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總結範例4篇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開展好實驗教學,是學好生物的前提條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實驗總結範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實驗總結一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佈

  實驗原理:DNA 綠色,RNA 紅色

  分佈:真核生物DNA主要分佈在細胞核中,線粒體和葉綠體內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佈在細胞質中。

  實驗結果: 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高中生物實驗總結二: 物質鑑定

  還原糖 + 斐林試劑 磚紅色沉澱 脂 肪 + 蘇丹III 橘黃色

  脂 肪 + 蘇丹IV 紅色 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 紫色反應

  1、還原糖的檢測

  ***1***材料的選取:還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於白色,如蘋果,梨,白蘿蔔。

  ***2***試劑:斐林試劑***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現配現用。

  ***3***步驟:取樣液2mL於試管中→加入剛配的斐林試劑1mL***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勻後再加入***→水浴加熱2min左右→觀察顏色變化***白色→淺藍色→磚紅色***

  ★模擬尿糖的檢測

  1、取樣: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檢測方法:斐林試劑***水浴加熱***或班氏試劑或尿糖試紙

  3、結果:***用斐林試劑檢測***試管內發生出現磚紅色沉澱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現磚紅色沉澱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還原糖,與斐林試劑發生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澱,而正常人尿液中無還原糖,所以沒有發生反應。

  2、脂肪的檢測

  ***1***材料的選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組織越好,如花生的子葉。

  ***2***步驟: 製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將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載玻片中央

  染色***滴蘇丹Ⅲ染液2~3滴切片上→2~3min後吸去染液→滴體積分數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餘的酒精***

  製作裝片***滴1~2滴清水於材料切片上→蓋上蓋玻片***

  鏡檢鑑定***顯微鏡對光→低倍鏡觀察→高倍鏡觀察染成橘黃色的脂肪顆粒***

  3、蛋白質的檢測

  ***1***試劑:雙縮脲試劑***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驟:試管中加樣液2mL→加雙縮脲試劑A液1mL,搖勻→加雙縮尿試劑B液4滴,搖勻→觀察顏色變化***紫色***

  考點提示:

  ***1***常見還原性糖與非還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麥芽糖都是還原性糖;澱粉、蔗糖、纖維素都是非還原性糖。

  ***2 ***還原性糖植物組織取材條件?

  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於白色,如:蘋果、梨、白色甘藍葉、白蘿蔔等。

  ***3***研磨中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對實驗有何影響?

  加石英砂是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會使組織樣液中還原性糖減少,使鑑定時溶液顏色變化不明顯。

  ***4***斐林試劑甲、乙兩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為何要現混現用?

  混合後使用;產生氫氧化銅;氫氧化銅不穩定。

  ***5***還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試劑後,溶液顏色變化的順序為: 淺藍色 棕色 磚紅色

  ***6***花生種子切片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於顯微鏡的觀察。

  ***7***轉動細準焦螺旋時,若花生切片的細胞總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麼?

  切片的厚薄不均勻。

  ***8***脂肪鑑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雙縮脲試劑A、B兩液是否混合後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樣通過對比看顏色變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鹼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組織樣液做對比。

  高中生物實驗總結三 :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

  1、材料:新鮮蘚類葉、黑藻葉或菠菜葉,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

  2、原理:葉綠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綠色,球形或橢球形。

  用健那綠染液染色後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成藍綠色,細胞質接近無色。

  知識概要:

  取材 製片 低倍觀察 高倍觀察

  考點提示:

  ***1***為什麼可直接取用蘚類的小葉,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葉?

  因為蘚類的小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組成,而菠菜葉由很多層細胞構成。

  ***2***取用菠菜葉的下表皮時,為何要稍帶些葉肉?

  表皮細胞除保衛細胞外,一般不含葉綠體,而葉肉細胞含較多的葉綠體。

  ***3***怎樣加快黑藻細胞質的流動速度?最適溫度是多少? 進行光照、提高水溫、切傷部分葉片;25℃左右。

  ***4***對黑藻什麼部位的細胞觀察,所觀察到的細胞質流動的現象最明顯? 葉脈附近的細胞。

  ***5***若視野中某細胞中細胞質的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裝片中該細胞的細胞質的實際流動方向是怎樣的? 仍為順時針。

  ***6***是否一般細胞的細胞質不流動,只有黑藻等少數植物的細胞質才流動?

  否,活細胞的細胞質都是流動的。

  ***7***若觀察植物根毛細胞細胞質的流動,則對顯微鏡的視野亮度應如何調節?

  視野應適當調暗一些,可用反光鏡的平面鏡來採光或縮小光圈。

  ***8***在強光照射下,葉綠體的向光面有何變化?葉綠體的受光面積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高中生物實驗總結四: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實驗目的:

  1、學會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與前面的知識:顯微鏡的使用聯絡***

  2、觀察不同濃度的溶液對細胞吸水失水的影響,掌握此種方法的具體應用。

  3、通過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確滲透系統的組成以及具體應用。

  二、實驗原理:

  1、成熟的植物細胞放到一定濃度的溶液中構成一個滲透系統。當細胞大量失水時原生質層與細胞壁的伸縮程度不同,導致原生質層和細胞壁分離。

  2、當外界溶液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時,根據擴散作用原理,水分會由細胞液中滲出到外界溶液中,通過滲透作用失水;由於細胞壁和原生質層的伸縮性不同,細胞壁伸縮性較小,而原生質層性較大,從而使二者分開;反之,外界溶液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則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分離後的質和壁又復原。

  三、實驗材料:紫色特別深的洋蔥外表皮、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四、實驗用具:顯微鏡、鑷子、刀片、載玻片、蓋玻片、滴管、吸水紙

  五、方法步驟:

  1、用刀片在洋蔥鱗片葉的外表面劃一個小方塊,用鑷子撕取這一小塊洋蔥表皮,在洋蔥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劃一些方塊,用鑷子輕輕撕取一小塊***撕取的僅僅是外表皮,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為一個問題留給學生***。在取標本時,可以將洋蔥的內表皮朝外,外表皮朝裡進行對摺,不要太用力,然後取其外表皮作為材料,將它平展地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並蓋上蓋玻片。

  2、用低倍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質層的位置。

  3、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複幾次,洋蔥表皮細胞就侵潤在蔗糖溶液中。注意重複3-4次。

  4、再用低倍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質層的位置。

  5、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清水,在蓋玻片的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這樣重複幾次,洋蔥表皮細胞就侵潤在清水中。

  6、還用低倍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質層的位置。

  六、實驗結論:

  當外界溶液濃度大於細胞液濃度時,水分會由細胞液中滲出到外界溶液中,通過滲透作用失水;由於細胞壁和原生質層的伸縮性不同,細胞壁伸縮性較小,而原生質層性較大,從而使二者分開;反之,當外界溶液濃度低於細胞液濃度時,則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分離後的質和細胞壁又復原。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