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煤礦職工教育的論文

  隨著煤炭科學技術的發展,煤礦生產不斷採用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也由此對職工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煤礦職工教育培訓工作》

  摘要:隨著煤炭行業的快速發展,職工教育培訓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提高煤炭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先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業務技術教育、現代化管理教育、科學文化教育,建立一支有文化、有技術、懂科學、懂管理的隊伍,煤炭行業才能快速發展。

  關鍵詞:職工教育 教育理念 培訓體制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煤炭行業作為我國基礎工業,要真正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現代化,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職工不僅需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文化素質,還要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經營管理知識,紮實提高本專業的工作能力。這就需要我們認真搞好職工培訓工作,這是企業成敗的關鍵。而這項教育也是一個長期的、艱鉅的、勢在必行的一項重大任務。

  一、當前煤礦職工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煤礦職工教育歷經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已有一定的教育基礎,但還不能適應當前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隨著煤炭開採技術的成熟,我國已新建更多現代化礦井,對職工技術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具有熟練技術的職工尚不能勝任煤礦高速發展的需要,何況新員工多數是農民工、城鎮工,其理論水平不高、業務素質偏低、現場經驗缺乏,尤其是對現場新技術、新裝置的運用。有些職工由於業務素質及能力受限不能圓滿完成本職工作,甚至出現一些責任事故,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1、培訓形式不夠完善,適應性培訓較少

  現在實行的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等形式,存在著辦學基地不配套,培訓教材有部分不適用,形式化、教條化較多,不能適應現場需要。

  2、辦學管理體制不夠健全、完善

  目前實行的單位培訓、外出培訓、委託培訓等管理體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職工培訓的主要矛盾,但仍然不能適應當前煤礦快速發展對職工培訓的需求,辦學管理體制還需進一步健全和完善。

  3、職工學習積極性不高

  由於職工的主人翁精神欠缺,或與國有企業其他行業相比較收入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學與不學、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思想在作怪,使得職工對崗位技能的提高失去信心,學習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做好職工教育工作的思考

  要從根本上解決職工培訓存在的問題就必須搞好職工文化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專業技術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1、更新教育理念,加強職工培訓

  鑑於當前新技術、新裝置的運用,以及部分職工培訓思想淡化的實際,加強此項工作勢在必行。“以人為本”是企業立身之根本。職工應充分認識自身價值及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要不斷創新學習培訓觀念,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加強新技術方面的講座、培訓學習。企業應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營造一種學習新技術的氛圍。只有職工思想上先轉變觀念,才能帶來裝置、技術、管理、形象上的創新,才能提高單位的整體技術素質、管理素質、文明素質,才能增強單位實力和發展潛力。

  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大力實施人才開發戰略,對企業現有人才素質進行大幅度提高和人才潛能的有效開發,無疑是擴大和積累人才資源最為有效的途徑,因此對職工進行持續全面的全員培訓和教育,向教育要素質、要能力、要效益。企業要結合形勢的發展,不斷更新觀念,把職工教育納入企業的重要內容,牢固樹立人才意識。

  2、營造學習環境,完善職工培訓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奮鬥才能成就人生”,每一名職工都要明確學習的重要性,要養成一個愛學習的良好習慣。每個單位都要給職工提供學習環境,若職工有不學習就要落伍、就跟不上時代節拍的壓力,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就會產生危機感。單位要深入調查、研究各行業、各類人員業務水平現狀,應依據不同層次、不同工種需求,制定培訓內容,避免多層培訓、重複培訓、無效培訓、資源浪費、時間和精力的浪費。科學建立一套多層次、多規格、靈活多樣、相互銜接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要科學實施學歷教育、短期培訓等形式。

  培訓工作中,還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鼓勵性政策,支援職工參加行業外的素質教育、知識教育和自我教育,把員工的學習經歷和成績作為評優提拔的依據,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另外,還要加緊對辦學基地的建設,對原有陳舊裝置加快更新換代的步伐,否則會影響職工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時應大力加強職工教育的經驗學習交流,以便共同提高。

  3、培養企業精神,提高職工素質

  走出國門的企業——海爾電器,之所以步步為營,聲震世界,關鍵在於“海爾精神”,即海爾的企業精神:領先同行業,使之立足於不敗之地。同樣,現中小公司也向大企業學習,樹立自己的形象,弘揚自己的企業精神,一個企業有了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就能夠團結廣大職工披荊斬棘、開拓進取;一個企業如果缺少精神支柱,就會無所維繫成一盤散沙。因此,我們必須把培養企業精神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煤礦歷來把自己企業的文化、企業精神抓得較好,但在國際國內各種環境下,要求我們更應樹立良好形象,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素質,使企業不斷壯大,以適應當今時代發展。

  隨著煤礦生產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傳統的簡單勞動工種正逐漸消失,新型的機器裝置都配備了高新技術。現在的煤礦工人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煤礦工人,要真正當好一名煤礦工人特別是優秀的技術工人不下工夫是不行的。因此,必須及時轉變觀念,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加大培養優秀技術工人的力度,引導職工熱愛本職工作。

  4、創新激勵機制,優化技術工人

  採取多種有效的形式,通過培訓學習,在一定時期內提升高階工在技術工人中的比例,為優化生產第一線技術工人的人力資源配製奠定基礎。

  在煤礦技術工人中,絕大多數人應熟練掌握本職工種的業務技能,達到中、高階工人水平,適應本崗位的需要,打造“金字塔”牢固的底座,這是建立激勵機制的第一個層面,也是煤礦職工教育培訓近年來必須完成的基礎工程。目前,煤礦新工人的補充絕大多數來自農民工,儘管經過崗前教育培訓,但無論是從基礎文化水平,還是從技能操作水平看,他們與受過正規中等職業技術訓練的技校、大中專畢業生相比還存在相當的差距;而且他們年齡偏大,繼續學習的能力較差,補充他們到技術工人行列需要適應煤礦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確保高水平技術工人進入煤礦生產第一線。

  在煤礦主要工種及時發現有前途的技術工人並重點培養,在業務技術上對其加強指導,在各類練功比武活動中有意識地讓他們參與,大力宣傳並重獎他們所取得的成果,總之,採取一切可行的方法,確保3~5年內在主要工種中培養出一批名副其實的工人技師,形成煤礦優秀技術工人力量,促使廣大煤礦職工樹立觀念,以帶動整個技術工人隊伍素質的提高,真正達到優化煤礦技術工人人力資源,變“要職工學”為“職工要學”,推動煤礦整體技術進步的目的。

  5、運用科學理論,培養教育職工

  面對新的形勢及要求,必須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學習教育,以科學發展觀的理論為指導,不斷教育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煤礦事業更好更快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市場經濟客觀上驅使人們追求效益及利潤,生產的自由度加大,但市場經濟也要求人們誠實守信、講求質量、講求公德、禮貌待人。社會也要求人們相互幫助、關心集體、熱愛集體,因此應加強對職工的道德教育。運用科學的理論培養職工、教育職工,使職工真正成為有文化、有技術、懂科學的合格的煤礦職工。

  總之,推進企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其著力點就是提高職工整體素質,引導廣大煤礦職工主動適應煤礦快速發展的需要,使之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崗位職業技能,努力掌握各種新技術、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不斷加強職工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質的勞動者隊伍,為煤炭事業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