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個學生自學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現,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方法

  一、預習可分為:學期預習、周前預習和日前預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期預習和周前預習更適合於小學高段學生和中學生,日前預習較適合於小學各年級學生,因此我們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日前預習習慣。

  二、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要從一年級的入學新生開始,綜合小學各門學科,不難發現學生對語文學科的預習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們將學生語文學科的預習作為小學生預習習慣培養的切入點,語文教師應更加關注此項工作。我們對各年級學生語文學科的預習作以下具體要求:

  1、對一、二年級的預習要求:①用橫線或圓圈勾畫文章的生字、詞語;②在書上為生字注音,擴詞***2—4個***;③標出自然段的序號,通讀課文三遍以上;④家長督促檢查並簽字,第二天教師檢查。

  2、對三、四年級的預習要求除了以上四點外再加上兩點:①通過查閱工具書,理解部分生詞意思,積累好詞佳句。②把你讀懂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3、對五、六年級的預習要求除了以上幾點外,還有:①思考課後問題,做適當批註,知道課文主要講什麼;②能結合課文收集、查詢相關資料。

  三、對數學學科的預習要求:

  1、低段:採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自覺、主動預習的願望,提示學生準備好第二天學習要用的學具。

  2、中段:通過看例題,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嘗試做試一試。

  3、高段:自學例題後,嘗試做一做課後練習。

  四、對英語學科的預習要求:

  1、中、低年級:利用好與教材配套的學生用磁帶,先聽磁帶中的範讀,然後跟著錄音磁帶試讀課文,把自己沒聽清楚的地方用筆勾畫出來。

  2、高年級:瀏覽課文和單詞,對照單詞的中文意思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勾出不能理解的地方;聽錄音跟讀數遍。

  五、以上要求可供各科教師參考,各班要結合實際,選擇確定適合學生的預習方法,***可適當提高或降低要求***佈置學生積極預習,儘量做到讓學生易操作,教師好檢查,讓學生通過預習取得實效。

  六、學校教導處將不定期對中心校各班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檢查方式主要是:檢視學生的課本、預習作業本,詢問學生教師是如何提預習要求的,自己平時又是怎樣堅持的等等,每次檢查後做好相關記錄,期末總結。

  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方案

  一、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

  小學階段正處於學生學習的啟蒙時期,既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重要的時期,又是學習習慣走向穩定的最佳時期。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採取有效措施,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和培養尤為重要。

  1.良好學習習慣關係到學生的終身發展。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一種規範,更是學生肯定和發展自己的一種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持之以恆、強化訓練的結果,是養成良好的學習性格的基礎,它能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提供保證,使學生終生受益。

  2.良好學習習慣是學生身心健康的需求。小學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身體發育成長較快的時期。學生學習姿勢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因此,必須重視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採取有效措施,儘量避免近視、斜視、彎腰、駝背等現象的發生。

  3.良好學習習慣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課程倡導新的學習方式,這意味著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僅包括一般的寫字習慣、閱讀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等,還有它更多的內涵,如課堂發問、多向思維、獨立思考、大膽發言等習慣,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在一定時期形成並要長時期保留進而發展的良好習慣。

  4.良好學習習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學習習慣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尤其是在認真思考、及時訂正、堅持預習等方面影響更大。年級越高,影響力越大。因此,學習習慣是學生學習成績優良的根本保證。

  二、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內容

  ***一***課前

  1.認真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低年級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預習;中年級要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主動預習;高年級要學會制定目標,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要了解教材內容與前面已學知識的聯絡,瞭解知識重點和難點,對重點問題和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用筆畫出或記入預習筆記。

  2.課前準備的習慣。上課二分鐘前,應要求學生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課本、練習本、筆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安靜坐好,小憩收心,準備上課。

  ***二***課中

  1.良好的“三姿”習慣

  1、學生“三姿” 要求——寫姿、坐姿、站姿

  寫姿要求:做到“一尺一寸一拳頭”:讀書眼睛離書本一尺左右;寫字時上身坐正,左右兩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1寸左右處,胸口離桌沿一拳左右。

  坐姿要求:上身與站立姿勢基本相同,頭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下身臀部坐在椅子上,兩腿上半部自然平放,從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自然垂直。兩腳自然平放在地上。

  站姿標準:頭正、頸直、挺胸、收腹、立腰。

  2、規範書寫

  各科教師必須要求學生用規範的楷體做筆記或寫作業,學部或學校在檢查學生作業時按此標準執行,並與教師的考核掛鉤。同時各學部每天安排10分鐘練字時間,由班主任檢查、督促,學部考核、學校抽查落實情況。具體要求如下:

