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課程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基礎資訊。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分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為了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揚長避短,現將試卷做以下全面分析。

  一、學生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參加人數共有149人,總分 11466.9分 ,平均分 76.9分,這次語文試卷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感到試題靈活,更貼近課本及學生的生活實際。

  二、本次試卷的特點:

  本次試卷除考察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外,還增加了一些開放性、實踐性的考查,注重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本試卷的命題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

  1.重積累:作為語文學科而言,積累非常重要,只有厚積才能薄發,對漢字構字規律有了較明確的瞭解,掌握了幾種基本的漢字方法。

  2.重運用:學生學習詞語要聯絡上下文來理解,通過對詞語所在句子的理解,依靠語言環境提供的資訊來認知詞語,體會詞語的意思。

  3.重發展:試卷留給學生閱讀思考的空間。

  三、 試題分析

  試題共分為五大部分:基礎知識 積累運用 口語交際 閱讀 習作

  第一大題,屬於基礎知識的考察,失分不是很多,考察的都是有關課文裡面的字、詞及語文園地上的日積月累,平時的字詞聽寫很關鍵,所以我們要把基礎知識的掌握放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整合堆,要把基礎知識日日清。所以本次考試我班學生答題比較好。

  第一大題的第3小題,我會查字典失分較多,主要是沒有掌握查字典的方法,不能很好的分析什麼時候該用部首查字法或音序查字法,關於一個字,不能準確的分辨出它的部首,故失分較多。第6小題給一段話排序,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一段話的語序,失分也較多。

  第二大題是積累運用,靈活考察實際能力,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題意,答題時考慮不全面,沒話可說,失分嚴重。

  第三大題是口語交際。要求以對“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的理解結合具體事例談談,學生對題目要求理解不透部分學生能抒發出自己的真情實感,但是個別學生開頭結尾很精彩,沒有具體事例,失分較高。

  第四大題是閱讀,學生的課外閱讀還不夠,沒有養成讀書的習慣,一部分學生得到滿分,大部分學生得到一半,個別學生只能得到二、三分,所以還是要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第五大題是習作,大多數同學都能按照要求來完成習作,個別同學因為沒有認真看題目要求,寫偏題,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書寫粗心,語言貧乏,內容太少。

  四、存在問題

  這份試題做到全、新、活,難度稍大,但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在考查“雙基”的基礎上求提高、求發展。以適應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總目標。縱觀這次質量檢測,可以看出還存在許多問題。

  ***1***詞語積累不夠。

  重視積累,就等於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就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大量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2***綜合能力薄弱。

  由於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範,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查的內容不僅涉及拼音、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查學生對短文內容準確理解能力及平時積累詞語的能力。由於平時對新舊知識前後滲透的訓練相對少些,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失分較多。

  ***3***邏輯思維能力欠佳。

  本次質量檢測作文素材雖都來源於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但由於學生基本功不夠紮實,邏輯思維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沒有很好的邏輯聯絡。空話、套話、假話太多,童真、童趣體現不夠。可見在這方面,學生還是較為薄弱。在今後的教學中更應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4***書寫不規範。

  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況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型潦草不規範。

  五、 改進措施

  通過這次素質檢測,看到了學生們的進步,也很好地反觀了教師們的教學情況,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遺憾。為進一步加強下一學段的教學,採取如下教學措施:

  1、注重語言積累的靈活性。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但是比較機械,死記硬背的現象嚴重,忽視理解記憶。隨著年級的升高,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逐漸加強意義識記,這既是基本的認識規律,也尊重了學生的心理特點,要求熟背的內容還要求學生會寫。書本上的優秀片段、包括課外的,讓他們多讀,感悟中華語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語言的薰陶,以致在語言中提高語言鑑賞能力、寫作水平。

  2、重視運用語言的訓練。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練習和小練筆的練習,指導學生多讀多寫。進入中年級後的習作訓練,不僅要激勵學生“樂於寫”,引導學生“寫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訓練,逐漸讓學生“寫得好”。平時讓學生勤動筆寫日記,不論水平如何,只要能堅持下來,同時教師要做榜樣。從中也要運用激勵措施,讓學生願意動筆寫,找到寫作的興趣。寫作與生活緊密聯絡,不光要從生活中選材,還要對寫法及時指導。

  ***二***

  試卷分析:

