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高中生的生物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興趣是學好高中生物學的前提和保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培養高中生的生物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課堂教學寓教於樂,讓學生樂在其中

  教學是一門藝術。生物教學中的藝術美能引起學生心理、生理上的愉悅反應。“新課引入”是上好每節課的重要環節。開講的藝術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強化記憶,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另外,教學中要合理安排內容,密度適中。一節課內容太多,教師和學生都會緊張得喘不過起來,就無法談愉悅。因此,教學中要有張有弛、抑揚交錯,質疑、激疑、解疑,駕馭自然,使學生欣然接受。在課堂上留有空白,讓學生獨立自由思考。如在課尾質疑,能促使學生思考與討論,往往會收到意外的效果。再加上融趣味性、活動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作業,更是錦上添花。

  教學過程中師生雙邊活動,更是師生情感雙向交流和及時反饋的過程。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係好,施教越得法,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就越濃厚,積極主動性就越高。甚至可以由原來不感興趣到十分熱愛;相反,師生關係不好,老師一進教室,學生情緒馬上低落,在感情上就罩上了一層陰影,學生的大腦神經功能就無法得到應有地發揮,彷徨、苦悶,產生“厭學”。因此,師生關係對立是學生厭惡生物課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使用幽默的教學語言感染吸引學生。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維特洛夫所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許多教師感到概念和理論的教學枯燥、抽象。其實,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結合”,用風趣的語言、材料和與眾不同的思維,就能將繁重沉悶化為輕鬆活躍,將繁雜化為簡潔,將單薄變為豐富。我瞭解到有少數男生常懷著好奇心偷偷地去學抽菸,怎麼去教育學生呢?在介紹細胞癌變時,我一本正經地對同學們說:“抽菸有兩大好處:一是菸草的營養豐富。燃燒的菸草中含有4000餘種物質,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菸可成為醫學專家。實踐出真知嘛!抽菸可親身體會氣管炎和肺氣腫,還可以與癌症交朋友,因為菸草所含物質中,至少已有43種被確認為致癌物了!”這樣,將急切之意化為蘊藉之語。試想,如果只是聲色俱厲地訓斥或和顏悅色地去開導,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嗎?

  三、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

  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只會讓學生厭倦,最終失去聽眾。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1、巧用比喻化疑難。細胞膜的結構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質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蓋、鑲嵌或貫穿於其中。糖類和ATP比喻成家裡的糧食和口袋裡的現金。高溫和低溫對酶的影響比喻成人死了和睡著了。

  2、妙用詩詞添興趣。例如,物質出入細胞膜有兩種方式:自由擴散,可形象地表述為“飛流直下三千尺”,“飛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且不需要載體;主動運輸:可形象地表述為“逆水行舟用力撐”,“逆水”表示從低濃度到高濃度,“行舟”表示需要載體,“用力撐”表示需要能量。再如講到生物的保護色時,引用楊萬里的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口訣諧音助記憶。如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記成“攜一兩本淡色書來”。植物必需的七種微量元素記成“銅棚新爐貼饃饃”***銅硼鋅氯鐵鉬猛***。有絲分裂時期特點記成“間期複製、前期三體、中期排隊、後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體***支***支原體***細***細菌***線***放線菌***藍***藍藻***子。

  4、用科幻法展開聯想的翅膀。如:光反應式ADP+Pi→ATP若能科學利用意義更大。如果我們能製造模擬綠葉的綠色衣服穿在我們身上,通過特殊的導管把綠葉光合作用製造的ATP運到我們的體內,那麼,我們一個月只需要吃幾頓飯就足以維持我們身體生長的需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就讓綠色衣服來盡情製造吧!非洲難民再也不必為糧食太少而發愁,人類從此再也沒有糧食危機了!