  ***1***寫規範——整潔、美觀、無塗改;

  ***2***寫正確——準確、字型清晰;

  ***3***寫快——講究速度、效果;

  ***4***寫好——姿勢端正、書寫漂亮、形成風格。

  2.課堂常規學習習慣

  ***1***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講的習慣。根據學生注意力不持續,易轉移等特點,教師要把握好上課的節奏,有張有弛,使學生的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之中,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可做。教師對學生課堂紀律、怎樣回答問題、怎樣站立等都要提出明確要求,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展示出學生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2***規範答題的習慣。口頭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表達清楚;在學生課堂板演以及平時的作業和練習中,教師要規範要求,不放鬆任何細節,加強講評,及時糾正。學生要認真審題、思考,語言表達力求規範、嚴密,運算要仔細。

  ***3***認真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從小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堅持正確的寫字姿勢,書寫要認真仔細,規範整潔,字跡要清楚、工整,文字和符號要規範,格式要美觀。

  ***4***聽課記筆記的習慣。高年級學生要學習做課堂筆記,筆記的內容主要記錄重難點、知識要點、老師補充課本以外的知識點、一些典型例題的分析過程、解題思路和解題注意點,並把自己在課堂上沒聽懂、沒理解的內容用著重號標明,以便課後有重點地複習。

  ***5***查閱工具書和資料的習慣。教師要指導學生勤於使用各種工具書,根據需要蒐集有關的資料,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6***有條理、快節奏的習慣。小學生普遍存在著做事無緊迫感、拖拖拉拉、動作緩慢的現象。課堂上要求學生做到提高效率,加強學習的計劃性,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3.課堂思維習慣

  在學生逐步養成了良好的常規習慣之後,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教師應將培養重心調整到培養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問、多向思維、獨立思考、大膽發言、勇於批判、相互合作等品質習慣上來。

  ***1***積極動腦、大膽發言的習慣。要從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特點出發,根據新授知識的要求,精心設計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信心,提高他們進一步探索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學生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2***與人合作的習慣。課堂上,必須喚起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使其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將個人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3***敢於提出問題的習慣。能提出問題是主動學習的表現,是創新的開始。新課程的教學尤其重視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教學過程中要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主動質疑的學習習慣,讓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

  ***三***課後

  1.認真“做作業”的習慣。

  ***1***按時認真完成作業。要求學生當天的作業當天完成,書寫工整規範,並請家長配合檢查督促。

  ***2***作業獨立完成。做作業時不能抄襲他人作業,或一邊做作業,一邊做其他事情,要求作業認真,獨立完成後再做其他事情。

  ***3***要有“鑽研精神”。碰到難題時,不能退縮,要積極動腦思考,在確實做不出來時,再請教他人或者家長。

  ***4***做作業時,應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

  2.自查、自改的習慣。自查是一種學習效果的反饋,自改則是一種學習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時檢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穫,問題何在,以便及時訂正錯誤。要讓學生不論是考試還是做作業、做練習,都要“回頭看”,養成認真檢查、及時訂正的好習慣。

  3.及時複習的習慣。要讓學生學會每天晚上把當天的功課進行回顧,週六、週日把本週學習內容進行小結,一段時間集中搞一下複習等。要善於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前後聯絡,構建知識框架,形成知識網路。

  4.課外閱讀的習慣。學校應該認真落實好“經典誦讀”活動,並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和閱讀評價,使學生從小喜歡讀書,多讀書、讀好書,養成讀書的習慣。在讀書的過程中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進一步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批註、寫讀書筆記等良好的閱讀習慣。

  5.愛惜和及時整理學習用品的習慣。學習用品用完後,要及時整理,擺放到原來的位置。學習用品應該分類擺放,以便於查詢。要愛惜學習用品,不毀壞、浪費學習用品,不喜新厭舊。

  三、實施要求

  1.循序漸進,逐步發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在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標準“三姿”,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階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習慣,勇於創新習慣等。對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情況,教師要定期進行評價或組織學生自我評價。

  2.嚴格要求,密切配合。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覆的實踐,要以訓練為主,然後配合言教法、身教法、名人故事啟迪法等其他多種方法。小學生自制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形成,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直到鞏固為止。不能只講要求,要加強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之中。

  3.樹立榜樣,啟發自覺。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比學趕幫氛圍。同時教師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

  4.協調發展,整體提高。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結合起來,要協調發展,互相促進,整體提高。

  5.全員參與,齊抓共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僅是班主任老師一個人的事,所有的任課老師、家長、同學都有責任。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密切配合,要同心協力,齊抓共管。各種教育力量要協調一致,不同的階段要前後一致,絕對不能左右矛盾、前後矛盾。在學校內班級的要求和學校的要求必須一致,在班級內班主任的要求和任課教師的要求必須一致,低年級和高年級的要求必須一致,家庭的要求要與學校的要求相一致。

  四、主要措施

  1.把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工作納入教學常規管理,成立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檢查組織。

  2.根據學校的實施方案,結合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內容,制定本班級實施方案,。

  3.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考核、監督。每學期評選學習習慣標兵,進行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