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交通安全知識

  春節期間,城市內的車流量將大大減少,交通壓力也有所緩解。不過越是這樣,車主們越容易麻痺大意,因為根據有關資料顯示,每年春節期間發生在城市內的事故率並不低。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交通安全方面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一:

  1、春運期間公路交通流量大。出行前要通過電視、廣播等方式掌握路況資訊,行駛過程中要注意收聽交通廣播瞭解道路通行資訊,合理安排行程和出行路線。

  2、回家過年歸心似箭,謹慎駕駛平安相伴。超速行駛是導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請按照交通標誌指示的速度行駛,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轉彎路段、溼滑路面適當減速,車流密集路段切勿強行超車。

  3、超員會導致車身重量加大,車輛制動效能降低,並加大輪胎等機件故障發生機率。交警提示,春節假期期間,拼車、租車、自駕車出遊的朋友,請勿超員,請廣大交通參與者拒絕乘座超員車輛。

  4、千里歸鄉路,平安是幸福。春節自駕車回家過年,請合理安排行程,出發前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勞逸結合,儘量避開習慣睡眠時間行車,全天累計駕駛時間不超過8小時,連續駕駛4小時要選擇安全地點停車休息20分鐘以上。

  5、春節期間,走親訪友聚會多,可能因此而休息不足,引發疲勞。疲勞導致人的判斷能力下降、反應遲鈍,增加操作失誤。公安交警提示您:疲勞時請不要勉強駕車,應及時休息,待疲勞減輕後再駕駛車輛。

  6、春運期間,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將會急劇上升。公安交警提示廣大駕駛人,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要注意保持安全車速和安全距離,遇到交通流量大或交通擁堵時,請不要擠佔應急車道,為應急救援讓出通道。

  7、夜間照明條件不良,駕駛人視力減弱,視野變窄,盲區增大,且易產生疲勞。公安交警提醒廣大駕駛人,夜間行車請謹慎駕駛,儘量避免夜間長途駕駛。

  8、大客車在行駛中,遇前方緊急情況或與其他車輛發生刮碰時,應首先採取制動措施減速,緊握方向盤,控制行車方向,切忌猛打方向避讓,以免車輛失控、側翻。

  9、“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行駛是導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交警提示,請按照交通標誌指示的速度行駛,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轉彎路段、溼滑路面適當減速,車流密集路段切勿強行超車。

  10、春節前後,農村地區趕集購物、走親訪友活動頻繁,交通出行增多。交警提示,拖拉機、貨車貨廂違法載人以及客貨混裝隱患多、危害大。請農民朋友不要乘坐貨車、拖拉機、超員車出行,切勿人貨混裝。

  二:

  避免疲勞駕駛

  安排充分而規律的睡眠,20至30歲的人大多需要7小時以上的睡眠,30歲以上的駕駛員則最好保證在8小時以上的睡眠。每駕駛車輛3-4小時至少應停車休息20分鐘,活動一下,做做深呼吸。

  儘量不要在通常自己習慣睡眠的時間段駕車。

  如果感到疲勞,最好讓車上的其他乘員開或馬上停車小憩。尤其是在下午14時,很多駕駛員有午休的習慣,哪怕睡上10分鐘也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

  改變駕車環境也可以大大改善駕駛時疲勞的感覺,比如將窗戶開啟,強烈的風可以暫時提高駕駛員的興奮程度。在車內常備一些令人興奮的食品或藥物也是應對疲勞的好方法。

  行車注意“危險時段”

  根據對交通事故發生時段的研究,發現駕駛員開車時至少有三個“危險時段”值得警惕。

  午間時分:上午11時至下午13時。經過上午的勞累,人的大腦神經已趨疲勞,反應靈敏度減弱,加上有的長途司機急於趕路,把本該吃飯的時間一拖再拖,中午時腹中空空,腳疲軟,極易發生意外。

  黃昏時分:黃昏時光線由陰轉晴,司機容易出現視覺障礙,導致判斷失誤,措施不當。加上經過一天的旅途會出現疲倦症狀。另外,行人在行走時也由於出現視覺障礙,導致觀察不清,行走速度快,極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時分:午夜1時至凌晨3時,駕駛員容易產生道路“空曠”的感覺超速駕駛。而且這段時間人的生理節律處於大腦反應遲鈍,血壓降低,手足血管神經僵硬麻痺,這些都潛伏著交通事故的危機。

  車輛轉向失控時要儘快減速

  在高速公路上,轉向突然失去控制,致使駕駛員無法掌握行駛方向,後果極其危險。遇轉向失控時,要沉著冷靜判明險情程度,應儘快減速,在採取制動措施的同時,注意及時將危險警示資訊傳遞出去,提醒道路上的其它車輛以及行人注意避讓。車速較高時,不可緊急制動降速,否則車輛容易發生側滑,甚至傾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