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習方法和技巧

  在學習過程中,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能夠保證每一分付出都能取得最大程度的收穫;而不好的學習方法,會導致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考試成績必然大打折扣。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初中學習方法和技巧,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三點宣告:

  第一、學習方法不是萬能的,學習中,最寶貴的品質永遠是勤奮;

  第二、事半功倍是不可能的,學習中,永遠也不要奢望不勞而獲;

  第三、良好的學習方法,能夠保證你的付出取得最大限度的收穫。

  知識是有限的

  要想做好學習這件事情,首先要對它有正確的認識:一個學期,一門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的、考試考察的知識是有限的。

  學習是簡單的

  學習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需要通過課堂上和課堂下的付出,做到兩點:一是沒有遺漏,即知識點沒有遺漏、習題型別沒有遺漏;二是真正掌握,即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都記住了、做過的題目考試的時候肯定能做對。

  ①筆記紙——輕鬆做到沒有遺漏

  做到知識點和習題型別沒有遺漏,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集中起來,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思路存放,其載體一要滿足內容的不斷補充,二要方便查閱。筆記紙是最合適的工具,構造:普通的活頁紙背面左側邊緣布了一個帶拉手的雙面膠條。通過簡單操作,即可貼上到書縫中,相當於給書加了一頁。筆記紙的使用要掌握以下技巧:

  1、建目錄。

  一本教材大約包含十章左右,每章少則幾頁,多則十幾頁,包含著若干個大標題,而每個大標題又包含若干個小標題,每個小標題又包含著若干個知識點。第一遍通讀的時候,按照章節,把標題和知識點摘錄出來,寫入筆記紙,粘到章節的前面。編這樣一個目錄,所有東西就一目瞭然,不僅能夠找到所有的知識點,更幫助你清楚的認識知識間的關係,保證你在知識的海洋中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2、勤總結。

  把每章的重點、難點、常考題型等,全部按照一定順序記錄到筆記紙上,粘到對應章節中間。在讀書時,要對每個段落進行標記,比如“已經理解,不用再看”、“此題簡單、不用再做”等等,這樣,複習的時候,目標明確,避免鬍子眉毛一把抓,避免了時間的浪費,自然提高了效率。

  3、大盤點。

  建目錄是對每一章的盤點,大盤點則是當學完多章或者整本書的時候,對整本書進行的盤點,以明確各章在整本書中的位置和解決針對多章知識點的綜合應用的題目。此外,還要把各章中相同或相近的內容進行橫向盤點,比如把數學的公式、定理、公理等分別盤點一次,這樣能夠方便理解和記憶,是很有用處的。記錄這些內容的筆記紙,要粘在教材的目錄位置,使方便查閱。

  4、常補充。

  把課堂上老師補充的內容、自己做題時發現的新知識點、新的題型、解題心得等補充到相應章節處,不斷的充實和完善自己的知識庫。

  ……

  通過以上的付出,能夠做到對所學課程的所有知識都有清晰的認識,不僅能夠認識每一個知識點,還能認識到知識點間的關係,能夠綜合運用多個知識點解題,解題的時候,知道此題是什麼型別,考察的是哪個或哪幾個知識點,在教材中的什麼位置,自己是否掌握等等,真正做到沒有遺漏。

  ②自檢本——輕鬆做到真正掌握

  做到真正掌握,保證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都記住了、做過的題目考試的時候肯定能做對,最好的辦法不是多記幾次、多做幾遍,而是在考試之前,先自己考自己,確認自己的學習成果。自檢本是最合適的工具,構造:每本若干組,每組三頁,第一頁為普通紙,第二、三頁為無碳複寫紙。抄寫題目用複寫模式,墊板放在第三頁後,在第一頁書寫後,第二、三頁也會有題目;寫答案、解題思路和答題用非複寫模式,把墊板依次放在第一、二、三頁後,書寫內容互不影響。自檢本的使用要掌握以下技巧:

  1、自檢知識點記憶成果。

  自己動手,把每個知識點都變成考題,逐個檢查自己的掌握情況。舉例說,當你記憶單詞時,複寫模式下,把中文寫在第一頁,然後在非複寫模式下,把英文抄在中文的後面。記憶過程中和過後,對照第二頁,在草稿紙上默寫,完畢後與第一頁的答案對照,並在第二頁上標記,對的打√,錯的打×,不太熟練的打△,下次記憶時,只針對打×和△的,如此反覆,直到全部搞定為止。這樣做的好處,一是避免在已經會的知識上面浪費時間,二是找到不會的知識,重點解決。

  2、錯題、典型考題自檢。

  針對自己在以前考試中做錯的題、典型考題和自己認為掌握的不好的考題,複寫模式下,在第一頁書寫題目,在非複寫模式下,在第一頁寫正確答案,在第二頁寫錯誤答案及原因分析,練習之後,參看第三頁的題目,在草稿紙上解答,完畢後與第一、二頁兩種對、錯答案對照,明確自己的效果,並在第三頁題目下方標記,寫上如“完全會了,不用再答”、“

  X月X日做了一遍,不熟,仍需再做“、”仍然不會、重點學習“等等,如此反覆,直到全部搞定為止。

  ……

  通過以上的付出,能夠明確自己哪些已經掌握了,不用在上面浪費時間和精力了;哪些沒有掌握,需要繼續攻克。這樣,學習才有效率,成績才會逐步提高。

  二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例如時區的運算、土壤的改造、氣候和天氣都和其他學科知識有聯絡,在初中階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識基礎打牢,才能更快的進步。

  ***1***要明確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內容?還是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情況?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資訊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佈。

  ***2***要知道所學習的那個區域在什麼地方?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絡。

  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絡,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3***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產生的原因。比如,為什麼一個地區同另一個地區有差別,為什麼有些地區又很相似??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資訊,鍛鍊我們的才智。

  ***4***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帶來的影響。是有利,還是不利。

  要認識學地理的重要性,才能自覺地對待學習。我們要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不具備中國地理知識是不行的。試想一個地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點不懂,何以動手去搞建設?要知天下大事,不知世界地理,同樣不行。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絡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係,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係,人口的分佈和自然環境有關係。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係,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製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路上獲取有關地理的資訊,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鍊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三

  一、字詞部分***包括成語***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詩文默寫部分,大綱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詩文50篇。

  三、名著閱讀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聞部分,一般是要求給新聞擬標題。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總結的有八種病句型別。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銜接,其實也挺簡單的。

  七、現代文閱讀部分,總結了歷年的中考題,也就十種題型,把這十種題型練熟了,知道怎麼去下手做題,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八、說明文或議論文閱讀,掌握題型很重要。

  九、古文閱讀,課內文***包含在50篇初中生必背古詩文內***、課外文各一篇。

  十、詩歌鑑賞。

  十一、作文。

  一、字詞部分: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我最喜歡用的就是商務印書館的《新華字典》。很多家長很怕孩子查這種小字典不夠,於是就給孩子買了很多大部頭的字典,殊不知最權威的字典就是《新華字典》,攜帶方便,又容易查閱。

  有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又經常讀錯的字詞,舉個例子:電餅鐺,豆豉。很多人都在念:電餅當,豆gu正確的讀音是:cheng,chi。又比如:呱呱墜地,很多人在念:gua正確的讀音是:

  再舉個例子:龜一共有幾種讀音呢?宿一共有幾種讀音呢?

  查字典時間久了,就會發現,其實查字典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情,能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發現。查字典,不要求查一遍就能記住,第一遍也就是有個印象,第二遍、第三遍查的時候才能徹底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