  此次期中考試51人蔘加,最高分97,最低分16,總分4095.3,平均分80.3。優良人數32人,優良率62.7%,及格人數47人,及格率92.2%。 一、本套試題考題覆蓋面廣,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課內外的積累。 現代教育注重學生知識的儲備積累。本封試卷突出顯示了以人為本,迴歸文字,下面結合本年級具體情況作試卷分析:

  1.基礎積累園。

  從卷面看,學生對認讀的字的讀音掌握得還不夠,特別是一些字音接近的字,很容易就混淆了。如:“晉和冀”,許多學生連錯了,全班85.5%的同學都有錯誤。看拼音寫漢字一題有一定的失分,其中“阿姨”、“精通”出錯最多,正確率在85%左右。第三題比一比,在組詞,“貫和慣”其中“貫”字不會組詞;“臀”字誤認為是“臂”字了。其中基礎差的同學錯誤較多。第四題據詞定義,其中“手”的理解,不少成績較好的學生都不錯了,不知道“一手好字”中的“手”是量詞。第五題先填詞再分組,學生填詞大部分沒有問題,但是沒看清題目,把分組,寫成了造句,失分比較嚴重了。第六題根據意思寫詞語,其中“比喻聲勢雄壯浩大”一詞有部分同學出錯,其中寫錯別字的同學較多,值得注意。第七題,按要求用詞語寫句子。“彷彿和好像”都不是比喻的用法,但學生沒有理解題意,直接就寫成了比喻句,90%的同學都在這裡失分了。

  2.閱讀訓練營。

  從卷面看,課內閱讀學生在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還行,但錯別字較多,特別是按課文內容或要求填空中,“舊曾諳”這三個字出錯很多,“勝”“如”“藍”的意思,學生也都有出錯。課內閱讀題,能理解,但是在回答問題上,語言的組織能力還有待提高。課外閱讀題,不認真審題,造成了不少的錯誤,學生的概括主要內容的能力較弱。

  3、作文:

  這是一篇寫事的作文,對於四年級學生來說,比較簡單,但要寫“一件委屈的事”,學生沒有在文中體現“委屈”,事情寫得很簡單,不夠詳細,沒有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描寫。語句不夠通順,不會修改作文,錯別字較多。有部分學生不是寫“一件”而是寫了“幾件”事,這樣也沒有符合題目的要求,說明學生沒有認真的閱讀作文的要求。“400字”的要求,幾個基礎差的學生達不到,作文只有幾行字且不通順,言之無物。

  二、就本次學生做題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知識學的較死板,靈活運用起來有難度,其實均在課本內的課文或練習之中,只要動腦筋,靈活思考是不難對付的。

  2.審題不夠細緻,語言組織能力還有待提高,這個問題突出表現在閱讀理解組織語言中。

  3.學生的書寫還是有待加強,在本次試卷中有些學生的字寫得太潦草。

  4.本次考試中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尤其對剛剛及格的同學和幾個不及格的同學,要鼓勵學生背大段的課文,整篇的課文。

  5.要立足於課堂培養閱讀能力。閱讀部分歷來失分嚴重,本次考試也不例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立足課堂,立足課本,而不是靠課外的大量的閱讀短文的練習,這是常識,但並未引起足夠重視。精讀課的教學,要根據教材特點指點學習方法;略讀課的教學,更要放手,讓學生運用精讀課學到的方法自主學習。要培養學生的基本閱讀能力,一是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能力,二是體會重視詞句含義的能力,三是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四是自己提問題自己回答問題的能力。

  三、為進一步加強下半學期的教學,採取如下措施。

  1.注重語言積累的靈活性。教學中注重語言的積累,但是比較機械,死記硬背的現象嚴重,忽視理解記憶。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積累,逐漸加強意義識記,要求熟背的內容還要求學生會寫。

  2.要加強學生對生字的記憶準確性,在課堂上就多寫多練。

  3、力求讓知識“活”起來。設計更合理有效的作業,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又能發揮作業的實效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寫作與生活緊密聯絡,不光要從生活中選材,還要對寫法及時指導。尤其多照顧中差學生,在寫作文時,讓學生有內容的時候,也還要強調讓學生寫好字,確定中心,選擇材料。

  5.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瞭解文章的內容,並多教“設身處地想”、“聯絡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漁。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廣大語文教師本著一顆積極探索努力鑽研的心去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