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考歷史必備知識點

  高中歷史教學面臨的直接任務就是應對學科水平考試,那麼有哪些必備的知識點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英德關係

  ***1***在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時期,英國聯合普奧反法。

  ***2***1814—1815年英國同普奧共同操縱維也納會議,建立維也納體系。

  ***3***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主要矛盾,英、德分別組織"三國協約"和"三國同盟"兩大軍事集團,瘋狂擴軍備戰。

  ***4***一戰爆發後,英法在西線相繼取得馬恩河、凡爾登、索姆河、日德蘭等戰役的勝利,最後打敗德國,取得一戰勝利。

  ***5***一戰後,在巴黎和會上,奉行"均勢",反對過分削弱德國;參與瓜分德國海外殖民地。

  ***6***20年代在德國賠款和法國安全問題上,英國偏袒德國;道威斯計劃通過後,對德提供貸款,扶植德國;參與簽訂洛迦諾公約,提高德國政治地位。

  ***7***30年代對德實行綏靖政策:對德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開進萊茵不設防區不予反擊;對德入侵西班牙採取"不干涉政策";製造慕尼黑陰謀;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卻坐視波蘭滅亡而按兵不動。

  ***8***二戰爆發後,英國逐漸堅定了反法西斯鬥爭決心:不列顛之戰使德國遭到第一次重大失敗;丘吉爾和羅斯福發表《大西洋憲章》;參與發表華盛頓26國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戰役戰勝德意在北非的軍隊,北非登陸迫使德意軍隊投降;諾曼底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相繼參加開羅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波茨坦會議。

  ***9***二戰後,參與對德國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割槽佔領;在紐倫堡對納粹戰犯進行審判。

  :英法關係

  ***1***18世紀英法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發生戰爭。結果法國戰敗,丟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2***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武裝干涉法國革命,同拿破崙爭奪歐洲霸權,最後英國打敗法國。

  ***3***在1777年北美獨立戰爭取得薩拉託加大捷後,法國援美對英作戰。

  ***4***1814—1815年參加維也納會議,通過限制法國,保持歐洲均勢等決議,英國還奪得了許多原屬法國的海外殖民地。

  ***5***1853—1856年英法聯合同俄國進行克里米亞戰爭,結果打敗俄國。

  ***6***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對付共同敵人德國,維護自身利益,英法組織包括俄國在內的"三國協約"集團。

  ***7***一戰期間,英法聯合在西線對德作戰,並最後取得戰爭勝利。

  ***8***戰後在巴黎和會上,法國極力想削弱德國,英國則奉行歐洲“均勢”,反對過分削弱德國,英法產生矛盾。

  ***9***戰後初期,英法共同操縱國聯,都反對美國插手歐洲事務。二三十年代在德國賠款問題和法國安全問題上,兩國意見分歧;30年代面對法西斯侵略擴張,採取綏靖政策。

  ***10***二戰期間,兩國共同實施敦刻爾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共同對敵。

  ***11***二戰後兩國共同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援助,加入北約。現在兩國都是歐盟成員國。

  :割據與分裂

  知道:

  ***1***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

  220年,曹操兒子曹丕廢漢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

  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229年,孫權正式稱帝,國號吳,定都建業***江蘇南京***,史稱“孫吳”

  ***2***區域經濟的發展:

  A、北方人口的南移:

  漢末戰亂集中發生在中原地區,北方人口被迫向長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區轉移。不僅使南方地廣人稀、勞動力匱乏狀況改觀,且使先進生產技術與生產經驗向南傳播,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生產水平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B、諸葛亮促進西南的地區經濟發展與民族融合的舉措

  興修水利、開展屯田、大力發展農業同時,還積極推動煮鹽、織錦等手工業的發展。還致力開發少數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雲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區***,想方設法改變山地運輸的落後面貌。對促進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與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貢獻。

  C、孫吳政權開發江南的舉措

  孫吳政權迫使在東南一帶崇山峻嶺中的“山越”人出山,與平原地區漢族農民共耕。對推動山越人經濟文化的進步,加速平原沃野的開發,都有一定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