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複習技巧總結

  高考生物複習思路應堅持以高考考試說明和大綱能力的要求為出發點,掌握複習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複習技巧

  一、注重基礎知識的梳理,形成知識網路

  基礎知識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源泉。生物複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加以整理和歸類,使之成為知識鏈和知識網,便於學生理解性記憶和回顧。如,脫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結構和複製——基因表達——基因突變——可遺傳變異來源——進化。這樣幫助學生歸納出一條主線,以利於學生系統地獲得知識,並形成聯絡的觀點,活躍思維。

  二、注重圖表圖解表述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

  在複習時按照專題對圖表圖解進行復習,加強對學生的思維遷移能力的培養。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圖解、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圖解、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和生態系統的物質迴圈圖解等。以下以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為例說明***圖解見課本***,複習時引導學生分析圖解:***1***在食物鏈中能量儲存於有機物,有機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據食物鏈中能量流動特點:低營養級高能量,高營養級低能量,***3***依據圖解寫出本題的合理的食物鏈,***4***依據食物鏈中生物的捕食關係,分析各營養級生物的數量變化關係。其他例子不再贅述。

  高三複習應加強對學生認識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圖表圖解——基礎知識之間的思維轉換模式,促使學生思維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分析圖表、圖解的能力包括: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這種能力的獲得往往會轉化為學生學習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不能忽視學生對圖表、圖解問題的分析能力的培養,但是往往學生對此類題目存在著分析能力較差,從圖、表中獲取有用的資訊能力不足,對題目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等不良的審題習慣,對此教學中可以用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的導向來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審題並形成思維遷移能力。

  三、突出比較法的運用,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選擇運用比較法,把課本中相關的知識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有利於學生將知識系統化,並形成知識結構網路。如,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幫助學生對教材中有聯絡的前後知識加以比較,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因此,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的內容,前後知識的聯絡,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等,指導學生進行比較法的學習。例如,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比較、植物吸水和吸收礦質元素離子的比較、新陳代謝基本型別的比較、育種***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的比較等,這樣易於理解和掌握知識,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

  四、增強實驗設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複習教學中不斷總結近年高考的實驗設計題,認為實驗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複習時加強了對學生實驗設計能力要求的專題研究,要求學生學會根據給出的條件,自己設計實驗合理科學的步驟。如,給一定濃度的KNo3和洋蔥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請設計一個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實驗。要求學生在獲得相應實驗能力基礎上來科學地設計實驗步驟,以求得對實驗原理、步驟、結果嚴密的結論。這樣的專題複習,更具有開放性,給學生的思維留下了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順著題意發揮思維想象,進而得出相應的答案。符合創新思維的要求和學生思維活動、認知水平,更有利學生個性的發展。

  高中生物學習方法

  1、 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課本中各章節內容之間,也具有密切聯絡,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單純的記憶,而是要深入理解,融會貫通。

  2、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學的內容不僅包括大量的科學知識,還包括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學生生物科學研究的過程,並且從中領會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

  3、要重視觀察和實驗,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

  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學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不重視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觀察生命現象,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

  4、要重視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絡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應該注意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STS***之間的相互關係,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並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