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考試知識要點

  地理學科內容豐富,考試時要抓住重點來複習。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氣溫

  1.氣溫的測量是用放在百葉箱裡的溫度計測得的。溫度計放置的高度,離地面1.5米。單位:℃***攝氏度***。日平均氣溫一般取8時、14時、20時、2時四個時刻的氣溫均值

  2.氣溫的變化:***見P51圖3.12、3.13,會做活動題1.2***

  ⑴日變化指以一天為週期的氣溫變化。

  氣溫的日較差=***該天***最高氣溫-***該天***最低氣溫

  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南北半球一樣***

  ⑵年變化指以一年為週期的氣溫變化。

  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3.氣溫分佈規律

  ⑴世界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不同緯度***

  ⑵同緯度相比,夏季陸地氣溫高於海洋,冬季相反***同緯不同海陸***

  ⑶同緯度相比,海拔越高氣溫越低-0.6攝氏度/100米***同緯同陸***

  ⑷世界最低氣溫分佈在南極地區,最高氣溫在西亞巴士拉

  4.將氣溫相等的各點連線成線即等溫線。在同一條等溫線上的各點氣溫相等

  5.等溫線呈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氣溫低,表示這裡是低溫中心,反過來就是高溫中心

  6.等溫線判斷:⑴等溫線密,溫差大;等溫線稀,溫差小

  ⑵等溫線與緯線平行,說明氣溫主要受緯度影響

  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說明氣溫受海陸影響顯著

  ⑷等溫線呈封閉曲線,氣溫內高外低為盆地,低地;反之為高原、山地

  ⑸等溫線向北數值增大為南半球,向南增為北半球

  ⑹等溫線向高緯凸起說明該地氣溫比同緯高;向低緯凸起氣溫比同緯低***若為夏季,等溫線向高緯凸起處為陸地,向低緯凸起處為海洋;

  若為冬季,等溫線向低緯凸起處為陸地,向高緯凸起處緯海洋***

  7.兩地溫差=兩地相對高度/100×0.6℃

  :亞洲

  1、亞洲海陸相對位置與面積: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本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2、亞洲地形三大特徵:P5

  A、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山地和高原約佔總面積3/4,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B、亞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死海湖面***;

  C、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中部為青藏高原,四周是平原***。

  [亞洲大陸東側和東南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典型的弧形排列的群島,為球太平洋火山地震帶的組成部分]。

  3、亞洲氣候特徵:略

  A、亞洲氣候複雜多樣***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複雜多樣***;

  B、亞洲大陸性特徵顯著***地域遼闊,南北的溫差極大,沿海和內地的乾溼差異懸殊***;

  C、亞洲季風氣候顯著***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與瀕臨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陸差異顯著***。

  季風發 源 地風 向性 質對氣候的影響

  夏季風印度洋、太平洋偏南風:西南風、東南風熱、溼給亞洲東部和南部帶來豐沛的水汽和大量降水

  冬季風西伯利亞、蒙古一帶偏北風:東北風冷、幹氣溫降低,降水不多

  4、亞洲河流和湖泊:

  河流分佈特點:

  A、大河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入海;

  B、內流區面積廣大***

  主要河流:

  A、外流河 長江:長度和流量都居亞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為瀾滄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一條國際河。

  B、內流河  錫爾河 阿姆河***兩河最終注入於鹹海***

  幾個獨具特色湖泊:貝加爾湖***世界上最深***、裡海***世界最大***、死海***湖面海拔最低***

  5、亞洲人口與國家

  人口: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許多國家人口數量超過1億***如:中國 約13億、印度、印尼等國***。

  國家:中國、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國。***對幾個主要國家的首都要有印象 ***

  6、亞洲時間

  以經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0°經線的地方為標準時間,往東往西各取7°30’***共15°,一個時區***劃為中時區***又稱零時區***。

  在格林尼治所在的中時區分別向東向西,每隔經度15劃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全球共24個時區。

  點鐘:每隔一個時區,時間相差1小時,東邊時間早於西邊的時間。***即東加西減***

  日期:自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要減去一天。***反之加一天***

  :中國的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1定義: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資源。2、分類:

  ***1***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者能夠迴圈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石油、礦產資源等***

  3、特點:資源豐富,人均不足

  ***二***土地資源

  1、利用型別: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2、利用特點: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3、分佈:耕地和林地主要分佈在氣候溼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佈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內陸地區。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2***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3***全國土地日:6月22日

  ***三***水資源

  1、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最多的是冰川,人類可以利用的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2、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配很不均勻。

  ***1***從時間分配看,夏季我國降水集中,冬春季則降水少

  ***2***從空間分配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地區分佈不均勻的有效辦法

  ***3***南水北調的路線和意義

  3、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