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應該怎樣學習英語

  初中一年級是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的一個全新階段。如何才能讓學生快速、順利、系統地學習英語呢?

  

  一、零打細敲保證時間

  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是一門比較耗時的具有學科特點的課程。語言學家經過測算提出,要基本掌握一門外語大致需要4000小時。如果每天堅持學習英語的時間不少於1-1.5小時,而且將時間化整為零,在一天的不同時間裡能形式多樣地接觸英語***如聽、說、讀、寫、譯、背、誦等***,效果會出奇地的好。

  二、根據規則見詞讀音

  英語學習,詞彙為本。沒有詞彙,什麼也不能表達。隨著詞彙量的增加,閱讀理解水平才有可能隨之提高。初一年級同學應一開學就學會拼讀規則,對小學階段學過的單詞按照讀音規則進行分類,對於一些不認識的單詞,不必急於知道意思,先按照拼讀規則讀出來,做到“見詞讀音、聽音寫詞”;在能讀會寫的基礎上,對單詞進行中英文對照,這個過程同學們可能會感覺枯燥,不妨結合小對話或句子來學習;同時,應結合課文中的句子、短文背單詞,一個單詞有很多意思,要經常翻詞典瞭解它所有的意義。

  三、跟著磁帶大聲說讀

  聽力技能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英語課堂的聽課效率,聽英語和讀英語是營造語言環境接觸英語、學習英語最簡便易行且效果很好的方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擴大聽和讀的練習時間。練習聽力就要多聽英語磁帶或英語廣播,達到耳熟能詳的程度,同學們可以跟著磁帶練習,糾正自己發音的錯誤,大膽張口,學說一口地道的英語。在堅持聽讀之後,逐漸培養起自己的英語語感,把聽到的句子變成自己的話,不用思考信手拈來,興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培養起來了。

  四、熟練背誦脫口而出

  背誦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個連課文都背不熟的學生,英語水平肯定不高。初一學生要堅持每天背點英語文章,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對話、短文,每天學到的課文要背誦,經常複習,增強熟練程度,以達到脫口而出的地步。

  學英語,要做好四件事

  做好課前預習。在學習新的單元前,建議初一新生按以下步驟預習:首先,拼讀新單詞,大聲朗讀新單詞,然後聽錄音帶,大聲模仿跟讀,直到聽熟、會讀為止;其次,動筆寫下單詞,加深對單詞記憶;再次,模仿朗讀對話。

  參與課堂活動。在課堂上,學生應做到“五動”:即動手、動眼、動口、動腦、動耳,其中關鍵的是動口。即:抓住機會積極答問,敢於在全班同學面前大聲背誦,敢於參加表演活動,不要怕犯錯誤。

  課後複習。課後複習內容包括詞彙、句子和訓練習題。複習方式有大聲朗讀和背誦,聽錄音帶寫詞寫句,閱讀相關語言材料,做評價練習題。

  運用多種媒介。如:利用英語報刊、電視專欄節目、網路,行動式的音像工具等,可以多學英文歌曲,常聽常讀。

  建立一週學習檔案

  學英語,抓住課堂45分鐘非常重要。劉老師建議,上課時應認真聽講,做好筆記,無論聽、說、讀、寫都要始終活躍。

  課堂上要記錄什麼呢?首先是老師講解的重點句子,其次要記下老師板書的重要內容,最後要記下不懂的地方或者所感所得。可以將這些記錄在課本上,如果遇到了不懂的問題,不要浪費很多時間思索,繼續跟著老師的節奏走,下課後再詢問老師。

  同時,建議每個學生建立一個“一週學習檔案”,其結構如下:

  我學會的單詞和片語:_____;我學會的重要句子:_____;我會默寫的文段:_____.

  在生活中學英語

  “大家注意一下身邊的商品,可以看到很多英文單詞,你知道它們的意思嗎?在商場,我們可以看到大門上,廁所上都有英文單詞,你明白它們的用法嗎?或者你發現了某些明顯錯誤嗎?”劉老師建議,做有心人,留心生活中的英語。

  學會用英語思考問題。堅持每天用半個小時時間,用英語來思考問題,不懂的地方上網查資料;在看新聞或者報紙的時候,也可以嘗試用英語表達;生活中遇到的新單詞新句子要想法弄明白,化為自己的知識。

  有些電視訊道是英文頻道,有些頻道中有英語節目,堅持多聽多看,就會懂得越來越多。還可以準備一臺復讀機或者錄音機,堅持每天讀英語。

  要使學法指導進行有效,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掌握有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條件和必要保證。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制定計劃要學習好,首先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為有計劃就不會打亂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時間,恰當分配精力。有計劃就有了學習目標,也就有了學習動力和努力方向,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一個“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長遠目標,還要讓學生學會根據不同課型確定每節課或每一個單元認知小目標,讓學生不斷受到目標的激勵,積極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2.課前自學課前自學是學生學好新課,取得高效率的學習成果的基礎。如果不搞好課前自學,上新課時就會心中無數,不得要領,反之如果做好了課前自學,不僅可以培養自學能力***主要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課前自學可以發現疑難引起思考,減少聽課的盲目性,增強聽課效果。在學會學習的前提下,課前自學應改變仍停留在單詞識記及課文閱讀的程度上,我們要求學生自己查詞典,自己記例句,自己用新詞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達法進行模仿,自己找句子進行詮解,自己找出課文中的難點,在充分利用課本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英語,保證學生的課前自學程度,特別注意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學的方法,並進行有目的的指導。

  3.專心上課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渠道,上課是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的基本技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認識能力的一個關鍵環節,要求學生始終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積極思維,儘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積極培養有意注意,在課內有意識地識記該課生詞、短語、句型、重點句子,力爭在課內就把這節課最重要的學習內容記住,當堂消化。

  4.勤記筆記十八世紀著名作家塞謬爾。約翰遜稱做筆記為“必要的痛苦”。做筆記是比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為筆記是一種永久性的系統性的記錄,對於複習已學過的知識非常重要,對於克服頭腦記憶儲存知識的侷限性非常重要,記筆記的過程就是對資訊篩選、濃縮的過程,有利於鍛鍊思維、提高捕捉重要資訊的能力,提高濃縮資訊的加工能力。要做好聽課筆記,學生的思想程序與教師的思想程序必須一致,必須拋開與聽課無關的雜念,思想不能溜號,筆記內容要注意重點、難點、疑點、新觀點,聽課筆記可用自己的話,用關鍵詞和線索性語句、提綱挈領地記錄。

  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也應扼要記些筆記,做些索引、摘錄等,這對加深理解、鞏固、積累知識、培養學習能力大有好處。

  5.及時複習課後及時複習能加深和鞏固對新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系統地掌握新知識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所以,科學的、高效率的學習,必須把握“及時複習”這一環,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過知識後的短時間內遺忘很快,而往後遺忘的速度減慢,因此複習要及時,要在學後當天進行,複習可分為課後複習、階段複習和期中期末複習,複習要分散複習與集體複習相結合,分散複習比集中複習效果好,但集中複習也必不可少,複習時可先嚐試回憶,然後反覆閱讀教材,對照筆記,記憶掌握重點內容。

  6.反覆練習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在使用中學會的,交際能力只有在交際中得到最有效的訓練和培養,教師應引導學生爭取各種訓練機會反覆練習,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如:在課堂上、在課後、在英語角、在各種英語俱樂部多多練習英語、使用英語,培養真正的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