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吐怎麼辦

  腹瀉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組疾病,是兒童時期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那麼,?

  

  1、應做個大便常規檢查,如沒有膿細胞,白細胞等細菌感染的話多不使用抗生素,如需要用的話也只是用窄譜抗生素。

  2、給予抗病毒,補液,補充電解質等治療,如能夠做個血電解質檢查後給予相應的補充更好。

  3、可使用蒙脫石散,配合消旋卡多曲顆粒,四聯活菌片等對症治療。

  4、在飲食上給予白粥,麵條等易消化,清淡的,避免油膩及甜食。

  小兒腹瀉病食療方

  ***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蘋果紅糖泥

  原料:新鮮蘋果1個

  調料: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蘋果削皮,切片備用。

  2、將蘋果片放在碗中,隔水蒸至熟爛,然後加入紅糖調拌成糊狀即可。

  適宜人群:本品適宜6個月左右的腹瀉小兒食用。

  溫馨提示:

  將削皮的蘋果浸泡在涼開水裡,可防止氧化,保持蘋果清脆。

  2、淮山藥粥

  原料:大米50克、淮山藥細粉20克

  製作方法:

  1、大米洗淨,浸泡30分鐘備用。

  2、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加入大米燒開,再加入淮山藥細粉,一起煮成粥即可。

  溫馨提示:

  1、此粥有健脾的功效,適宜於小兒慢性腹瀉者食用。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2、新鮮山藥切開始會有很多粘液,不容易切,用清水加少許醋清洗,課減少粘液。

  【傷食型】

  表現腹脹、腹痛,瀉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塊,食慾不好,有口臭。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患兒。

  食療方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鐵鍋中幹炒至有香味溢位時加水適量,燒湯服。

  蘋果湯:取蘋果一隻,洗淨,連皮

  【溼熱型】

  表現大便呈蛋花湯樣,有少量粘液,伴有發熱,口乾,尿深黃而少。此型在秋季腹瀉較多見。

  食療方葛根黃芩粥:取葛根10克,黃芩10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紅糖少許服用。

  烏梅車前草湯:取烏挴10只,車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代茶飲。

  【脾虛型】

  腹瀉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帶有白色奶塊,食慾減退,消瘦乏力。多見秋季腹瀉後期或久瀉不愈者。

  食療方山藥蛋黃粥:取山藥500克去皮搗碎,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燒開後再用文火煮10分鐘,再調入雞蛋黃2只,再煮3分鐘即可。分數次食用。

  八寶粥:取茯苓、太子參、白朮、扁豆各10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加芡實、山藥、蓮肉、炒苡仁各10克,糯米50克,煮粥食用。

  扁豆茯芩車榴湯:取扁豆30克,茯苓50克,車前子12克用布包,石餾皮15克,以上四味共入砂鍋,加適量水,煎湯服用。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鹽,煎湯代茶飲。凡大於1歲的小兒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

  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味少,伴有腸鳴腹痛。多見於秋季腹瀉的早期。

  食療方薑茶飲:取生薑10克,綠茶3克,加水150毫升,煮沸,加紅糖少許,飲用。

  扁豆乾姜蘿蔔仔飲:取扁豆10克,乾薑3克,蘿蔔仔6克。以上加水適量煎湯。煎成後加紅糖少許,再煎3分鐘,取汁分數次飲用。

  小兒腹瀉後的飲食:

  1、焦米湯。這在民間廣為採用,製作方法也較簡單。先將大米粉***米粉產品***放入鍋中用文火炒成淡黃色,聞到焦米香味時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過焦。食用時間焦米粉***米粉產品***加水5%煮,邊煮邊攪拌,直到煮開。然後加入5%白糖即成。米粉***米粉產品***炒黃後,澱粉變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對嬰兒腹瀉較為適宜。

  2、甜淡茶水。紅茶少許用開水沖泡後,將茶葉除去,按3%加入白糖即成。茶葉有收斂的功效,對嬰兒腹瀉是一種很好的飲料。

  3、胡蘿蔔湯。將胡蘿蔔500克洗滌乾淨,搗爛使成泥狀,加水煮數10分鐘,用細篩將其過濾去渣。然後加水稀釋到1000毫升,再加入5%白糖即成。胡蘿蔔為鹼性,含有果膠,能吸附細菌及其毒素,並使大便成形。

  4、蘋果泥湯。將成熟的蘋果500克洗滌乾淨,削皮去核後搗爛成泥狀,加入淡甜茶水即成。蘋果不同於其它水果,其纖維比較細膩,對腸道很少刺激。蘋果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並能吸附毒素,故適合於小兒腹瀉、痢疾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