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習方法理科技巧介紹

  高三了,相信各位同學都各出奇招,想盡各種辦法去提高自己的成績,特別是理科生,科目要求靈活多變,更需要這些方法。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篇一:語文

  一輪複習是一種過渡,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積累和技巧的重合帶。首先是積累,它逐漸告別同學們在高一、高二時,純粹以興趣為出發點的積累,而轉向了為了提升做題能力而做的積累。一方面是課內積累,縱觀語文全卷,似乎和高一、高二學習的課本毫無關聯,但仔細挖掘,會發現,一般論述類文字中聯絡現實的題目會從教材中尋找素材,古詩文閱讀常以初、高中教材上的作品作為比較閱讀的篇目、文學類文字和實用類文字的最後一題中更是常常出現教材中的經典人物或例項……也就是說,儘管試題是原創的、非課內的,但這並不妨礙命題人從教材中尋找靈感***事實上,在真正命題時,命題人手邊只會有教材和考試大綱兩樣材料,既然命題人的大腦中的獨特創意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做到把握百分之百確認的東西,那便是教材和大綱,這一點對於各科均十分重要***。

  不過在複習時仍舊是要講重點的,筆者認為的優先程度是:古詩文>現代文;高中古詩文>初中古詩文;名家名作>非名家作品。該部分內容筆者建議越早完成越好,至少在一診之前要完成,因為這些都是已經學習過一遍的內容,記憶起來難度並不是很大,不建議花費過多的時間。另一方面是課外積累,這是建立在學有餘力的同學的基礎上的,主要是文言文的拓展和作文素材。就文言文而言,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為宜,如每天抽5分鐘的時間,看一看高考真題中的文言文、《古文觀止》、《史記》等等。應對全國卷當然要以正史傳記為重心,然而時而讀一讀那些風格各異的古代散文,也是一種享受。而對於作文素材的積累,事實證明,常備幾十個廣度、深度兼備的“萬能”素材是很有必要的,“萬能”並非是指同一個故事可以講無數遍,而是,它的側面和內涵足夠豐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講述,從而闡述不同的道理。至於選取什麼樣的題材則可以根據個人擅長和偏好,只需特別注意古今中外兼備***避免審美疲勞***、具有美感***“清流”而非“濁流”***和具有典型性***不要泛泛而談***即可。同樣,正因為一輪複習是專為夯實基礎而立,同學們在這段時期便應該將上述的積累放在語文複習中非常重要的位置。作為理科生,高三後期將花費大量的時間練習數理化生,語文的時間將較之以前緊張,而即便那時有時間,也會不得不用來研究各種答題技巧,不可能再有機會做如此係統和豐富的積累。這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技巧的習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關於各類題型的答題方法,老師和參考書比我論述得更加全面,此處不再贅述。只是需要提醒的是,在本階段切不可貪多求全,對於每個板塊應首先重點掌握高頻題型、容易題型和變化較小的題型,對於那些靈活性高、不是每次必考的題型,可以放到一診後逐一攻克。另外,在練習答題時,切不可和模擬題過多較勁***除非它是公認的符合規範的題目***,絕大部分精力應放在各地的高考真題上。

  篇二:英語

  ***1***立足課本,解決單詞、句法。八本教材中,以前五本為重***掌握+熟練應用***,對於後三本中較難的單詞和短語,可根據個人情況處理,做到掌握即可。記憶時務必動筆、用腦,仍舊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

  ***2***結合課本和其他的閱讀材料,解決語法問題。對於各語法板塊的總結,無論基礎好壞,將其主幹知識梳理一篇,對理清思路很有必要。***亂入一句,某些看起來枯燥而暫時無用的語法條目,在上了大學撰寫學術性論文時還會陰魂不散,讓你默默感謝當年那個偏執的自己***。

  ***3***儘可能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提高抓取重要資訊的能力。這兩點是考試中最為核心的能力,也是前期複習工作中用力的物件。在各地高考題、優秀模擬題或是BBC新聞***如果你真的有時間***中,選取不同型別的文章***實用類、記敘文、論述文***,先速讀再精讀,一次完成四篇及以上***適應考試狀態***,精讀時概括各部分大意,每次練習的速度不斷加快。從文章難度的選擇來說,無論是先難是先易,貫徹始終的原則是,越往後走,文章風格越接近高考真題的風格。

