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說課教案

  各種元素髮生相互作用而形成一種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稱為金屬化合物。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設計四個方面對本節課作如下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第二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是金屬化學性質知識的延伸與發展。在自然界中金屬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瞭解金屬單質的化學性質,又瞭解它們的化合物的性質才是比較全面的瞭解金屬。金屬化合物的性質是建立在金屬單質性質的基礎之上,金屬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部分電子轉變為金屬陽離子生成金屬化合物,所以它們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能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金屬,為以後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打下基礎。本節教材主要學習Al2O3、 Al***OH***3和 KAl***SO4***2的性質。學習Al2O3、Al***OH***3的性質時,主要突出他們的兩性。本節課比較適合採用理論推測、實驗探究、驗證等方法進行教學。

  1.2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Al2O3、Al***OH***3的性質,掌握Al2O3、Al***OH***3與鹼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瞭解明礬的性質和用途。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實驗現象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金屬及其化合物,金屬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等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3、重點 、難點

  重點: Al2O3、Al***OH***3的兩性

  難點: Al2O3、Al***OH***3與鹼的反應。

  二、教法

  以上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是本節成功與否的關鍵,通過什麼樣的教法和學法顯得異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教學過程中擬採用理論推測、實驗探究、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多媒體輔助等方法進行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我認為: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實驗操作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通過推測物質的性質,然後通過實驗給以驗證,再進行歸納、總結,能夠突出本節課的重點,也能比較快捷地突破Al2O3、Al***OH***3與鹼反應這一教學難點。關鍵的問題是實驗操作的準確。在此基礎上,學生就不難歸納出物質的性質。

  1、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實驗;

  2、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

  通過這些方式組織教學,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動腦、動手和合作學習的習慣,多媒體課件的有效運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容量,節省教學時間。

  三.學法

  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動手實驗、相互討論來獲取知識,完成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要求,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在教學中要開展“以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體驗;在探究中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在探究中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

  四、教學過程

  課題:鋁的主要化合物

  [教學思路]

  鋁在原素週期表中的位置——Al2O3的性質——Al***OH***3的性質——KAl***SO4***2——鋁鹽的用途——拓展——小結——鞏固練習

  1、氧化鋁的性質***約需9分鐘左右***

  Al2O3的性質主要是通過學生觀察實物,回憶以前所學的知識來認識它的物理性質;再通過探究實驗——即:Al2O3中加鹽酸,Al2O3加NaOH溶液,Al2O3中加入NH3·H2O學習它的化學性質。Al2O3的兩性在元素週期律的學習中已接觸過,這裡只是用幾個探究實驗來進行驗證。

  最後要求學生得出Al2O3的性質。學生通過觀察,加上教師的引導,實驗得出Al2O3的性質。

  2、氫氧化鋁的性質***約需18分鐘***

  通過探究實驗二:Al***OH***3加鹽酸;Al***OH***3加NaOH溶液,Al***OH***3加NH3·H2O,觀察Al***OH***3是否溶解。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動手實驗、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

  Al***OH***3在學生的思維中就是鹼,那麼它能夠與NaOH反應,很多學生就有點想不通了,那麼教師在這裡就應著重通過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來分析:Al***OH***3是一種弱電解質,它電

  +-+-離時生成的H和OH都很少,當向Al***OH***3里加酸時,H立即與溶液裡少量的OH起反應生成

  水,這就會使Al***OH***3按鹼式電離,使平衡向右移動,從而使Al***OH***3不斷地溶解;當向Al***OH***3

  -+里加入鹼時:OH立即與溶液中少量的H起反應生成水,這樣就會使Al***OH***3按酸式電離,使

  平衡向左移動。同樣,Al***OH***3也就不斷地滲解了。只要學生掌握了,那麼Al***OH***3與酸、鹼反應的化學程式的書寫就變得簡單了。***H2O+AlO2+H 3+-+ Al***OH***3 Al+3OH***,Al***OH***3 ***

  另外,Al***OH***3的化學性質是這節課的重點,在此,老師有必要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再做一個補充實驗:在NaAlO2中溶液中加入鹽酸或CO2,觀察實驗現象,然後引導學生分析,寫出化學方程式。

  2-2AlO2-+CO2+3H2O=2Al***OH***3↓+CO3

  -AlO2-+CO2+2H2O=Al***OH***3↓+HCO3

  -+AlO2+H+H2O=Al***OH***3↓

  -+3+AlO2+4H=Al+2H2O

  3、硫酸鋁鉀——***約3分鐘***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討論學習

  KAl***SO4***2,只要求學生了解其物理性質和KAl***SO4***2在溶液中的電離情況即可。

  4、知識拓展***約3分鐘***

  5、教師小結***約3分鐘***

  教師在學習完本節教學內容後進行簡單的小結

  6、鞏固練習***約9分鐘***

  通過2道練習題來鞏固本節所學的知識。

  [板書設計]

  三、鋁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鋁——Al2O3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兩性氧化物

