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願是什麼

  可能會有很多考生不知道,平行志願有什麼用,要怎麼填報好高考的志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平行志願的相關事宜,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平行志願投檔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投檔,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願投檔時就佔有優勢。

  平行志願三大要點

  一、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

  投檔之前,將對全省考生進行成績彙總,分科類***文史、理工***排序,誰分數最高。就排第一名;誰分數最低,就排最後一名。投檔時,計算機系統嚴格按照特徵成績***高考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的順序對考生逐個進行檢索、投檔***當考生總分相同時,依次比較單科成績***。

  下面以某批次設定了6個平行的第一志願院校為例講解一下投檔規則

  當檢索到某個考生時,再依次檢索該考生所填報的A、B、C、D、E、F六個院校志願,只要被檢索的6所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由高校決定該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取的專業。若該生填報的6所院校志願經檢索後均不符合投檔條件,則無法被投出,系統便將其放到一邊,進而對下一個考生進行檢索、投檔。

  什麼叫符合投檔條件? 簡單地說,如果被檢索院校還有計劃餘額,就符合投檔條件,否則就不符合投檔條件。

  6所院校志願都不符合投檔條件的考生只能等本批次徵集志願時進行補報。如果考生落到徵集志願的補報環節就說明其志願填報已經出現了重大失誤!

  需要強調的是,這6所院校都是第一志願。不同的考生只比較分數,誰的分數高誰就優先被檢索、被投檔,與他們報了哪些院校、是否報了相同的院校、並將這些院校填在了什麼序號都沒有關係。

  考生填了哪6所院校以及如何排序只與自己有關,與他人無關。當然,在平行志願結構下,全省任何一個比自己分數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如何填報志願都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錄取結果。也就是說,只有在所有比自己分數高的考生投檔到自己所報的6所院校的人數,少於這6所院校招生計劃之和時,自己才有投檔機會。

  二、平行志願的填報要點

  鑑於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我們填報平行志願時既要講究梯度也要注意搭配和排序。建議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第一,平行志願雖然是平行的,但同樣是有順序的。 有人片面認為平行志願沒有順序,幾所院校都一樣,這是不對的。錄取時是按照考生自己填報的順序依次進行檢索。因此,一定要把最想去的院校放在最前面。

  第二,平行志願的幾所院校一定要有梯度。 第一所院校的錄取分數可以高一些,往後要按照院校今年可能的錄取分數梯次降序排列。否則,若第一所院校錄取不上,後面幾所院校有可能都錄取不上,成為無效志願。

  第三,平行志願的倒數第1、2所院校一定 要保底 。 各省實行平行志願的批次大都只有一個志願順序,不再設定後續志願。如果在平行志願這個志願順序上保不住底,在本批次就只有徵求志願的機會了。但大家一定要清楚,就往年的錄取情況看,有徵求計劃的院校在本批次的檔次一般都較低。而且實行平行志願之後,完不成招生計劃的院校要相對減少,對通過徵求志願被院校錄取的期望不要過高。

  第四,要科學分析院校錄取資料。 對於那些首次實行平行志願的批次,一定要慎重參考往年的院校錄取資料。一般的說,多數院校實行平行志願之後,錄取分數相對於未實行平行志願之前將有所變化——最高錄取分可能會比往年有所下降,最低錄取分數可能會比往年有所提高。因此,建議大家最好參考往年的平均錄取分數或結合往年院校各分數段錄取人數分佈情況進行綜合分析,這樣會更可靠一些。

  對院校錄取資料的分析越全面、越精準越好。 填報志願時至少要對各批次院校作出如下判斷:今年可能的錄取位次是多少?今年可能的錄取分數是多少?今年可能的報考熱度是多少?哪些院校今年可能徵集志願?哪些院校今年可能降分錄取?院校錄取資料的年度波動幅度有多大?

