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影響力的好書籍推薦

  一些有影響力的書籍是我們需要去閱讀的,那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書籍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具有影響力的好書籍,歡迎大家閱讀。

  具有影響力的好書籍

  1.《文化苦旅》

  作者:餘秋雨

  內容簡介:作者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寫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來描述中國深沉的文化,以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在《文化苦旅》中,作者遊歷中國各地,追尋古人足跡,體會著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歷程,這些文章,是遊記,也是中國文化史。

  閱讀者:書評人 鄭渝川

  22年前,《文化苦旅》出版。我在川南一個小縣城,讀到《文化苦旅》的盜版。說實話,在當時,在我們縣城,除了課本和武俠小說,其他的書少得可憐。當時我也沒真正看懂《文化苦旅》。我只是覺得,這本書的文字很美,視野很開闊,而且餘秋雨還善於博引與聯想。

  高三的時候,有長輩送給我幾冊《劍橋中國史》,囫圇吞棗地讀了一些,開始思考教科書之外的中華歷史文化。再讀《文化苦旅》,便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關注,這本書讓我解開了過去很多閱讀中的困惑,同時形成了新的更多的疑問。可以說,《文化苦旅》不僅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還使得我開始真正關注民族的歷史文化。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它通過山水風物探求文化靈魂、人生真諦、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既表現了歷史的深邃荒涼,又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約;既展示中國文人的艱難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態人情。從文中,我們不難發現作者不僅有著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時也具備非凡的藝術表現力,在不斷的追問中,對中國文化同時進行著理性的反思與批判。

  2.《鄧小平時代》

  作者:傅高義

  內容簡介:作者傅高義並沒有把這本書寫成鄧小平時代的政治學、社會學研究專著,而是用新聞記者的筆法,用講故事的方式為我們將這個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方面面的高層決策娓娓道來。

  閱讀者:金陵讀書會創辦人 許金晶

  就我個人而言,每週可以在南京欣賞到國際性的音樂,好萊塢的電影,我們文化、經濟能與世界同步,這樣的文明開放,源頭在哪裡?我在《鄧小平時代》裡找到了答案。

  書沒讀完,就有不少讀者在豆瓣上給我和讀書會留言,希望舉辦它的分享會,而它的銷量,也一直高居近年來各種讀書榜榜首。全民對它產生共鳴,我想,是因為每一個生活在當下的人,都想知道,自己成長的、身處的時代從何而來?要真正瞭解當下,必須回到那個時代,瞭解當時的方針政策。

  讀完這本書,再看當下,我們會發現,從嚴格意義上說,我們今天仍然活在鄧小平時代,大到國家外交政策,小到我們日常生活,他的路線方針奠定了這些年的基礎。比如,書裡清晰地講到,中國法律條文一度很少,除了《憲法》之外,幾乎只有一部《婚姻法》存在,而隨著鄧小平上臺,中國的法治建設得以大步向前發展,出臺了一部又一部專門的法律,到21世紀初,基本上形成了與市場經濟相匹配的中國法律體系。除此之外,對高考制度的恢復、大力提拔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讓針對知識分子的大規模批判運動成為歷史等舉措,使得政府始終能贏得大多數知識分子支援,從而為中國三十年的經濟大發展奠定了穩定的社會環境。這樣看來,我們都是受益方,沒有理由不從內心深深地感激。

  感謝《鄧小平時代》這一本書,讓我看到了一位可敬、可愛、可信的偉大領導人。鄧小平對黨堅定的信仰、對祖國及人民無限的熱愛和務實創新的工作作風,高尚情操及獨特的個人魅力將會深深地激勵著我在人生道路中前進。

  3.《不屬於我們的世紀》

  作者:馬修·托馬斯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豆瓣評分:8.9

  內容簡介:艾琳·圖穆蒂自小跟隨她的愛爾蘭移民父母在美國過著長期的艱困生活,讓她一心想要徹底擺脫瀰漫著喧鬧和心酸的貧民窟,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一切。長大後的艾琳遇見了一位叫做埃德·利裡的科學家,埃德的舉止風度完全不同於以往她所認識的所有男人。她認定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完美伴侶。他們結婚了,但艾琳很快就發現丈夫的祕密和背後的隱情。

  推薦語:這是一本具有史詩色彩的家庭小說,濃縮了美國半個世紀來的民生百態和世事變遷。

  4.《朗讀者》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豆瓣評分:8.8

  內容簡介:15歲的中學生米夏戀上36歲的女人漢娜,他們開始讀書,交往,相愛。不辭而別的漢娜在八年後作為被告出現在審判納粹戰犯的法庭上。為了隱藏自己的祕密,她的舉動令人吃驚。

