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說明文解讀技巧

  說明文閱讀是語文閱讀題的題型之一,看似簡單,但是卻因為它往往專業性高或者文章概念繁多,因此得分不高。下面是說明文的一些閱讀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明文的語言

  1、說明文語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學性、準確性,簡練明確;文學性說明文還要求生動性、形象性。

  2、分析說明文語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對說明事物特徵、性質的作用,其次是說明的嚴密性、科學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動性。

  二、說明文的結構

  1、說明文的結構有:總分式、並列式、層進式、對照式***結構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說明文常常是幾種結構綜合運用的。

  2、把握結構的意義。

  三、說明的順序

  1、說明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包括髮展順序***、事理順序***邏輯順序***等。

  2、弄清順序的意義。

  四、解題思路和技巧

  1、明確說明物件:閱讀事物說明文,不管是整篇還是整段,都要首先從整體人手,把握文章說明的是什麼事物,即說明的物件是什麼;閱讀事理說明文,要弄清文章說明了什麼事理。

  2、整體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說明順序的基礎上,分析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結構了。如是總—分式的結構還要著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麼原則組合的,是並列,是遞進,還是包含有總分關係。遞進式結構要著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還是由個別到一般,或是從結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結構後,最好能畫出結構示意圖。說明中心就是歸納出一篇說明文說明了被說明事物的怎樣的特徵,或闡釋怎樣的事理。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再歸納說明中心也就不難了。

  3、歸納說明方法:閱讀說明文時,邊讀邊標出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然後總結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並進而分析這些說明方法對準確說明事物特徵所起的作用。

  4、逐段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概括要點時,要重視首括句、尾結句或提問式語句的作用,重視給概念下定義或解說的語句的作用。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出來。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併”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說明順序了。使用什麼說明順序,還要看說明的物件。一般來說,說明事物的演變發展的,用時間順序;說明建築物的,用空間順序;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說明事物間的聯絡的,用邏輯順序。

  5、抓住事物特徵:事物的特徵主要表現在構造***內外***,形態***大小、長短等***,性質***硬、軟、冷、熱等***,變化***動、靜、快、慢***,成因***簡單、複雜***,功用***廣狹、正反***等等方面。一般來說,說明文要說明的要點,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徵。除說明的重點外,還要弄清作者介紹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徵,又是從哪些角度介紹的。例如《死海不死》一文,圍繞死海的特徵,從三個角度進行說明:先說死海的“死”***現象特徵***,再說死海的“不死”***本質特徵***,最後又說到死海的“不死”與“死”***現狀與未來發展特徵***。這樣死海的全面特徵便被一層一層地揭示出來了。又如《蘇州園林》一文,圍繞“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特點,從五個方面加以說明:亭臺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以及門窗雕鏤琢磨和顏色等。這樣從不同方面歸納分析,也就全面把握了蘇州園林的特色。

  6、體會語言準確性:準確是說明語言的特點。分析說明文語言,就是看遣詞造句是怎樣準確說明被說明事物的特徵的。要注意分析關鍵詞語的作用。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說明沙漠危害之嚴重;去掉“自然”“敵人”性質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絕對化了。當然,文字的生動性也應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