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普通話的技巧

  對於方言區的人來說,想要說一口標準、動聽的普通話,並非易事,那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練習。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普通話的學習技巧

  一、打好基礎

  其實大家都知道,學習任何知識,都要先學好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要挖得越深,房子才能蓋得越高越牢。而普通話的基礎,就是拼音,只有把每個聲母、韻母的音發準了,才可能把每個字讀準。對於很多南方人來說,捲舌聲母zh-、ch-、sh-、r-和er及兒化是較難發得準確的,主要原因是舌尖的位置放得不對,還有就是聲母n-和l-、h-和f-,前鼻音-an、-en、-in和後鼻音-ang、-eng、-ing通常都不分。找出自己的弱點,重點針對性的進行改進。

  二、尋找明師

  這裡說的是“明師”而非“名師”,根據自己現有的程度和期望達到的目標,選擇合適的老師。如果是在普通話初學階段,並且只是希望學得較為標準,達到能與人順暢溝通的程度,可找補習社進行學習,或有二級以上水平的補習老師學習均可。如果普通話有一定的基礎了,希望達到更高的水平,則要選擇一些有口碑的學校去上課進行較系統、專業的學習。

  三、勤加練習

  基礎打好了,也有明師指導,剩下的就都要靠自己了。每天至少要讀一篇文章***建議讀國內作者作品***,對於多音字要理解記憶,在不同意思的時候該讀什麼音。只要把常用的字讀音記住了,用普通話做日常的交流溝通時就完全沒問題。但光自己練還是不夠的,最好是能有人在你讀的時候幫你進行糾正,因為自己對自己發音的判斷是不準確的,很多人都聽不出自己發音的錯誤,而這時候,就需要第二點裡所說的明師了。

  學好普通話的技巧

  常聽多練,反覆練習

  聽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聽力”或“練耳力”,良好的聽力是學好普通話的基礎,所以多聽是初學者要注重的一個方面。聽的素材可以選擇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和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看電視時應注意播音員的口形,可以邊聽邊模仿。也可把普通話標準者的錄音和自己的錄音的比較,找出差異。加以改進。

  多動口,說是重點

  說好普通話應以字音準確為前提,所以在學員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習的步驟,否則本末倒置多費氣力而仍改不掉語音的錯誤。

  首先要學好漢語拼音打好基礎,打好了基礎等字音比較標準了,可以試著練習有針對性的繞口令,以便提高發音器官的協調的發音的能力。等字音掌握準確了,再演繹作品,多加練習,培養良好的語感。

  吐字歸音

  吐字歸音的要求是:字頭彈出、部位準確、氣息飽滿、結實有力;字腹拉開立起、氣息均勻;字尾完整自如、歸音到位、乾淨利索、趨向乾淨。

  其實一個漢字的音程很短,要在短短的時間內兼顧聲韻調和吐字歸音,所以必須從日常訓練開始嚴格要求:出字要求聲音的發音部位準確、彈發有力。立字要求韻腹拉開立起,做到“開口稍閉,閉音稍開”。歸音收音時要乾淨利索不可拖泥帶水。

  尤其是“i、u、n、ng”等做韻母時,要注意口型的變化。注意克服韻尾不到位、歸音不到位以及調值不準確的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輕音、兒化、重中格式以及音調的發音特點。

  繞口令

  首先繞口令的作用是促使頭腦反應靈活、用氣自如、口齒伶俐、吐字清晰。針對繞口令,學生在繞口令練習中不要過急過快,先要按照普通話正確的發音方法發音,練習應做到速度有慢到快。聲音有小到大,段子由易到難。否則不科學的訓練導致發音不準、吐字含糊,唸的越快錯誤發音重複的次數越多,離正確的發音標準越遠!

  演繹朗讀

  在讀作品時,要注意停連、重音、語氣、節奏。也就是一句話裡,哪裡該停,停多久;哪裡是重音,哪裡該輕讀;一段話中,哪幾句該連,那幾句不連,哪幾句是重點;整個句子的聲音形式是升還是降,是強還是弱,是急是緩這些都要細細品味,多多練習;告訴你一個朗讀文章的方法:快看快想穩出口、少停多連。把握好氣息的調整和文章的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