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期間交通安全知識

  節日期間交通擁堵的同時很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節日期間尤其需要注重交通安全。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節日期間交通安全注意事項

  一、自駕車外出旅行前要進行必要準備。攜帶駕駛證、行駛證、公路安全行車指南和公路交通地圖,瞭解沿途路況資訊和天氣情況。對車輛轉向、制動、輪胎、燈光等安全設施進行檢查,不要駕駛有安全隱患的車輛。

  二、保持安全車速。在道路上行駛,車速不要超過限速標誌、標線標明的速度,要時刻保持安全車速,拒絕超速。

  三、保持安全距離。駕駛人要時刻保持車輛縱向與橫向的安全距離,謹慎駕駛,避免交通傷害。

  四、謹慎通過路口。路口是交通情況複雜的地方。駕駛人在接近路口時要減速慢行,觀察前方的交通情況,確認安全後謹慎通過路口。

  五、謹慎通過彎道、坡道。車輛駛近急彎、坡頂等安全視距不足的路段,應當在本方車道內行駛,提前減速,勿超車,必要時鳴喇叭示意。

  六、拒絕疲勞、酒後駕車。節日走親訪友、聚會頻繁,司機朋友切勿酒後駕駛。飲酒導致人運動機能低下,反應遲鈍、行動遲緩,判斷失準,疲勞使駕駛人的注意力不穩定、視野狹窄、視線模糊和反應遲鈍。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勿疲勞駕駛、酒後駕駛。

  七、拒絕超員、超載。車輛超員、超載,容易引發爆胎、突然偏駛、制動失靈、轉向失控等,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為了您的安全,駕駛人請按照車輛核定數載客、載貨,切忌超員、超載。

  八、繫好安全帶。使用安全帶可減輕事故發生時駕駛人與車輛頂棚、前窗玻璃、轉向盤等發生猛烈撞擊的程度,增大生存的機率。因此,駕乘機動車時要繫好安全帶。

  九、注意避讓行人。機動車駕駛人在行經斑馬線時要減速行駛。遇斑馬線上行走的行人時,要停車讓行。

  十、兒童乘車不要坐前排。兒童乘車坐後排是重要的安全措施,有條件的要配備兒童專用安全坐椅,減輕車輛在緊急制動或發生事故時對兒童的傷害。

  十一、駕車勿撥打或接聽手機。駕駛車輛時,駕駛人接打電話會分散駕駛人的注意力,易出現反應遲鈍、措施不當等情況。因此,駕駛人不得在行車中撥打或接聽手機。

  十二、冷靜處理意外。出遊途中車輛發生故障或意外需停車時,要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停放;難以移動的,應當持續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並在來車方向設定警告標誌。高速公路設定警告標誌應在來車方向150米以外,車上人員應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防止發生二次事故,並立即報警。

  十三、行人橫過道路要確認安全。行人蔘與道路交通應在人行道內行走,沒有人行道的要靠路邊行走。通過路口或橫過道路應當走斑馬線或者過街設施,通過時要“左、右、左看,向前行”,確認安全。

  十四、騎自行車要各行其道。騎自行車應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不要佔用機動車道。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在車行道的右側行駛。轉彎及早打出手勢,安全通過。

  十五、農民朋友要增強安全意識。金秋十月,正是農忙季節,農民朋友不要在道路上打穀晒糧。走親訪友時,不要乘坐三輪汽車、低速載貨車、拖拉機、無牌無證等有安全隱患的車輛。

  十六、乘車中發現違法行為要及時報警。節日期間,如發現車輛駕駛人有疲勞駕駛、超速行駛、超載行駛或酒後駕駛等違法行為的,要及時報告執勤的公安民警和客運管理部門。

  交通安全之安全車距與安全跟車

  道路交通肇事中,很多是因為駕駛員跟車方法不當,或不能保持合適的跟車距離而造成的。因此,掌握正確的跟車方法,保持合適的跟車距離,對減少事故有重要意義。

  車輛的跟車駕駛特性表明:在同向行駛的一列汽車中,後車跟隨前車執行,駕駛員總不願意落後很多,總是緊隨前車。這是一種“緊隨要求”。因此,正確的跟車方法,是既要保證行車安全,又不致影響道路的交通容量。行車實踐證明,為保證行車安全,跟車距離不得小於安全間距。

  駕駛員在跟車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跟車時精力要高度集中,使自己所駕車輛在前車任何情況下停車時,也能及時停下來,即使前車制動燈不亮,或突然橫滑、甩尾時,也能從容應付。

