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備考知識點

  對於備考,整理知識點是複習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1、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個左右,約佔世界民族總數一半。其中漢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2、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源地: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兩河流域***。原因: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

  3、不同地區的民族在建築、服飾、音樂舞蹈、禮儀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藝術風格和不同的民族風俗。

  4、亞洲經濟發展不平衡;少數國家屬於發達國家,大部分國家屬於發展中國家。

  5、東南亞範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6、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通道: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印度洋——太平洋、亞洲——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7、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1***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

  ***2***農業生產:水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橡膠***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膠生產國***、棕油***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產國***、椰子***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菲律賓是最大的出口國***、蕉麻***菲律賓是最大的生產國***

  8、山河相間,縱列分佈: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

  9、地球表面,陸地面積佔29%,海洋麵積佔71%,所以有形象地稱地球為“三分的陸地,七分的海洋”。

  10、比較經線和緯線的特點:

  形 狀 長 度 指示方向

  經線 半圓***名稱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緯線 都是圓***極點除外*** 有長有短 東西方向

  ***二***

  1、我國的工業

  ●工業分佈特點:***沿海***、***沿河***、*** 沿交通線***

  ●工業的空間分佈:

  ***1*** 京廣、京哈、京滬等鐵路沿線的全國意義的工業基地。

  ***2*** 黃河流域的***能源開發 ***工業帶。

  ***3*** 長江沿線的以***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4*** 沿海地區的***長江三角洲***、***遼中南***、*** 京津唐*** 、*** 珠江三角洲地區***等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 特徵:從業的科技人員比重大;開發研究的費用比例大;產品更新快。

  ***2*** 分佈特點:大多依附大城市,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3*** 開發側重點:沿海地區側重***科技園區型*** 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側重***貿易導向型***型產業;內陸地區側重與***國防軍事類***有密切關係的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依附於大城市,分佈特點呈***大分散***、***、小集中***

  ●舉例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上海:優化調整了工業的產業結構。***上海工業的變化***

  北京:增長速度快,促進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中關村對北京經濟發展的貢獻***

  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網路購物、SOHO族、網路社群等***

  2、中國的疆域

  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

  遼闊的疆域:陸地大國:①國土遼闊 ②陸界 ③陸上鄰國多14個

  海洋大國:①遼闊海域 ②海岸線長 ③隔海六國

  最北:漠河54度N;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爾高原73度E。

  我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我國海域分佈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500多個。我國領海的寬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眾多的鄰國:我國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平方千米,接壤的國家共有14個***順口溜***: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還有緬老越。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順口溜***:印尼馬文菲日韓。

  3、中國的行政區劃

  歷史上的行政區劃: 現行行政區劃: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4、中國的人口

  數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目前人口數為13億。

  增長速度較快: 分佈疏密不均:騰衝??漠河,我國分佈人口的疏密。

  人口多處特點 人口少處特點

  東部地區人口多;

  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

  平原、盆地人口多;

  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地區人口多;

  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

  漢族地區人口多。 西部地區人口少;

  乾旱荒漠地區人口少;

  山地、高原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我國人的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5、中國的人口:

  56個民族: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族等56個民族成員。漢族人口眾多,接近全國總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僅佔8%,被稱為少數民族。

  大雜居、小聚居:漢族分佈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佈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

  民族風情: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雲南傣族??潑水節;中華民族??端午節。

  6、中國的地形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 山脈縱橫交錯: 山勢走向: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崑崙山、秦嶺、南嶺;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玉山。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

  中華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衡山;中嶽嵩***sōng***山

  地形複雜多樣: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佈。縱橫交錯的山脈和複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是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內蒙古高原:高原地勢平坦開闊,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黃土高原:世界上黃土分佈面積最廣的區域。

  雲貴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岩分佈廣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內中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準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被美譽為“聚寶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著名的成都平原位於盆地西部,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天府之國”之稱。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面積廣大。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7、中國的氣候

  氣候複雜多樣:氣候複雜多樣: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我國氣候型別分為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我國雖然氣候型別多樣、但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氣候區最為遼闊。

  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陸性特徵。

  多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颱風、沙塵暴等。多旱澇災害。洪澇是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乾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佈範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8、中國的河流

  外流區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區域。水系是指流域內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澤、地下暗河等組成的水流系統。地表和地下徑流最後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佈區域,成為外流區。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於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內流河分佈的區域,叫做內流區。

  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徵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溼潤地區,水量豐富。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溼潤或半乾旱地區。

  與外流河相比,我國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明顯不同。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滾滾長江: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幹流先後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上游:源頭??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稱為“九曲迴腸”。

  滔滔黃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徑流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

  9、自然資源概況

  什麼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存在於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與能量。

  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以及海洋資源等。

  自然資源的特徵:自然資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在自然界,自然資源的數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資源的質量各個地區是有差異的。我國自然資源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自然資源由於受大某些成因的制約,其分佈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他們在地區分佈上一般都是均勻的。自然資源的狀況處在不斷的變動之中。

  10、中國的土地資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土地是人類生活生產活動的舞臺。

  “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 型別齊全:我國各類土地資源齊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種土地型別,這有利於因地制宜。我國草地面積廣達、居世界前列,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較好的資源條件。我國是一個少林的國家。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一億公頃。我國土地型別:耕地、沙漠、林地、草地、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區域差異明顯:我國土地資源的空間分佈不平衡,土地生產力的區域差異明顯。我國的天然林地主要分佈在東北、西南、東南部山區的林地多為人工林和次生林。我國草地主要分佈在內蒙古的東部、青藏高原的東部與南部。我國各地區土地資源的質量差別很大。西北內陸光照充足,熱量較為豐富,但乾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為主。 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

  1、七大洲的名稱按面積依次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亞歐大陸,中國位於亞洲。南極洲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洲;亞洲是面積最大的大洲。

  2、四大洋分別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3、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4、地表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總稱為地形。通常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型別。

  5、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對高度,地形圖上用海拔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6、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7、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平原:海拔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蕩,邊緣陡峻;

  山地:海拔較高,峰巒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緩;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

  8、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溝、洋盆和大洋中脊組成。

  9、地球表面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態的地形是地球內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

  10、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