  四、列舉數字

  高中生物課本中對不少問題進行了數字說明,但有些問題只用了“高”“大”“多”等形容詞,不夠具體,使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不夠透徹。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儘可能地對一些單位問題用數字進行補充說明,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決許多問題,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使老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也輕鬆,並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高中生如何培養學習興趣

  1、積極期望。積極期望就是從改善學習者自身的心理狀態入手,對自己不喜歡的學科充滿信心,相信該學科是非常有趣的,自己一定會對這門學科產生信心。想像中的“興趣”會推動我們認真學習該學科,從而導致對此學科真正感興趣。一位學生對學習地理毫無興趣,懷著一種焦急的心情等待下課鈴聲,為了培養對地理的興趣,他作了這樣的練習:“我喜歡你,地理!”重複幾遍之後,他覺得地理不像從前那樣枯燥無味了。第二天他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有關地理的書,回家後,收拾一下房間,高高興興地讀了起來,再上地理課時也開始聽老師講解了,後來很喜歡地理,總是急不可待地盼著上地理課。

  2、從可以達到的小目標開始。在學習之初,確定小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不可定得太高,應從努力可達到的目標開始。不斷的進步會提高學習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內將成績提高上去,有的同學往往努力學習一兩週,結果發現成績提高不大,就失去信心,從而厭惡學習。持之以恆地努力,一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是實現大目標的開始。

  3、瞭解學習目的,間接建立興趣。學習目的,是指某學科的學習結果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該學科。當學習該學科沒有太強的吸引力時,對最終目標的瞭解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多半都是要經過長期艱苦努力的,這種艱鉅性往往讓人望而卻步,而學習又是學生的天職,不能不學,所以要認真瞭解每門學科的學習目的。看書上的緒言部分,聽老師介紹學科發展的趨勢,或從國家、社會的發展前景的高度去看待各門學科。例如,記外語單詞和語法規則,常常是枯躁無味的。但記住以後,會給聽、說、讀、寫、譯等技能的培養帶來很大的幫助,而且考試中也會得高分。如果我們對學習的個人意義及社會意義有較深刻的理解,就會認真學習各門功課,從而對各科的學習發生濃厚的興趣。

  4、培養自我成功感,以培養直接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每取得一個小的成功,就進行自我獎賞,達到甚麼目標,就給自己什麼樣的獎勵。有小進步,實現小目標則小獎賞,如讓自己去玩一次自己想玩的東西;有中進步、實現中目標則中獎勵,如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畫或樂器等;有大進步、實現大目標則大獎勵,如週末旅遊等。這樣通過漸次獎勵來鞏固自己的行為,有助於產生自我成功感,不知不覺就會建立起直接興趣。

  5、把原有的其他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以培養新的學習興趣。每個人在少年兒童時期都有自己特別感興趣的事,如愛玩汽車、愛搭積木等。到了高年級後,就應當去發現、瞭解與愛好有關的知識,如怎樣當個好駕駛員?汽車是如何發動的?汽車的構造原理是什麼?我所學的知識中那些和它們有關係?這樣就把對學習的興趣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愛因斯坦中學時只對物理感興趣,不喜歡數學,後來他在向縱深研究物理時發現數學是其基礎,便又產生了對數學的興趣。又如你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而對寫作非常感興趣。這樣你可以通過寫作練習,體會出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對寫作的重要意義,從而增強對語文基礎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6、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確立穩定的興趣。用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一是能鞏固知識,而是能修證知識,三是能帶來自我成功的喜悅情緒。這種喜悅情緒正式建立穩定持久的興趣所必需的。

  7、保持興趣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不斷地提問題。當你為回答或解答一個問題而去讀書時,你的學習就帶有目的性,就有了興趣。準備一些問題是很容易的,僅僅把每節的標題成問題就是了。例如學習阿基米德定律時,你可問:阿基米德定律的內容是什麼?它是怎樣發現的?怎樣證明它的結論是對的?它的公式是什麼?使用它應注意甚麼問題?我能否用其他的辦法推出?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一開始你強迫自己詳細看下去,但是,一旦你真正的往下看,你就會被吸引住。

  8、想像學習成功後的情景,激發學習興趣。當我們滿腔熱情地去做任何一件事前, 一 般 都對它的結果有了預期的想象,而堅持去做這件事情。例如你想像某個電影非常好 看才促使你去看,假如你事先想像這個電影不好看,那麼你一定不去看。廚師想象出自己做出來的佳餚是什麼味道,繼而辛苦勞作;作曲家想象出自己作出的曲子會產生什麼樣的聲音,從而激發出他的創作熱情。你可以想象出考試成績優秀,可以順利進入大學,為家庭為社會作出貢獻,為個人創造好的前程。也可以想象出考試成績優秀,得到老師、家長的讚揚,得到同學們的羨慕等,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想像會幫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