  ***2***在所駕車輛制動效果不佳,或貨車載人,或運送大件物品時,應適當加大跟車距離,以留有足夠的安全係數。

  ***3***在遇轉彎或前車超車時,要注意觀察、判斷,以防突發情況來到時措手不及。

  ***4***操作技術不熟練,或反應較慢的駕駛員應逐步摸索出合適的跟車距離,以留出足夠的反應距離或制動遲滯距離。

  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錯誤駕駛行為

  一、夜晚駕車開霧燈

  夜晚駕車在燈火通明的市區道路上,深為城市照明設施的完備而欣慰,然而對面一道強光襲來,一瞬間好像到了天堂,怕就怕這短暫的失明真的把自己或別人帶上了天堂。遠光燈及霧燈正在逐漸地失去它們原本的功能,在夜間的公路上,它們更像是無良車主們的利器,伺機謀殺著那些無辜而又不幸的人。特別是後霧燈,非常影響後車的視線,而於己車則沒有任何的用處。霧燈是散光,沒有道路照明效果,只適用於霧天在高速公路使用。

  二、變線迫不及待

  行車自然要變線,加塞也可以不計較,但是有的車冒著刮碰的風險插到你的前面,你一腳急剎後再看後面,你的車後面就是一個大大的擋子!加入這緊密車流的倒數第二是圖什麼呢?不知是他看你彆扭還是他那車就沒有後視鏡?

  要不就是看到前面堵車,遂駛入非機動車道,等快到路口時再強行併線,先妨礙自行車和行人再妨礙其他車輛。本來大家都在規規矩矩地停車排隊等候,某些人卻非要從旁邊的轉彎車道跑到最前面,然後硬往直行線裡擠。國人有句話叫:“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但插隊的“鳥”,絕對不是什麼受歡迎的好“鳥”!

  三、插入車流不提速在快車道上慢行

  在你不著急時,看到拐彎車輛或要求併線車輛就會降低一點速度,禮讓他車插入。但有的車進來後非得讓你把剎車繼續踩下去,甚至停車。而他只要車進來了並不考慮後車的跟近和禮讓,和前車距離很大了也慢悠悠的不提速,使得你心裡真後悔禮讓他!

  就連國際上都很少有城市像北京這樣擁有2環到6環的城內快速路,但北京依然擁堵。正常的公路上應該是從左到右逐級減速,但我們的公路似乎都不正常。在超車道里慢慢地開,雖然不違規,但極為影響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時也給那些右側超車的車輛留下了藉口。

  四、亂按喇叭

  在人行道、廣場、小區等處,如果不是機動車專用道路,就應該知道這裡的道路主要是為誰提供的,即使出於提醒行人的用意,只要對方不是出於故意影響車輛行駛的目的,你就不應該鳴笛,只能減速或停車,因為這裡不僅僅屬於機動車。

  五、使用遠光晃正常行駛的前車

  如果前車在環路上以80KM的速度正常行駛,或者在有限速的路段以限制速度行駛,那麼他就沒有影響你的行車,也沒有不講道路公德。如果你欲超速行駛,只能靠你高超的駕駛技術變換道路,不能強求別人去違章。

  六、亂停亂放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機動車、非機動車數量與日俱增,車輛亂停亂放現象愈來愈嚴重。即使停車再難,在你停車時也要考慮到不要影響道路的正常通行。特別是在衚衕、通道等處,路側停車非常能看出駕駛者的公德意識。

  而隨意停車的現象卻極為多見,在個別計程車上表現尤甚。針對這個行業的特點,隨時停車雖然也無可厚非,但不問後面狀況如何的緊急制動就無法容忍了。類似的情況還包括一些小公共汽車停在行車道里上下乘客等。

  七、我是新手我怕誰

  既然你在開車,你就是一名道路參與者,你自己可以不急於求成,可以原諒自己的不良駕駛習慣,也可以不求提高駕駛技術,但是每一名道路參與者都應具備社會公德的,比如常見到因為自己停車技術不佳,造成其它車輛擁堵等待的情況,其實這隻要你拿出半天時間,在一塊空地上邊練邊琢磨,看看地面上的前後車轍,馬上就會開竅的,停車技術也就掌握了。

  八、你爭我搶就是不讓你

  經常有車遇到前方擁堵或者路口排起長龍,自作聰明的誰都不怕的或左或右的違章超車行駛,如果恰好有擋子可以插入,那也算沒有浪費道路資源,非有一些人開到路口了就不敢走了,再玩命插隊,大家規規矩矩的排隊難道都是傻子?既然你自己膽大,還裝什麼規矩。接著開過路口反倒讓人欽佩,否則只好招來恥笑和厭惡。

  九、轉彎、併線、起步、停車不打轉向燈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現代汽車技術都已經可以實現泊車的自動化,為什麼卻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設計轉向燈自動化這樣的程式呢?也許成本過高,也許市場前景不好,但在現在中國的馬路上,這樣的設計絕對必不可少。在起步、停車甚至像併線這樣很危險的駕駛行為中都經常有不打轉向燈的“高手”,令後車措手不及。

  十、雨後行車不減速,隨意丟棄廢物

  一個駕駛者的品行往往能從行車中就能看出來。雨後行車,視路邊行人而不顧,毅然高速穿過積水區,這樣的人往往比較尖酸刻薄;車內乾乾淨淨,卻隨意向車外丟棄廢物,這樣的人則往往厚顏無恥。儘管諸如此類的行為或許不會給生命帶來威脅,但輕則遭人唾棄,重則擾亂人民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