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

  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尊重孩子的發展,不能要求太高,那麼家長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培養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的策略,僅供參考。

  

  培養孩子在學習中勤于思考、敢於攻關破難的習慣

  有的孩子缺乏毅力,自覺控制能力較差,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就遇難而退,或轉向教師或父母尋求答案。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或家長不要代孩子 解答難題,而是要用堅定的神色鼓勵孩子動腦筋,用熱情的語言激勵孩子敢攻克困難。此時,教師或家長任何一種親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熱情而富有鼓勵的話,都 可以使孩子產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還可以跟孩子講一些中外名人克服困難的故事,使他懂得一個人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是很重要的。就是說,在輔導孩子 學習時,不能只對一題一文進行輔導,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學會用腦,幫助孩子克服內部或外部的困難和障礙,使孩子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毅力。 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對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也有重要意義。有濃郁學習興趣的兒童能自覺學習,由學習興趣產生克服困難的決心的動力。要使學生明白,一個人在前 進的路上會碰到許多困難和挫折,失敗是成功之母,有志氣的人不會被困難嚇倒,應以堅強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戰勝困難。

  培養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力戒拖延和磨蹭

  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是有嚴格時間規定的,在家裡也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例如,放學後應先寫作業後玩,或者在晚飯後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課。有關調查表 明,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準備功課,這樣做主要是使學生形成一種時間定向,一到什麼時候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的願望和情緒。這種時間 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開始投入學習的準備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夠很快地專心學習。同時訓練學生的專注能力,集中精力學習,而不是學習時摸摸這兒、 看看那兒或遲遲進不到學習狀態中,有的在學習時總有許多毫無意義的停頓,寫著寫著就站了起來,或者說幾句閒話等等。這些孩子貌似學習,但實際上學習效果極 低,既白白浪費了時光,又會養成做事心不在焉的壞習慣。久而久之,會造成思維遲鈍,注意緊張度降低,影響智力發展,使學業落後,以至形成拖沓的作風,學 習、工作都沒有效率。所以在對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滿足於孩子“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而要教育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精神專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幫助孩子學 會控制干擾,訓練他們高度的專注能力。

  培養孩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師和家長不要埋怨孩子為什麼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責,要鼓勵孩子提出什麼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後積極啟發他們,幫助他們動腦筋,切忌煩躁、死記硬背或放下不管。

  培養孩子養成複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經 常督促孩子按時複習當天課程,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是幫助孩子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為第二天上好新課打下基礎的好辦法。如果當天所學的知識不鞏固,甚至沒 有學會,日積月累,在學習上就會產生積重難返的大困難。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養成預習--聽講--複習--作業--總結的系統學習方法。

  教育孩子養成做完作業細心檢查的習慣

  做 作業時一般都是整體知覺在發揮作用,不少孩子只顧趕進度、出思路,很少顧及到一些細節問題:在作業中常常出現差錯,不是寫了錯別字,就是、看錯運算子號或 者少做了習題;做完作業之後,應該教孩子及時從整體知覺調整到部分知覺,從細微處檢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長、教師最好教會孩子檢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題、漏答、漏單位等,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慣可以在有目的、有計劃的訓練中形成,也可以在無意識 狀態中形成。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在有意識的訓練中來形成,不允許也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地形成,這是學習習慣與一般習慣的根本區別。因為,相對於其它習 慣而言,不良學習習慣形成以後,要改變它將是十分困難的,不利於學生的成長。拿破崙·希爾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 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事實表明,習慣左右了成敗,習慣改變人的一生。一句話,成也習慣,敗也習慣。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的策略

  1、學習習慣內容

  ***1***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教育孩子要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這是最為關鍵的,從小養成上課開小差的壞習慣,這樣的孩子到了高年級就有可能成為學習的困難戶。

  ***2***愛提問題好思考的習慣。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是很強的,他們面對上課的內容幾乎每天都要發現新大陸,總有提不完的問題,追根溯源的“為什麼”是孩子愛動腦筋的表現,家長應有極大的熱情,鼓勵孩子的探究,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個為什麼,千萬不要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泯滅孩子智慧的火花。

  ***3***愛讀書報的習慣。書籍是孩子獲得知識的最重要的源泉,因此要教育孩子愛讀書、會讀書,養成放學回家,把課堂上學過的知識複習一遍,將明天的內容看一看想一想的習慣。

  ***4***按時認真獨立做作業的習慣,使孩子養成集中時間和注意力學習的習慣,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防止拖拉作業,最後草草了事的習慣的養成。

  2、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1***以身作則,作出榜樣。***2***講清意義,講明要求。***3***有意訓練,堅持不懈。***4***經常鼓勵,善用表揚。***5***家校聯絡,密切配合。

  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的策略

  1、培養內容:

  ***1***早睡早起。一年級的學生每天至少應有10小時的睡眠時間,幫助孩子掌握看電視的時間,適當讓孩子觀看知識性、趣味性強的少兒節目;

  ***2***科學進餐。不偏食是健康學習生活的保證,身體的發育需要多種營養,尤其是孩子的早餐不能馬虎應付。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杜絕挑食偏食。

  ***3***少吃零食,不亂花錢。飲食無規律,容易發生消化系統疾病,而且,吃零食不衛生。

  ***4***講衛生,愛清潔的習慣。主要有保持口腔清潔、保護牙齒、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勤剪指甲、飯前便後洗手、不隨地吐痰、有條理放置自己的生活用品等。

  ***5***鍛鍊身體的習慣和休閒活動的習慣。讓孩子給花澆水,參加游泳、跑步等活動。

  ***6***保護視力,注意用眼衛生。

  2、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

  培育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採取示範、講解、訓練、表揚等手段,應注意指導孩子隨時用良好的習慣去克服不良的習慣,家長要做出榜樣。習慣靠訓練、重複,不易養成,也不易改變,因而在培養良好習慣與克服不良習慣的關係上,要把精力放在良好習慣的培養上,要抓得早,抓得緊,一旦發現孩子不良習慣,馬上就要批評指正,耐心開導,不可輕描淡寫而不加制止。孩子剛入學,在生活習慣上還有一段適應期,在這期間,我們的家長既要全面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又要抓重點,那就是幫助孩子制定一份較科學的作息時間表,把早睡早起、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生活有規律作為訓練的重點,以保證孩子以充沛的精力參加學校的各項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