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指導孩子學習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大膽性格,這樣才能對孩子的學習有益。那麼,?

  一、課堂上儘量集中注意力

  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成績差的孩子往往都是喜歡調皮搗蛋的。課堂上他們往往坐不住,不能保持注意力集中。

  其實讓學生保證一節課百分百集中不走神是不可能的,正因為如此,老師通常講到重點的時候都會特別提醒學生注意,這個時候就千萬不能走神。因為這裡一旦沒聽到或者沒聽懂,勢必不能掌握這個知識點,作業和考試時遇到當然不會做。

  有的家長說孩子經常回家說上課就像“坐飛機”,雲裡霧裡聽不懂。這時候家長需要意識到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要想辦法幫助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比如買拼圖的孩子拼,讓孩子看偵探小說等等這些辦法都能提高孩子注意力。

  二、課前認真預習

  現實生活中老師一直在強調孩子要進行課前預習,可是真正去這麼做的孩子並沒有多少。很多學生,不到考試不看書,不預習,上課就是聽天書。還有一些學生只是粗略的瀏覽一遍就算預習,他們寧願多花點時間思考作業也不想把時間耗費在課前預習上。

  正是這樣的心態,讓許多孩子錯失了提升成績的機會。課前認真進行預習,能幫助學生在更好的接收新知識。預習相當於自己灌輸了一遍知識,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可以標記下來,課堂上著重去聽。再加上課堂上老師再灌輸一遍,印象肯定更加深刻。

  很多學生說每個科目都要求預習,哪有那麼多時間。其實預習每科只用花10分鐘左右的時間,學生可以課前課後的時間預習。建議最好是在早上預習,因為“一日之計在於晨”,那個時候我們的大腦處在一個興奮活躍的狀態。再說,並不是每一門科目每天都要預習,時間擠擠總是會有的。

  三、課後複習

  課後不要急於做作業,一定要先對每一節課所學內容進行認真的複習,歸納知識要點,找出知識之間的聯絡,明確新舊知識的關係,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遇到不懂的可以問成績好的同學或者老師,自己查漏補缺,補上沒有學好的內容。這個時候一定要膽大,該問的就要問,一定不能不懂裝懂。

  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特別注意培養孩子積極主動、大膽性格,這樣才能對孩子的學習有益。

  很多家長會說這3個習慣很普通呀,是的,但是這3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想取得好成績必須要做到的。家長們可以檢查一下你們的孩子到底有沒有養成這3個良好的習慣,如果有,孩子的成績一定不會差,如果沒有,讓孩子堅持66天,養成這3個習慣,你的孩子就能跟差生說拜拜,再掌握一些高效的學習方法,你的孩子一定能獲得優秀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