  2、氫氧化鋁——Al***OH***3

  ***1***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

  H2O+AlO2+H -+

  Al***OH***3

  Al+3OH 3+-

  酸式電離 鹼式電離

  --Al***OH***3+ OH=AlO2+2H2O

  -2-2AlO2+CO2+3H2O=2Al***OH***3↓+CO3

  --AlO2+CO2+ 2H2O=Al***OH***3↓+HCO3

  3、硫酸鋁鉀——KAl***SO4***2

  +3+2-KAl***SO4***2=K+Al+2SO4

  明礬——KAl***SO4***2·12H2O

  ***二***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要說課的內容是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設計四個方面對本節課作如下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二節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是金屬化學性質知識的延伸與發展。在自然界中金屬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瞭解金屬單質的化學性質,又瞭解它們的化合物的性質才是比較全面的瞭解金屬。金屬化合物的性質是建立在金屬單質性質的基礎之上,金屬在化學反應中失去部分電子轉變為金屬陽離子生成金屬化合物,所以它們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能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金屬,為以後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打下基礎。

  1.2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理念,本著對教材結構和內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節教學的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鈉的常見的幾種化合物***氧化鈉,過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 ***的化學性質及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知道什麼是焰色反應,並記憶幾種常見的化合物的焰色反應所呈現的顏色。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實驗現象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金屬及其化合物,金屬材料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等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增強學好化學,服務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3、重點 、難點

  重點: 過氧化鈉的化學性質;碳酸鈉和碳酸鈉的性質及其差異;焰色反應 。

  難點: 碳酸鈉和碳酸鈉的化學性質的差異性。

  二、教法

  以上的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是本節成功與否的關鍵,通過什麼樣的教法和學法顯得異常重要。

  我的教法是:本節課的實驗和科學探究都比較多我採用邊講邊實驗的形式來完成。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一些必須讓學生親身體會得實驗,如碳酸鈉和碳酸氫鈉都溶於水的實驗,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的出有關的結論,體驗實驗的作用。 正確指導學生觀察圖畫和閱讀材料,找出圖畫中所包含的豐富資訊,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

  三.學法

  利用師生互動的方式,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形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學生實驗,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解決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堂。通過提出問題前面我們學習了金屬鈉,那麼我們所知道的金屬鈉的化合物有哪些? 同學們經過思考會回答出前面學過的有氧化鈉和過氧化鈉。

  進一步引導同學們回憶這些化合物的顏色和狀態。回憶初中階段學過的氧化鈣與水反應的方程式,模仿次方程式寫出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那麼過氧化鈉的呢?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產物是否合氧化鈉一樣呢?為了驗證這一疑問,提出做一個演示實驗——過氧化鈉與水的反應。在做這個實驗時,給同學們提出幾個值得注意和觀察的地方。1.實驗放出的氣體是什麼氣體?2.向反應後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會有什麼現象?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解釋引導學生寫出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方程式。

  通過常識的引入:過氧化鈉可以作為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氧氣的來源,來講解其原理是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

  ***二***通過探究式學習,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得出二者的水溶液性質的異同,以及他們的熱穩定性。

  ***三***通過演示實驗,向同學們介紹什麼是焰色反應以及焰色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四***小結。

  ***三***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要說課的內容是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式設計四個方面對本節課作如下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三章,第一節的第三課時的內容。鑑於“物質的量”一章知識難度較大,為了分散難點,也為了圍繞著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在化學方程式定量計算中的運用,提煉出運算規律,所以新教材專門編入這一節。

  本節教材的顯著特點是:

  1.揭示化學反應中微粒的數量關係——緊扣化學方程式中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配平係數,跟反應微粒個數的比例關係,擴大到微粒集合:物質的量的比例關係。

  2.涉及化學反應中多項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通過物質的量***n***與質量***m***、摩爾質量***M***,標況下氣體體積***Vm***及溶液中溶質物質的量濃度***C***的換算關係等變換公式,形成應用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系統,所以難度較大。

  因此,課文選用了三道例題,各設兩問以適當分解其綜合性;各例題綜合度依次漸增。教師應引導學生突破這三道例題,在此基礎上再結合習題的訓練力求落實。教學中還要注意強調做題格式的規範。

  2.教學目標:

  2.1 知識目標1.熟練運用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之間的換算關係;

  2.分析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3.運用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摩爾體積、物質的量濃度進行化學方程式的計

  算。

  2.2 能力目標1.通過各化學量的相互轉化,靈活運用公式計算;

  2.通過化學方程式係數的意義的學習,學會分析推導有關化學方程式係數的

  計算;

  3.通過例題和習題,學會綜合分析和逆向思維;

  4.通過一題多解,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2.3情感目標1.通過比較化學量的差異和聯絡,建立各化學之間的關係網路;

  2.通過計算題格式及思維過程的規範訓練,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3.通過課堂反饋習題,體會理論聯絡實際的辯證唯物主義理論。

  3.教學重難點: 1.化學方程式係數的意義。

  2.化學方程式計算中單位的使用。

  3.綜合計算題中思維過程及能力的建立。

  二、教法:

  這部分內容實際上是前面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有一定的難度,可適當的補充一些不同型別的題作為課堂練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引導學生總結規律,理清思路。

  三.學法

  這部分的知識點比較枯燥,使學生要充分認識到這部分知識的重要性,克服懶惰的心理,從被動變為主動,靈活的運用公式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