  推薦語:偵探小說家寫的愛情故事。也有人說其實和愛情無關,而是直接同人類的心靈對話。

  有影響力的書籍

  1.《舌尖上的歷史》

  作者: [美] 斯坦迪奇

  內容簡介:在人類歷史中,食物是許多重大改變的背後主因:社會改革、政治改組、土地競爭、工業發展、軍事衝突,以及經濟擴張。《舌尖上的歷史》這本生動的作品,就是在告訴大家,因為食物而產生的一系列變化,如何改變和塑造我們今日的社會和其遊戲規則。無論古代或現代,食物對於歷史程序的影響力一樣強大。本書結合各種領域的觀念,從基因到考古、從人類學到經濟學,並且把食物看成科技產物的成果,成為一本從食物寫人類歷史和文明發展的作品。

  讀者心聲:

  1、非常有趣的閱讀體驗,食物其實是推動歷史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就是本書的基本脈絡。雖然食物並非唯一而又連貫的改變歷史,但某些關鍵時刻,人還是為了吃而努力著。

  2.《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

  作者: 約翰·赫斯特

  內容簡介:《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是一部“最短”的歐洲史。它以極簡練的文字,卻從不同的角度,把歐洲歷史的精要述說透徹! 雅典的民主、羅馬的共和,差別在哪裡?蠻族入侵是如何發生?中古時期的政教之爭到底爭什麼東西?羅伯斯庇爾時期的法國為什麼叫“美德共和國”?——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你一定愛讀的極簡歐洲史》將以非常輕鬆的方式告訴你。本書以清晰、幽默、發人深省的筆調,雜以活潑的插圖,敘述了一個不同凡響的文明,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巨大沖擊與巨大貢獻。

  讀者心聲:

  1、像我這種對歐洲歷史跟文盲一樣狀態的人,讀這本書淺顯易懂但是內涵卻豐富。尤其是配圖,日耳曼跟羅馬帝國跟基督教的纏繞,通過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發展,鋪陳開來,講的真好。

  2、說它極簡,其實並不是濃縮了歷史,而是作者建立了一個歷史框架,認為整個歐洲文明是由羅馬文明、基督教、日耳曼文化這三點支撐建立起來的,在這個框架內去分析歐洲的歷史。歷史就應該這樣寫。

  經典好看的書籍

  01《叫魂》

  孔飛力

  豆瓣評分:8.9 7115人評價

  《叫魂》這個書名,聽起來十分獵奇,但它卻是一本實打實的歷史經典。

  這是史學界泰斗級人物孔飛力的代表作。

  1768年,最富庶的江南興起了一個名為“叫魂”的妖術——如果誰不小心被剪了一綹頭髮,就有可能被道士拿去做法,那麼他的魂魄就會被勾走。

  聽起來是不是很恐怖?

  然而,這剪辮子和清朝一貫的規定可是激烈相沖的,於是乾隆皇帝怒了,責令官員嚴查。

  可官員查來查去,卻發現這只是一些膽小百姓的謠言而已,但這又不能交差,只得抓幾個替罪羊屈打成招,結果只能是黑白顛倒,愈演愈烈。

  其實,叫魂在整個清朝歷史上不算是能上臺面的“大事”,但孔飛力卻能從這麼小的一件事切入清朝的歷史,來還原出歷史細節。

  而透過這個隱祕的,小編看到了集體無意識的恐慌,讓人膽戰心驚,卻又瞬間清醒。

  02《萬曆十五年》

  黃仁宇

  豆瓣評分:8.9 60264人評價

  黃仁宇,是史學界的一個“異類”,他並非科班出身,卻最終成為明史專家。

  而他的《萬曆十五年》出版至今,暢銷百萬餘冊,同樣也是史學奇蹟。

  萬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是大明王朝一個平淡無奇的年份。

  但在黃仁宇筆下,這一年就像蝴蝶效應一樣,觸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永遠改變了中國未來的整個程序。

  內閣首輔張居正一心重整賦稅,改善財政,然而改革剛剛開始,他就操勞而死,年僅57歲。

  張居正死後,他提攜的名將戚繼光被彈劾罷免。1588年,將星隕落,明朝軍事改革陷入停滯。

  31年後,明軍在薩爾滸戰役中損失慘重,大敗而歸,明朝徹底陷入無法挽回的衰敗中。

  歷史的改變竟然就藏在這悄無聲息中,牽一髮而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