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初一地理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七年級部分學生對地理這門課程興致不濃知識結構不完備,知識積累程度低,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七年級地理,一起學習一下哦

  初一地理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週每班二個課時,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係、先進的教育理念、愛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

  二、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路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三、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節課,努力講好每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激發學習興趣。

  5、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6、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7、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8、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做好備課資料收集整理工作,為備課準備充分的素材。

  9、合理使用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課件。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教學課時安排

  第一週:與同學們談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節***一*** 2課時 第二週: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二、三*** 2課時 第三週: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單元檢測 2課時

  第三週:地圖***一、二*** 2課時

  第五週:單元檢測 2課時

  第六週: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2課時 第七週:第二節海陸的變遷 2課時

  第八週:單元檢測 2課時

  第九周: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2課時 第十週: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2課時

  第十一週:複習 2課時

  第十二週:期中反饋測試 2課時

  第十三週:第三章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2課時 第十四周:世界的氣候 單元檢測 2課時

  第十五週: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一節人口與人種 2課時 第十六週: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2課時

  第十七週: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單元檢測 2課時 第十八週:第五章發展與合作 2課時

  第十九周:單元檢測 複習 2課時

  第二十週:複習 鞏固練習 2課時

  第二十一週:複習 鞏固 2課時

  第二十二週:複習 綜合檢測 2課時

  第二十三週:期末考試

  第一學期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11-12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每週兩課時,所用教材是在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湘教版七年級地理教材。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以世界地理為主要內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與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氣候、世界的發展差異四部分內容。共計五章,16節:第一章《讓我們走進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氣候》,第五章《世界的發展差異》。

  《地球的面貌》這章主要包括認識地球、世界的海陸分佈、世界的地形、海陸變遷四部分內容。認識地球,瞭解世界的海陸分佈,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陸變遷,瞭解全球海陸分佈發展演化的基本規律,是學習地理的基礎。

  《世界的居民》屬於人文地理的內容,從巨集觀的角度闡述世界的人口、人種、語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世界的氣候》這章包括天氣和氣候、氣溫和降水、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氣候型別四部分內容。從本章知識在整個教材體系中的地位來看,是後面學習區域地理及中國地裡的基礎之一。

  在前面各章瞭解自然地理,人文狀況的基礎上,《世界的發展差異》這章引入世界的發展差異,國際合作,國際組織等政治經濟概念,為學生以後學習各大洲、認識國家和地區的人文地理概況起到基礎性作用。

  二、學生學情分析

  今年教的5個班,每班60餘人,共計330多人。任四個教學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量是很大的。剛剛升入七年級的初中學生,在小學社會課中,接觸了一些地理知識,但比較零碎。地理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初一年的學生還是第一次接觸,是一個陌生的學科,很多學生不知道應該如何學習地理,地理學科所需各種加到7各科目,學習壓力加大,小學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都要有所改變,而我校很多學生的小學時期的學習習慣都比較不好。所以,初一上學期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目標,掌握最基礎的地理知識。比較系統地學習地理知識,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由於地理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學生有新鮮感,教師要抓住這一點,上好第一節課,注重培養興趣,打一個良好開端。

  三、教材重難點分析及措施

  本冊書重點需要掌握的內容有:地圖的判讀方法;認識地球的面貌及海陸分佈;世界的地形;世界的氣候。

  難點:認識地球***地球空間概念的構建,如經緯網的判讀***,地形圖讀圖能力培養,世界氣候。

  應對策略: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2、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有效性。

  3、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

  4、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5、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6、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7、每次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8、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並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

  四、幫困扶優措施

  考慮到我們年級的實際情況,學生普遍學習能力較弱,地理課堂將會很少涉及拔高性太強的內容,以基礎學習為主要目標。努力將課程講解的淺顯易懂,照顧多數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此外,在作業佈置上,挑選地理填充圖冊中較為簡單的內容要求必須完成,對於程度較好的學生則要求全部完成。

