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機械設計基礎期末總結

  學習機械設計基礎主要研究機械中機構的結構和運動,以及機器的結構、受力、質量和運動,想要學習好機械知識,同學們需要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篇一

  本學期我們學習了機械原理這一門課程。主要研究機械中機構的結構和運動,以及機器的結構、受力、質量和運動的學科。這一學科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機構學和機械動力學。

  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和一個學期的學習經驗,《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挺有意思的,它大部分是理論的東西,而且各個章節互相聯絡,平面、空間機構的講解及自由度分析、各種連桿機構基本工作原理,主要靠自己理解及記憶。

  在期末,老師採取了讓學生上臺講課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每個學生都分配有自己的講課內容,或是理論概念,或是習題解析。 我們組的任務是講解:擺動導杆機構。

  講解要求:講解設計作圖步驟***課件中***。

  我們已知:機架長度AC,K,設計此機構由於θ與導杆擺角ψ相等,在設計此機構時,僅需要確定曲柄 AB。

  步驟:

  ①根據計算θ,θ=180°***K-1***/***K+1***;

  ②任選C作∠mCn=ψ=θ,作角分線;

  ③取A點,取機架AC。

  ④過A點作極限位置Cm的垂線AB,即是曲柄AB。

  在該章的學習中,大多采用圖解法,運用所學基本理論中的基本關係式,清晰地以線圖的形式表現在圖紙上,具有直觀, 定性簡單,容易理解,檢查正確性方便的特點。

  該上課方式的優點:

  一、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培養學生學習信心和興趣。

  隨著近年來高校不斷擴招,多數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強壓下喪失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引入該課程的時候,老師給學生耐心解答所有問題,關心愛護每位學生。激發他們對機械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學習熱情。通過不同的授課方式和淵博的知識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程不再枯燥無味。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操作能力

  現在所有職業類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更應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光掌握方法,最重要的是操作。

  三、課程內容調整,重視人性化教學。

  四、引入現代教學方法,使用現代各種軟體,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懂書本上的東西,還學會了生活中經常利用的軟體知識。

  在聽其他同學講課和提問的過程中,我也對所學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導,我在學習中體會到以下幾個方面: 1課前要做好預習,提高抽象思維能力。

  2抓住重點掌握基本概念。

  3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4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

  5學會自學。

  6重視實驗課程的學習。

  在這次親自上臺講課的實踐中,我體會到了老師在課堂上面對全班同學教學的感受,這是平時在座位上所體驗不到的。我覺得老師的這種方法很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平時聽課不能有絲毫的懈怠,要努力學習,真正掌握書本知識才能像老師一樣在臺上坐到條條有理,從容不迫。所以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要更有責任感,認真聽課,努力學習,不斷思考,並且耐心細緻地對同學負責,再學習中養成高度負責,認真對待的良好習慣。藉此我也謝謝老師給我們的這次機會,我在這個過程中受益匪淺。

  篇二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我終於將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做完了。在這次作業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一遍又一遍的計算,一次又一次的設計方案修改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剛開始在機構設計時,由於對Matlab軟體的基本操作和程式設計掌握得還可以,不到半天就將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式除錯好了。可是我從不同的機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令我非常苦惱。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我找到了問題所在之處,將之解決了。同時我還對四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在傳動系統的設計時,面對功率大,傳動比也大的情況,我一時不知道到底該採用何種減速裝置。最初我選用帶傳動和蝸桿齒輪減速器,經過計算,發現蝸輪尺寸過大,所以只能從頭再來。這次我吸取了盲目計算的教訓,在動筆之前,先徵求了錢老師的意見,然後決定採用帶傳動和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終設計方案。至於畫裝配圖和零件圖,由於前期計算比較充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一週,在此期間,我還得到了許多同學和老師的幫助。

  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整個作業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後的文件。一來自己沒有電腦,用起來很不方便;最可惡的是在此期間,一種電腦病毒”Word殺手”四處氾濫,將我辛辛苦苦打了幾天的文件全部毀了。那麼多的公式,那麼多文字就這樣在片刻消失了,當時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儘管這次作業的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穫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掌握了四連桿執行機構和帶傳動以及齒輪,蝸桿傳動機構的設計步驟與方法;也不僅僅對製圖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這些僅僅是工具軟體,熟練掌握也是必需的。對我來說,收穫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像我們這些學生最最缺少的是經驗,沒有感性的認識,空有理論知識,有些東西很可能與實際脫節。

  總體來說,我覺得做這種型別的作業對我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它需要我們將學過的相關知識都系統地聯絡起來,從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進。有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眾人智慧,我相信我們的作品會更完美!

  篇三

  從三月到6月,從春初到夏末;從學期開始到學期結束,從第一週15周;從平面機構的自由度到各種軸承的概念,從凸輪到蝸桿;在這段平淡無奇又且行且珍惜的歲月裡,我懷著欣喜又失落的心情,結束了我的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也結束了我的大二生活。在這段短暫的大二下的學期中,我學習的課程並不多,包括體育在內也就10門,英語免修了,還有5門是選修課程,也這是說我的專業課程只有3門,但不侷限與這個學期,就拿在整個大一,大二中的所以學習的所有課程中來說,這門課程卻成為了讓我最印象深刻的課程之一,不單單是因為有一個漂亮,愛打扮的老師,更因為這比較不一樣的上課方式,也就是通過上討論課的方式教學,通過每個人的參與和自己學習,然後再課堂上去象老師一樣講解,分析,然後再和大家一起討論,研究,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但是由於自己的不能待在電腦面前的強迫症,這個環節我沒有參與太多,也沒有好好準備,很是遺憾。但這種新疑又活躍的教學方式無疑是教學方式上的一大突破,也讓我們學習知識有了一個更加深刻有效的途徑。

  老實說我不是一個太愛學習的人,至少在我的專業知識方面,我不是一個愛學習的人,從補報被錄取到這個專業開始,我甚至都因為不是自己的選擇而一直反感這些東西。完全沒有心思靜下心來學習,但當生存是規則不是我的選擇,我也就只能含著眼淚,飄飄蕩蕩跌跌撞撞的象前走著了。但通過這些課程,通過對專業知識的深入學習,瞭解後,我發現這個方向同樣有著很深的學問,同樣有著很多方向值得自己去學習。機械這門學同樣在生活中扮演著重大的作用,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學習這方面的人也同樣能通過這些知識實現自身的價值。並不是我以前一直想象中的髒、累、苦,沒前途這樣的膚淺方面而因此糾結不已。就好像我們三一重工的湖南婁底大哥,樑穩根,就是我們的偶像呢。相對與在這門課程上有什麼太大收穫,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這段歷程讓我對生活,對方向,對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吧。在這大部分人以應付考試為目的的大學裡,我個人覺得有所覺悟是很珍貴的吧,有所覺悟才明白自己該走的路,才能有著持續不斷的動力,就象搓一條麻繩一樣,一個環一個環節的搓好,這段路也就自然而然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