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結尾技巧

  高考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進行高考語文考試的時候,想必很多人都怕寫不好作文。那麼,小編今天就教大家一些寫高考作文結尾的技巧,歡迎閱讀。

  

  俗話說:"織衣織褲,貴在開頭;編筐編簍,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勝的開頭,還應該有耐人尋味的結尾。所謂"豹尾",便是指結尾時筆法要簡結、明快、乾淨利落,猶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給讀者以咀嚼回味的餘地。

  但寫作高考作文必須充分把握高考閱卷的特點,閱卷者要在不到1分鐘的時間裡對一篇800多字的文章進行評分,他是不可能精讀的,充其量只能瀏覽一遍,因而文章的開關和結尾就是取悅閱卷者的關鍵。俗話說:好的開頭和結尾文章就成功了一半。縱觀歷年來的高考優秀作文,為閱卷者所青睞的收尾的方法遠不止以上幾種,大體上可以歸納出如下幾種。

  一、巧用修辭

  巧用修辭手法,特別是排比、比喻、頂真、對偶、引用等結尾,會使文章文采飛揚,如明媚的春光,令閱卷者賞心悅目,流連忘返。如2000年山西一考生的《橫看成嶺側成峰》的結尾:“創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創新是火,點燃希望之燈;創新是燈,照亮前行之路;創新是路,引導我們前行!”排比、比喻、頂真手法的綜合運用,生動形象,富有氣勢和哲理,能不讓閱卷者拍案叫絕嗎?又如上文提到的《捕捉理性的靈光》的結尾,也綜合運用了間接引用、對偶和比喻,整散結合,錯落有致,形象而有詩韻,告訴我們要用理性戰勝感情。

  二、前後呼應

  這種結尾或呼應題目,或呼應開頭,使文章首尾一貫,渾然一體,結構完整。如2002年的《憑心靈選擇》:“用心靈選擇的人生,縱有痛苦,我也無怨無悔。”這個結尾迴應了前文,鎖定了中心,簡練、精彩。又如2003年湖北一考生的《捕捉靈性的靈光》的結尾:“寵辱皆忘,看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望庭前花開花落,向太陽揮一揮手,去捕捉理性的靈光!”該結尾既呼應了題目,又呼應了開頭的“我願意讓生命噴薄,把羽翼遊淬火,去捕捉理性的靈光。”使得結構相當緊湊。

  三、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含義深刻動人、富有教育意義的話,有的還很有文采,用來結尾,諄諄告誡,既讓讀者信服,又讓閱卷者青睞。如2002年湖南一考生的《選擇—讓生命發光》的結尾:“惠特曼說:‘把我的眼睛獻給從未見過光明孩子,把我的心臟獻給在車禍中不幸喪生的人!’這段樸實而感人的話,讓我看到了這位偉大詩人崇高的靈魂與無私的品質。生命,只有在不斷付出和給予的過程中,才能綻放出無比燦爛和迷人的光彩!我們不一定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不一定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才算為社會作了貢獻,只要像曾獲過諾貝爾和平獎的德蘭修女所說‘我們都不是偉人,但可以用平凡的手做一些平凡的事’,這也是一種偉大!”該結尾直接或間接地引用了惠特曼和德蘭修女的名言,告誡我們:付出生命,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可以讓生命發光,而盡心做好一些平凡的事同樣可以讓生命發光,的確很能打動人心。

  四、畫龍點晴

  有的文章在寫景、敘事或對論點進行了論證之後,結尾才運用抒情、議論性的語句點題明旨,水到渠成地歸納出中心論點,戛然而止。如2002年《棄嬰》的結尾:“那個女娃兒,就是我。我已經不在乎親生父母是誰,養父母以他們心靈的選擇賜予了我生命,他們就是我的爸爸媽媽。我愛他們!他們是我一生一世的爹孃。”這一補充交代式的結尾,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更表達出了對養父母的無比崇敬之情和無限感激之意。情不由己,噴薄而出。

  這種收尾術常用於揭露社會弊端、警醒世人的文章中,前文用大量的篇幅分論,揭露、分析?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渙枷窒螅?煌虜荒埽?煌虜豢歟?詈蠊榻岬街行穆鄣閔俠礎H?娜繅惶醮蠼?謨勘劑鞫?攏?薹ǘ糝梗?鈧展槿氪蠛!>蘩頌鹹歟?釗頌疚?壑埂<忠甑摹豆?羋邸防嗨普庵中捶āS秩?001年江蘇一考生的《教育聖地必須首先堅起誠信的大旗》一文,分論部分先揭露、分析了中考前少數教師動員、指導學生時作弊的種種不誠信表現,接著又揭露、分析了學校領導為了應付上級領導的檢查而弄虛作假、瞞天過海的種種不誠信表現。既然學校聖地不誠信的現象是如此嚴重,那麼它必將導致社會的嚴重不誠信,危害甚大,最後順勢提出遏制這一危險的中心論點就顯得非常必要、自然了:“教育聖地必須首先豎起誠信的大旗!”

  五、名例壓陣

  有的議論文主體部分本已通過講道理、擺事實充分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可在結尾時偏要再將有名的事例放在最後“壓陣”,強化主題,如千鈞巨石從天而墜,撼動山河;又如給本已摧垮的碉堡再一重炮,威懾餘敵。如2003年湖北一考生的《親親與明理》的結尾:“柏拉圖‘背叛’先師,說:‘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布魯圖在刺入愷撒最後一劍時說:‘不是我愛愷撒少,而是我愛羅馬多。’當感情的親疏與事物真理髮生衝突時,他們的言語和行為讓人多麼敬佩!”柏拉圖和布魯圖兩個有名的事例,具有振聾發聵的說服力量,我們讀後,能不心搖魄動嗎?需要指出的是,運用這種收尾術,敘例要精當,點到要害即止,不可拖泥帶水,否則就會大大削弱它的力量。

  六、留有餘韻

  這種收尾手法也就是上文談到的含蓄式,就是把要說的話要表達的真情隱藏起來,使文章結尾形成“空白”。“令人驚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言有盡而意無窮它能給人留下無窮的想象餘地,使人浮想聯翩,能把讀者引向更深遠的境地,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此時無聲勝有聲”之奇效。如莫泊桑的《項鍊》、魯迅的《孔乙己》等,其結尾皆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在高考優秀作文中,這種手法常採用比喻、象徵手法和空白藝術,留給讀者聯想或思考的餘地,耐人尋味。用雜文筆法寫的議論文常用這種收尾方式。如2002年一考生的《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的結尾:“是的,當你的心靈選擇了真、善、美,排斥了假、惡、醜,你的心靈都會被感動,進而一股浩然正氣就會永駐你的心靈。這顆心靈是有生命的,它會生根、發芽。之後,心靈會變成一棵會開花的樹!”“生根”、“發芽”、“開花”分別比喻什麼?“開花”之後還會“結果”嗎?令人遐思,回味無窮。要注意的是,採用這種收尾術要做到含蓄而不晦澀,如果讓人絞盡腦汁仍不知所云,就違背了寫議論文的初衷,弄巧成拙了。

  以上幾種收尾方法各有千秋,各種方法並不是單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捕捉理性的靈光》結尾那樣綜合運用。但不管採用何種結尾方式,一定要明確,結尾和開頭一樣,不能單純以漂亮為出發點,關鍵是要緊扣文章主旨。總之,只要考生能夠巧用神思,續上一段精彩的結尾,定能產生錦上添花之效,使你的文章顯得更加亮麗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