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有哪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去對待它們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一***安全宣傳教育亟待加強。部分運輸企業安全教育不夠到位,針對性不強,從業人員特別是駕駛人員的安全意思仍比較淡薄,超載、超速行為時有發生。

  ***二***安全責任制有待再落實。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上,存在“重責任書籤訂、輕責任制考核”;一些單位還存在貫徹執行上級檔案精神不力和落實安全工作不到位的問題。

  ***三***安全生產監管有待強化。一些運輸企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員配備不足,日常監管不力等問題,優質文明行車不到位;行業管理部門對所屬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監管力度還不夠到位。

  ***四***安全隱患治理有待深化。一些單位對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還存在重視程度不夠、投入精力不足、隱患排查不夠深入、隱患整治不夠徹底等問題。

  ***五***非法客運打擊亟待加強。非法客運特別是農村非法客運依然突出,給道路交通安全形成了巨大壓力,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二:

  一、學生上學、放學交通工具五花八門,導致學校門口交通擁堵成“常見病”。據瞭解,目前我鎮中、小學生上學、放學有由家長開車或踩自行車、開電動三輪車接送的;有家長領著學生乘坐公共汽車接送的;有學生自己乘坐公共汽車的;學校附近的則採取步行的;等等,由於學校是一個整體,採取的是集體管理辦法,上學、放學的時間是統一的,因此每逢時間一到,學校就門庭若市、車來人往、熱鬧非凡,接送學生的車輛在道路上亂停亂放的現象也比較嚴重,學校已多次要求家長並且派值周教師在場指揮,場面也難以做到井然有序,所以常常給交通安全埋下了隱患。

  二、學生的交通安全法律意識比較淡薄。表現在一是騎自行車上學的學生年齡存在低齡化,有部分未達到12週歲法定年齡;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中、小學生甚至還駕駛摩托車、電動車、助力車上學;二是隨意橫穿馬路的現象依然存在;三是騎車時在路上扶身並行、互相追逐;等等。這些交通違法行為也埋下了安全隱患。

  三、一些駕駛員開車行經學校門前路段時,視交通標誌牌和紅綠燈如擺設,隨意闖訊號和違反禁令標誌指示行駛等,給學生帶來不安全感。

  四、小攤販每逢學生上學、放學就在學校門口附近亂擺亂賣,屢禁不止,不僅給交通帶來混亂,而且還帶來了一定的治安隱患問題。

  五、放假期間因無學校紀律管束,中小學生經常在道路上玩耍,不注意遵守交通法規,也埋下了安全隱患等等。

  三:

  一、開通臨時公交學生專線,確保交通安全。最好由教育部門與公交公司進行協商,在學生上學、放學時間內臨時開設專門的學生線路負責接送學生,其好處至少有:一是省去學校自己備校車的買車、檢車、保養等成本費用與麻煩,公交車也有收益,達到雙贏效果;二是減少學校門前與道路上的車流量,減緩交通壓力,繼而減少交通安全隱患;三是省去學生家長為小孩的交通與治安安全操心以及天天接送的麻煩,可以使他們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其它工作中去。

  二、國家及地方**應儘快出臺有關對電動車、助力車的管理細則與規定,以便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能夠明確管理職責,依法進行管理,防止未達到法定年齡的學生駕駛此類車輛所帶來的安全隱患。

  三、交警部門切實落實好公安部《公安機關維護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八條措施》的要求,確保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

  如柳州市城中交警大隊自2006年以來就推出了幾項措施:一是在轄區小學學校門口擺放“接送小孩車輛請靠道路右側停放”的提示牌;二是分別給景行路小學、公園路小學、彎塘路小學、十二中等轄區中小學校贈送反光錐筒放在學校門前人行橫道上,以提示駕駛員駕車經過學校附近路段時,要注意減速行駛;三是在學生上學、放學的高峰期,派民警到學校門前路段維持交通秩序;四是對轄區中小學校周邊道路亂擺亂賣的流動攤販進行重點整治,並按規定及時移交城中行政執法局進行處理,從而淨化了交通環境和改善了治安狀況等等。採取以上措施後,學校師生普遍感到比以前安全多了。

  四、採取“一警一校”的交通安全責任制,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學生遵守交法的自覺性。城中交警大隊精心挑選了31名具有豐富交通管理經驗的民警分別擔任轄區31所大、中、小學以及幼兒園的法制學校副校長或法制輔導員,負責交通安全檢查和教育工作,實行定人、定校、定責的管理辦法。同時,由車宣民警負責牽頭,定期對全轄區學校進行全方位的調查摸底,看到底有多少所學校擁有校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然後在落實檢查工作中必須做到“六嚴格”,即嚴格排查、嚴格管理、嚴格整改、嚴格督查、嚴格責任、嚴格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