  ***4***練題。或許對一些同學來說,英語真題的訓練量遠遠不夠,因此本階段可以適當多做一些優秀的模擬題***但是後期時必須收回來***。 不難看出,前期的大部分精力應該是放在夯實字詞句的基礎上的,把基礎打牢之後才可以談論技巧和速度。部分基礎較好、進度較快的同學也完全可在此階段就開始大量練題。但無論是誰,***1******2******3***的工作沒有落實,只會得不償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篇三:數學

  數學進入全國卷的舉措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是個利好,因為這意味著題目的整體難度將大幅下降***對比2015和2016***,同時這也宣告了基礎和細節的絕對重要地位。數學的一輪複習可以以較為緊湊的節奏進行,常規思路是先數後形,先單一後綜合***跟著老師走就好,如果你高興可以適當超前***。具體到每一章節,自然是熟練掌握基本定理***到自己能獨立由基本假設推出全部結論為止***加上查漏補缺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筆者建議,堅持定時練習,練習的內容可以就是高考題***往前面多做幾年,還是能做好一會兒的***,凡是一輪複習完的內容都加到自己的練習計劃中去,滾動練習,如此可保證不忘記之前的內容,等這輪複習結束後,應該具備基本完成高考試卷的能力***除去比較壓軸的題目之外***。基礎較好的同學的進度可以適當加快,但是對你們,尤其要警醒那些細小瑣碎的易錯點。高考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在2016年高考數學中絕對具有145以上水平的同學考出130多分的例項比比皆是,而失分的原因多在於忽略了細節。選擇題里正負號弄反,填空題裡把集合開閉寫錯,圓錐曲線中忘掉不存在斜率的情況,求導函式時一不小心算錯了一步……這些看似微小的錯誤和最終得分的對映絕非線性。

  篇四:理綜

  理綜考試大約是將考試的精神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的一種發明了,因此應對它也需要最多的複習技巧和應試技巧。但是佔掉一輪複習的大部分時間的卻依然是——基礎知識的梳理和記憶。三門學科的基礎梳理方法大致相通,即立足教材***一定是立足教材,一定是立足教材,一定是立足教材***,一邊解決以前沒有搞懂的那些問題,一邊構建知識框架。最終應該能夠做到,隨時隨地可以在一張白紙上,依序將教材的主幹知識以邏輯圖的形式呈現出來。若能做到這點,基本上可以保證之後做難度更大的題目時保持思路暢通。同時,做題必不可少。其實做理綜題是最有趣的,因為你到高考前,幾乎永遠有進步的空間***不比數學,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相對容易***。考慮到理綜題庫博大精深,首選是先做高考題***就算你在高考之前做完了,也可以重做,因為最開始做的題已經快忘了***,再做一些經過歷史檢驗的題***再次強調,找題的事,完全可以麻煩老師幫助參謀,這將是事半功倍的***。完成之後特別注重反思,這道題是知識體系不牢固還是分析出了問題?是能力的問題還是由於粗心大意?對於知識和能力的問題,就要再花時間鞏固;對由於粗心所犯的錯誤,則要調整狀態或是給予懲罰性措施***怎樣有效果就怎樣辦,筆者曾經見過犯一次過失性錯誤罰跑400m的同學***。最後,計時練習尤為重要,一輪複習中,一週一次為宜。考慮到2017年考試大綱的新變化,此處就各科分別提一些注意事:

  ***1***物理學科將3-5列入必考科目,而這是大多數同學高一高二沒有接觸過的內容。但筆者認為不必驚慌,既然是首次執行,命題人劍走偏鋒的可能性極低,題目型別將較為常規、難度也不會太大。例如動量板塊的考查,就可能側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應用以及和能量的簡單綜合,直接上一道動量、能量大綜合的複雜力學題目的可能性並不大。總之,要相信老師、相信自己。

  ***2***化學學科中刪去的兩個板塊都是四川考生不學的,因而影響並不是太大。至於兩個選考板塊“物質結構與性質”和“有機化學基礎”,前者靈活性低而對計算能力有一定要求,後者靈活性較高***尤其是同分異構體的計算***,和四川卷相比前者更難而後者稍易,但總體差異並不大。

  ***3***生物學科中對選修板塊的考查作了一些修訂,影響也並不是很大***選做選修一就好了***。從考試的角度來看生物是偏向文科的,全國卷更甚,要求更多的文字敘述。有用的小技巧***除了看教材以外***是閱讀高考真題解答***就像讀語文答案那樣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