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寬容

  要下筆如有神,關鍵不在於你看的素材有多少,而在於你積累的素材有多少,會運用的素材有多少。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寬容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把憤怒寫在紙上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的辦公室,氣呼呼地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傢伙。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教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裡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要幹什麼?”

  “寄出去啊。”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裡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二

  音樂大師的氣度

  著名的鋼琴家及作曲家帕岱萊夫斯基,準備到美國某大音樂廳演出。

  那是一場樂迷期待已久的音樂盛宴,所有到場的觀眾們都隆重地穿著黑色的燕尾服或晚禮服出席。

  當晚的觀眾中有一位母親,帶著一個活潑的9歲男孩赴會。母親希望他在聽過大師的演奏後,會對學琴產生更大的興趣。

  演奏還未開始,孩子似乎有點不耐煩了,在座位上蠕動不停。當這位母親轉頭跟朋友交談時,孩子再也按捺不住,從母親旁邊悄悄溜走。

  他被舞臺上那漂亮的大鋼琴吸引。就在臺下觀眾不注意的時候,把小手指放在琴鍵上,開始彈奏他最近學會的一首曲子:《筷子》。

  觀眾聽見琴聲,一下子都靜下來,數百雙眼睛一齊看著小孩,有人開始埋怨:

  “誰把他帶來的?”

  “他母親在哪裡?”

  “制止他!別讓他弄壞了鋼琴!”

  在後臺,鋼琴大師也聽見臺前的琴音了。他趕忙跑到臺前,站在小孩的身後。大師伸出雙手,即興地彈出些配合《筷子》的和音,並在小孩耳畔低聲鼓勵他:“繼續彈,不要停止……”

  一曲既畢,臺下掌聲雷動。孩子的母親更是熱淚盈眶。

  這是比聽演奏會更好的一個啟蒙機會,指導的還是一位大師呢!

  三

  穆律羅的寬容和驕傲

  穆律羅是17世紀西班牙最有名的畫家和貴族。在他眾多的奴僕中有一名叫塞伯斯蒂的青年奴僕,對畫畫有種與生俱來的喜好。穆律羅給學生上課時,塞伯斯蒂就在一旁偷偷地學習。

  一天晚上,塞伯斯蒂一時興起竟然在主人的畫室裡畫起畫來,以至於穆律羅和他的貴族朋友出現,他都沒有發現,穆律羅並沒有驚動塞伯斯蒂,而是靜靜地望著他筆下優美的線條出神。塞伯斯蒂畫完最後一筆,這才發現身後的主人,他慌忙跪下,在那個等級森嚴的年代裡,塞伯斯蒂是可以因此而被主人處死的。

  這事成了貴族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就在他們紛紛猜測穆律羅會以何種方式嚴懲他的奴隸時,他們卻聽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穆律羅不僅給了塞伯斯蒂自由,而且還收他作了自己的弟子。

  這是貴族們決不允許的,他們開始疏遠穆律羅,也不再去買他的畫,貴族們都說穆律羅是個十足的傻瓜。

  穆律羅對此卻不以為然,他聽了只是一笑,那些傻瓜又怎能明白,塞伯斯蒂將會是我穆律羅最大的驕傲。

  300年後,一位歷史學家在寫到這個故事時,補充了兩點:

  一、事實證明,改變一個人命運的,往往是他自身的才華,塞伯斯蒂證實了這一點。

  二、一個受後人尊敬的人,不僅僅是他的傳世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穆律羅正是如此。

  而在義大利的藏館中,塞伯斯蒂的作品與他恩師穆律羅的名畫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都是價值連城。義大利人是這樣看待這件事的:他們是17世紀最傑出的兩位畫家,他們是師徒,都很偉大。那些說穆律羅是傻瓜而沒有買他的畫的人,才讓人覺得是多麼地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