  五、本學期預期目標

  1.認識地球形狀及大小,會使用地球儀,瞭解經緯線和經緯度,能使用經緯線判別方向,能使用經緯度確定位置。

  2.認識地球自轉和公轉及其地理現象和意義,知道五帶的劃分及各帶特徵。

  3.學會使用地圖,能讀懂等高線地形圖,能繪地形剖面圖。

  4.牢記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和位置,認識海陸變遷,瞭解板塊學說。

  5.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瞭解影響氣溫和降水的因素,瞭解全球主要氣候及其分佈。

  6.知道世界三大人種及其分佈,瞭解世界三大宗教。

  7.認識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及劃分,瞭解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

  六、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的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充分備課,吃透課標和教材,力求每節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排除疑點。

  2.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做好轉化後進生工作。

  3.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學法指導,和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4.做到地理教學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引用最新資料,密切與時代的聯絡。

  5.指導學生開展地理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

  七、教學進度

  第1-2周 第一章

  第2-4周 第二章***第一節和第二節***

  第3-6周 第三章***第三節和第四節***

  第4-8周 第三章***第一節和第二節***

  第9-10周 ***複習及期中考試***

  第11-12周 第三章***第二節、第三節和第四節***

  第13-xx 周 第四章

  第xx-16周 第五章

  第17-18周 複習

  第19-20周 複習及期末考試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閱讀

  一、指導思想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標,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力度,按新的課改模式上課,努力做到高效,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地理教學成績,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路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分析本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1~8班地理教學任務,每週2個課時。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指導下編寫的人教版七年級地理新教材。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學校良好的人際關係,先進的教育理念,愛學的氛圍為教育教學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環境,我校堅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理念給了地理學科應有的地位。大多數學生剛升入中學,有較強的進取心,且對與現實生活聯絡緊密的地理知識有濃厚的興趣,這是今後學習中的一大優勢但由於學生年齡小,學習又存在不穩定的特點,有可能導致班級紀律渙散,而影響整體學習成績,這些都是應該考慮和採取措施加以解決的。

  三、本冊教材分析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五章,14節: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八章《天氣與氣候》,第九章《居民與聚落》,第十章《發展與合作》。向學生講述了最基礎的地理知識,通趙亮亮

  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不同自然環境,感受日新月異的地理環境變化,瞭解大自然的奧妙。

  四、本學期總體教學目的要求

  1、讓學生獲得最基礎的地理知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能力和讀圖能力。

  2、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懂得人地對立同一關係,使人類發展與環境相協調。

  3、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4、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5、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五、完成本期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導學案。

  2、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3、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處,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4、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地理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5、積極參加計算機培訓並不斷自學,提高課件的製作水平,爭創優秀課件。

  6、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教學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7、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8、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做到全批全改。

  9、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10、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11、申請購置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軟體。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六、七年級地理上冊教學計劃進度表

  第一週:與同學們談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一節***一***2課時

  第二週: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二、三***2課時

  第三週:第二節地球的運動單元檢測2課時

  第三週:地圖***一、二***2課時

  第五週:單元檢測2課時

  第六週: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第一節大洲和大洋2課時

  第七週:第二節海陸的變遷2課時

  第八週:單元檢測2課時

  第九周: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2課時

  第十週: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佈2課時

  第十一週:複習2課時

  第十二週:期中反饋測試2課時

  第十三週:第三章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佈2課時

  第十四周:世界的氣候單元檢測2課時

  第十五週:第四章居民與聚落第一節人口與人種2課時

  第十六週: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2課時

  第十七週: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單元檢測2課時

  第十八週:第五章發展與合作2課時

  第十九周:單元檢測複習2課時

  第二十週:複習鞏固練習2課時

  第二十一週:複習鞏固2課時

  第二十二週:複習綜合檢測2課時

  第二十三週:期末考試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