  三、平行志願的風險防範

  實行平行志願以後,同一批次的競爭強度並沒減弱,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依然存在 。

  平行志願雖然可以減少高分低就和落榜現象,但不可能完全避免之。其風險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

  第一,不被投檔的風險。 考生高考分數雖然達到相應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但由於考生院校選擇不當,均未達到所填報的所有平行志願院校的投檔線而不被投檔,只能參加本批次***段***徵求志願補充錄取或轉入下個批次***段***錄取。此類風險的防範方法很簡單,就是將保底院校選到位。

  第二,投檔後又被退檔的風險。 這是平行志願填報中最大的風險。平行志願錄取方式是同批次院校同時投檔錄取,考生若投檔到順序在前的院校,但沒被錄取而退檔後,即使高考成績符合順序在後的其他院校的要求,但因這些院校已經同時完成投檔,所以就沒有被再投檔的機會了,只有等待徵求志願參加補充錄取或下個批次***段***錄取。被院校退檔的原因通常有下面兩種情況。

  一是那些已被投檔但分數偏低的考生會被退檔 。 這是因為目前院校投檔人數大都比招生計劃多,投檔的考生不可能全都錄取。規避此風險的對策有二:1、儘量填報院校調檔比例小的院校,如有按100%調檔的不報按105%調檔的……2、儘量選擇那些在招生章程中作類似於“若調檔考生的分數足夠高,不予退檔”等相關承諾的院校***但要準確把握“分數足夠高”的尺度,可諮詢並參照院校往年實際錄取情況。假若某院校正常錄取的最低分是601分,你是600分,我認為算“分數足夠高”,院校可能會動用機動計劃錄取;如果你是580分,恐怕就不能算“分數足夠高”了***。

  二是由於專業志願填報較高而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將被退檔。 規避此風險的對策就是要儘量服從報考院校的專業調劑。

  三是要規避有特殊要求的專業。 比如身體條件受限的專業,比如要求數學、英語等單科成績達到一定分值的專業等。

  總之,考生必須準確定位自己,科學分析院校的錄取資料,不要盲目填報雖有一點希望卻無十足把握的院校。

  低分上好大學_高考志願填報攻略

  第一,報考好大學的冷門專業。

  冷門專業轉好專業的途徑:1、大三時就讀本校的第二學士,用一年時意間修滿第二學士的學分,第二學士一般都是本校的較強的專業。2、在校期間加修幾門課程,考本校中自己最喜歡的研究生專業;3、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畢業時你的冷門專業也許變成了熱門專業。

  第二,報好大學的專科。

  在校期間勤奮學習,兩年或三年畢業後考取本校的專升本,被錄取後直接上本科三年級。

  第三,報考排名靠前的非重點大學或非“211”工程大學。

  由於中國重點大學和“211”大學的評比並沒有定量、公開的標準、地域差異、院校認同度等各方面因素,因為各院校的學術水平處於動態的發展中,一些非重點大學的師資力量,重點學科、學術水平等方面已超過了一些重點大學或“211”工程大學,而判斷一所大學的水平主要看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

  第四,報考重點大學排名靠後但學科實力較強的專業。

  在志願選報中,大多數考生家長還是停留在對院校的認同度選擇上,對深層次的專業問題探究較少,特別是各大學的專業學術水平,科研實力、設有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及高校特色專業的知識知道的並不多。如果考生能避開熱門,選綜合排名靠後但學科排名靠前的專業,錄取的機率就大大增加。

  第五,報考非重點大學或非“211”工程大學排名靠前的專業。

  第六,報考重點大學第一志願招生缺檔或錄取分差偏低的院校。

  因地域關係、院校層次和考生家長認識上的偏差,某些重點大學第一志願報考的人數相對較少,出現缺檔現象,不得不錄取二志願考生,這些院校錄取分數與重點線基本持平,此類院校是成績不太穩定,分數在一二本之間邊緣的考生第一志願的首選目標。

  第七,報考名校的分校。

  如哈爾濱工業大學***分數線,專業設定***威海分校、大連理工大學***分數線,專業設定***盤錦校區、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山東大學威海分校,東北大學***分數線,專業設定***秦皇島分校、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和西南大學榮昌校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武漢***,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徐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東營***,華北電力大學***分數線,專業設定******北京、保定***。

  第八,上中外合作辦學的院校。

  此種方式適合家庭條件相對寬裕的家庭。這類學校專業由於學費偏高,報考人數少,相應的錄取分數偏低,相當於花錢買了一些分數。此類學校有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分數線,專業設定***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第九,上就業相對好的全國唯一的特色院校。

  如北京印刷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物資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防災科技學院、上海海關學院、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南京審計學院、中國計量學院。

  第十,報地域相對偏遠的院校。

  如211工程大學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西藏大學、雲南大學等,此類院校如有與考生喜歡的專業並對院校地理位置不是特別挑剔的話,也可作為目標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