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級上覆習提綱

  地理七年級上冊處於記憶為主的階段,複習提綱能幫助更好的記憶。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相信能為你帶來更多啟發。

  :第一章

  1.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地球平均半徑6371千米。

  2.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赤道周長40000千米。

  3.經線又稱子午線,是連線地球南北兩極並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緯線是與地軸 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它們都有無數條。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4.0度經線又稱本初子午線,經過了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5.東經180與西經180合二為一,就叫180度經線。

  6.0度緯線是赤道,北緯90度是北極點,南緯90度是南極點,它們是兩個地點。

  7.地球繞軸轉是自轉,週期是一天;繞日轉是公轉,週期是一年,方向都是自西向東。

  8.因為地球自轉是自西向東的,在地球上日月星辰都是東昇西落的

  9.地球自轉導致兩個後果:一是晝夜交替,二是地球上經度不同的地方時間不同。

  10.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角度不變導致兩個後果:形成了四季和五帶。.地球上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11.地圖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

  12.1:1000000的意思是:圖上一釐米代表實地一百萬釐米。千米化釐米加五個零。

  13.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

  14.地面某個地點高於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是海拔。高出另外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是相對高度。

  15.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線重合是懸崖。等高線閉合處為山頭或盆地。

  16.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陸地。無論怎樣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麵積大於陸地面積。

  17.亞歐兩洲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為界。

  18.亞非兩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

  19.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類的活動

  20.大陸漂移學說認為:兩億年前地球只有一塊聯合古陸,後來緩慢地漂移分離,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第二章

  ⒈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陸地面積僅佔29%。概括地說,地球上是七分水三分地,海陸分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佈在南半球,而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

  2.無論我們怎樣將地球平分為兩個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麵積大於陸地面積

  3.海是海洋的邊緣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4.四大洋麵積從大到小是:太平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水溫最高、水體最深***;大西洋***形狀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積最小、跨經度最廣、緯度最高***

  5.全球陸地被海洋包圍,並分割成大大小小許多塊,其中面積廣大的叫大陸***共六塊大陸:亞歐大陸、南美洲大陸、北美洲大陸、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極洲大陸***,面積較小的是島嶼。大陸與它周圍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洲,半島則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世界上最大的大陸是亞歐大陸,最小的大陸是澳大利亞大陸,最大的島嶼是北美洲的格陵蘭島,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

  6.全球陸地共分為七個大洲:亞4400、非3000、北美2400、南美1800、南極1400、歐1000、大洋900***面積由大到小排列***面積最大的是亞洲,面積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極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歐洲;主要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全部位於東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於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於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亞洲、歐洲、非洲,全部位於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歐洲,全部位於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極洲;被三大洲包圍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圍的大洲是南極洲;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洲都是南極洲;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7.大洲的分界:亞歐的分界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亞非的分界是:蘇伊士運河;南、北美的分界是:巴拿馬運河;亞、北美的分界是:白令海峽;北美、歐的分界是:丹麥海峽;南美、南極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峽;歐、非的分界是:直布羅陀海峽。

  8.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例如填海造陸等,***海陸變遷的例項舉證:喜馬拉雅山中方向海洋生物化石;我國東部海底的古河道遺蹟;荷蘭的圍海大堤***

  9.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其觀點是:兩億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連線的一塊大陸,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後來,原始大陸才分裂成幾塊大陸,緩慢的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佈狀況

  10.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a地表岩層並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 b各大板塊處於不斷的運動中。 c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注:每個板塊都是由陸地和海洋共同組成,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由海洋組成***

  :第三章

  1.天氣與氣候的對比

 

天氣

氣候

概念

一地短時間的風雨、陰晴、冷熱等大氣狀況

一地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特點

短時間經常變化,同時不同地天氣差異可能大

長時間.變化不大

描述內容

陰晴、降水概率、風向、風力大小、氣溫

氣溫、降水、氣壓、風

  ***注:氣溫是大氣冷熱的程度。風向是風的來向,有“北、南、西、東”四個基本方向。風向為“北”,說明風來自北方。風力是風的強弱,共分13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強。***

  詞語判斷:夜裡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天氣***

  岳陽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長冬無夏***氣候***;暴風驟雨,飛砂走石,風和日麗、陰雨綿綿***天氣***;四季無寒暑,一雨便成秋***天氣***;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氣候***

  五原春色歸來遲,二月垂柳來掛絲***氣候***

  2.在衛星雲圖上:綠色表示陸地;藍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雲區,雲的顏色越白表示雲層越厚,雲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3.熟悉城市天氣預報圖中常用的天氣符號, 有時一個城市名稱旁邊會出現兩個天氣符號,表示天氣將從某種天氣狀況轉變成另一種天氣狀況

  4.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汙染物的數量有關,可以用汙染指數來表示。清新的空氣,汙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汙濁的空氣,汙染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空氣質量級別和汙染指數、空氣質量狀況的對應關係,空氣質量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受人類活動影響

  5.氣溫的測量是用放在百葉箱裡的溫度計測得的。溫度計放置的高度,離地面1.5米。單位:℃***攝氏度***。日平均氣溫一般取8時、14時、20時、2時四個時刻的氣溫均值

  6.氣溫的變化:

  ⑴氣溫日變化指:以一天為週期的氣溫變化。氣溫的日較差=***該天***最高氣溫-***該天***最低氣溫。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後2點,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南北半球一樣***

  ⑵年變化指:以一年為週期的氣溫變化。

  氣溫年較差=最高月平均氣溫-最低月平均氣溫

  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北半球相反:一年中南半球氣溫,大陸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7.氣溫分佈規律:
        ⑴世界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不同緯度***
        ⑵同緯度相比,夏季陸地氣溫高於海洋,冬季相反***同緯不同海陸***
        ⑶同緯度相比,海拔越高氣溫越低。-0.6攝氏度/100米***同緯同陸***
        ⑷世界最低氣溫分佈在南極地區,最高氣溫在西亞巴士拉

  8.將氣溫相等的各點連線成線即等溫線。在同一條等溫線上的各點氣溫相等

  9.等溫線呈封閉形狀,如果中心氣溫低,表示這裡是低溫中心,反過來就是高溫中心

  10.等溫線判斷:

  ⑴等溫線密,溫差大;等溫線稀,溫差小

  ⑵等溫線與緯線平行,說明氣溫主要受緯度影響

  ⑶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說明氣溫受海陸影響顯著

  ⑷等溫線呈封閉曲線,氣溫內高外低為盆地,低地;反之為高原、山地

  ⑸等溫線向北數值增大為南半球,向南增為北半球

  ⑹等溫線向高緯凸起說明該地氣溫比同緯高;向低緯凸起氣溫比同緯低***若為夏季,等溫線向高緯凸起處為陸地,向低緯凸起處為海洋;若為冬季,等溫線向低緯凸起處為陸地,向高緯凸起處緯海洋***

  相關文章推薦:

.1.地理七年級上冊複習提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