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重陽節敬老活動策劃書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尊重自己的老人,還要尊重社會上所有的老人;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範文1

  活動目標:

  1,讓兒童瞭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鼓勵兒童自己動手,做禮物送給老人,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兒童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活動準備:

  1,佈置活動場地,營造尊敬老人的濃烈氛圍。

  2,錄音機,投影儀,錄影機等音響裝置。

  3,學生準備自備的各種材料,用於製作風箏及給老人的禮物。

  4,活動時間一天。

  想要了解更多重陽節祝福語請瀏覽節日作文專欄。

  活動過程:

  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及意義:同學們,你們知道重陽節嗎?重陽節在哪一天?重陽節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登高辟邪,祈福免禍***。你知道重陽節有什麼新的意義***尊敬老人***,在重陽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利用這次活動,來體驗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增長我們的見識,加深我們對自己親人特別是老人們的感情。這是很有意義的。

  播放投影儀***活動課件***: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戴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戴,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戴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戴的。

  現在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20XX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鍊身體,培養人們迴歸。

  範文2

  一、活動目的

  20XX年10月21日***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又一傳統節日——重陽節。20XX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當前社會各界都在提倡敬老愛老的新風尚。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尊老敬老的道德意識就顯得更必要,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九九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東林大隊部組織“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活動,為託老所的老爺爺、老奶奶帶上我們的關愛和節日的慰問,同時其他學生在家為爺爺、奶奶等長輩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二、活動人員:全體學生***少代會大隊委員候選人蔘與市民中心託老所活動***

  三、活動時間:10/16-10/21

  另:10月19日下午13:40

  四、活動地點:各自家裡及世博家園市民活動中心

  五、活動內容:

  1.週一升旗儀式上,大隊部發出敬老活動的倡議書

  2.學生在一週內為爺爺、奶奶等長輩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並以週記形式記錄下來。

  3.10月19日少代會大隊委員候選人蔘與市民活動中心託老所活動。

  節目安排:

  ***1***詩歌朗誦《留住童年》

  ***2***相聲《吹牛》

  ***3***舞蹈《恰恰恰》

  ***4***英語詩歌朗誦《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

  ***5***古箏獨奏《漁舟晚唱》

  ***6***書法表演《梅花》

  ***7***學生和老人互動,陪老人聊天,共享重陽糕。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祝願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