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演替知識點

  生物群落:一定時間內居住在一定區域或環境內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閱讀。

  

  1.群落演替的原因

  ①環境不斷變化,為群落中某些物種提供有利的繁殖條件,但對另一些物種生存產生不利影響。

  ②生物本身不斷的繁殖,遷移或者遷徙。

  ③種內與種間關係的改變。

  ④外界環境條件的改變。

  ⑤人類活動的干擾。人對生物群落的影響遠遠超過其他的自然因素。

  2.演替的型別

  ***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進行的演替。

  地衣階段→地衣階段→苔蘚階段→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③特點:演替緩慢。

  ***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如能發芽的地下莖***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火災過後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農田上進行的演替。

  一年生小灌木→一年生小灌木→多年生小灌木→灌木→喬木。

  ③特點:演替快速。

  ***3***總結

  ①演替概念中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所代替,這裡的“代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優勢的取代。

  ②群落演替的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a.侵入定居階段。一些物種侵入裸地定居成功並改良了環境,為以後侵入的同種或異種生物創造了有利條件。

  b.競爭平衡階段。通過種內或種間鬥爭,優勢物種定居並繁殖後代,劣勢物種被排斥,相互競爭過程中共存下來的物種,在利用資源上達到相對平衡。

  c.相對穩定階段。物種通過競爭,平衡地進入協同進化階段,資源利用更為充分有效,群落結構更加完善,有比較固定的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群落結構複雜、層次多。

  ③演替的趨勢:生物數量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豐富,群落的結構也越來越複雜,穩定性增強。

  ④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較

  分類依據:群落演替發生的起始條件

  演替的種類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點 尚無生物

  和土壤 已有土壤、生物、植物地下莖或種子

  形成頂級群落

  所需時間 經歷時間長 經歷時間短

  速度 較慢 較快

  影響因素 自然因素 人類活動較為關鍵

  例項 裸岩上的演替 棄耕的農田上的演替

  3.知識延伸

  ***1***演替現象一直存在,貫穿於整個群落髮展的始終。

  ***2***氣候條件適宜時、棄耕農田可演替出樹林,而在乾旱的荒漠地區只能演替到草本植物或稀疏灌木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