北京精神”主要是因為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③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④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起積極的調節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15年秋季,在大學新生報到時的宿舍分配現場,有家長在發現孩子的宿舍門牌號是“424”“ 454”等帶有兩個“4”的數字後,聲稱宿舍號碼不吉利,拒絕讓孩子入住並堅決要求負責安排新生宿舍的輔導員調換宿舍。下列觀點與學生家長的世界觀吻合的是

  A.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B.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C.形存神存,形謝神滅 D.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23.近期有很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根據目前的調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因動物攜帶的病毒通過多種渠道傳入人體造成的。這給我們的警示是

  A.人能認識和改造規律

  B.人最終能戰勝自然

  C.人要分析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

  D.人在客觀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24.“打虎拍蠅”、“頂層設計”、“新常態”等反映當下中國政治經濟生態的熱詞,紛紛入選2014年十大流行語。這些熱詞的出現表明

  A.意識是對物質的正確反映 B.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C.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D.不同的人對不同事物的認識不同

  25.“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催人奮進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都貼上了“正能量”標籤。從哲學的角度看,正能量

  ①傳播是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的表現

  ②能夠創造出獨立於物質之外的精神

  ③能對人體生理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

  ④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6.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但“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因此,“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認識論道理有

  ①把學習和實踐統一起來才能深刻地理解知識

  ②學習知識是改造主觀世界的目的和歸宿

  ③學習他人的間接經驗是認識獲得的基本來源

  ④虛心學習他人間接經驗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7.福島核電站因地震發生核洩漏事故後,中國、法國、 拉美等擁有核電站的國家紛紛檢查本國的核設施安全,完善應對核事故的緊急預案。對核設施的安全檢查活動進一步佐證了

  ①人類的好奇、興趣和遐想是推進有關核安全認識的直接動力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過程

  ③認識具有創新性,核安全認識的進步以推翻已有理論為前提

  ④實踐發展提出的客觀需要是推進有關核安全認識的根本動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通過太空科學實驗,科學家發現並證實了 暗能量對宇宙膨脹的加速作用,並以此測算出宇宙的實際年齡,使人類在科學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奧祕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這

  ①進一步證明世界的統一性在於物質性

  ②說明物質世界是運動和靜止的統一

  ③說明實踐的發展推動人類認識的發展

  ④說明追求終極真理是一個曲折的過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如果我們使用“百度知道”搜尋古代人物的小傳,常可以發現旁邊會附有一幅畫像。其實古代並沒有照相機,這些影象往往是後人根據歷史上的記載加以揣摩畫出來的。因此同一人物常會見到好幾種差別很大的畫像。這表明

  ①人們的意識對客觀物件的反映具有主觀特性

  ②人們認識物件的過程就是創造物件的過程

  ③對於沒有客觀根據的領域,認識的片面性總是不可避免的

  ④畫 像是一種有一定歷史根據的藝術再現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右圖漫畫《智者》***作者:羅琪***啟示我們,辦事情要

  A.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B.在實踐基礎上堅持目的和手段的統一

  C.堅持個別到一般,一般到個別的原則

  D.在實踐中不斷認識、檢驗和發展真理

  二、非選擇題***40分***

  31.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傳統青燈黃卷式的閱讀,日益被“快餐式閱讀”,所替代。這種閱讀方式大多借助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方便快捷、隨時隨地、資訊量大,或以新穎荒誕的視角,或以大量具有視覺衝擊的圖片,諸如卡通、生活幽默,來填充大腦中暫時的空白狀態,博得人們輕鬆一笑。

  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穎,內容貧乏,不足以承載千年的文化積澱、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快餐式閱讀”往往浮光掠影,忽視深層精神思索,讓書中的營養如過眼雲煙。如何從“快餐式閱讀”中突圍,提升閱讀的品味和質量,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

  結合材料,運用意識作用的知識,說明我們該如何克服“快餐式閱讀”的侷限性。***10分***

  3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搞好規劃;要尊重農民的意願,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強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求真務實,真抓實幹。

  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哲理?它們是如何體現的?***20分***

  33. 萬卡特拉曼•萊馬克里斯南、托馬斯•施泰茨和阿達•尤納斯三位科學家因“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核糖體在細胞中的工作,是根據DNA所含有的各種指令,合成不同的蛋白質。如果細菌的核糖體功能得到抑制,那麼細菌就無法存活。在醫學上,目前許多抗生素通過阻滯細菌核糖體的功能而治癒多種疾病,但出現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的“抗性” 新問題,進一步瞭解核糖體,有助於研製出療效更好的抗生素。

  三名獲獎者通過獨立的研究和科學實驗,使用了X射線結晶學的方法得到了核糖體的三維結構,繪製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幾十萬個原子構成的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掃清了目前抗生素研究中的許多障礙,並弄清了一些細菌的抗藥機制。如今已被應用於開發新的抗生素,直接幫助了挽救生命及減少人類的痛苦,也為科學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結合材料,運用實踐和認識關係的知識,說明三位科學家的科學實驗過程。***10分***

  高二政治哲學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1.C 2.B 3.A 4.C 5.D 6.D 7.A 8.B 9.C 10.C 11.B 12.C

  13.B 14.B 15.A 16.D 17.A 18.B 19.C 20.A 21.A 22.D 23.C 24.C 25.B

  26、D 27、C 28、C 29、C 30、B

  二、非選擇題

  32.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它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搞好規劃;要尊重農民的意願,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強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體現了這點。***6分***

  ***2***意識具有反作用,要樹立正確的意識。“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體現了這點。***6分***

  ***3***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求我們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幹”體現了這點。***8分***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