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與金融學習心得_學習財政與金融體會

  財政與金融這門課程講述了金融財經的基本業務和理論知識,下面是帶來的財政與金融學習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財政與金融學習心得篇一:

  4月21日下午,我參加了中心組理論學習,只要針對財政等相關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闡述與講解,通過培訓感覺主要的體會有以下幾個方面:

  領導重視,學習積極性高。這次學習很有必要很高,同時給我們培訓講課的老師水平也很高。短短的學習給我的感覺是,收穫頗多。從整個學習過程來看,感受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更進一步地突顯了本次培訓對我而言的重要意義。

  首先,加強財政理論的學習和及時跟蹤中國財政改革與發展的實踐。從財政學的課程定位這個角度來看,提到立足中國實際,努力反映財政體制改革的實踐進展和理論研究成果,實事求是地探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財政理論和實踐問題,要不斷地加深自己的理論知識學習,並不斷將前沿科學的發展引入到教學中來,充分的做到在理論知識的學習基礎上去分析和解釋財政問題和現象,提出有益的對策。

  其次,梳理財政的邏輯關係,聯絡財政的實踐使我更進一步地瞭解了財政學與後續財政的關係,通過溝通認識到在對同一塊內容的講解上,哪些應該更加側重一些。重點強調的部分要與實踐的結合,精選內容,以恰當的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再次,注重對財政問題和財政現象分析和運用能力的培養。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應該注重對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的將有限的理論知識灌輸。要用心去交流,通過互動培養興趣,用問題或案例來吸引注意力,並讓其自主思考問題,

  經過本次財政學培訓,使我能夠更好地把握財政學的精髓、方法和手段,並應用到財政學課程當中去,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在今後的實踐中,我會努力將所學財政學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對財政學的認識。

  財政與金融學習心得篇二:

  剛剛學習完《財政與金融》,我個人見解有一些。大致學習完,和大多同學們的想法沒什麼不一樣的,滿腦子就是些理論概述,巨集觀經濟微觀經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什麼是寬鬆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還有政府的巨集觀調控有那些形式等等一系列。積極點來說:“哦,我終於知道什麼財政政策是怎麼回事了。”悲觀主義者會說:“這跟我們以後學習工作生活有什麼關係麼?八竿子打不到一起麼。”

  下面有3個故事,是我學習《財政與金融》課程後一些小小的感受和體會。

  故事1

  我記憶很深刻,去年時候我好一陣子沒吃上豬肉,倒不是因為我是女孩子不愛吃肉,只是學校食堂看不到肉。原因很簡單——“豬肉比人肉貴”,連續的10多個月的物價飛漲,普通百姓已經吃不上一頓肉了。怎麼辦?供需失衡了。我記得當時政府是採取很多措施的。.是扶植農業戶養豬,那時候一頭母豬的保險費都有好幾千哦,還是納入國家財政的。二是國家財政直接撥款給學生,還有低收入家庭。我當時很納悶學校幹嘛要發錢給我們,後來才知道那是國家給我們去買豬肉吃的。當然不僅僅是豬肉價了,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漲的很厲害,把我們的政府都忙的夠嗆。這些措施用我現在所學的知識歸納起來應該是緊縮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

  這會才知道“北大學生賣豬肉是明智的選擇”,哪個北大的學生的金融學一定很不錯。我想這是我學習《財政與金融》後的第一個感知,學習後她能讓我知道生活中的問題現象,cpi ,ppi的上漲,股市的一路飈紅以及人民幣的走強,這些問題我都能從中找到答案。

  故事2

  如果你是個投資者或者是投機者,你一定會對中國08年股市歎為觀止。08年上半年那熱鬧場面你肯定會記憶猶新,全民總動員——炒股。大量的閒散資金,機構熱錢都砸向了

  股市,各地企業也是一片繁榮景象,用舉國一起瘋狂來形容毫不為過。經濟過熱,一路將上證推向6800點之高。大喜之後便是大悲,08下半年“牛市”轉“熊市”,一路狂瀉4000多點,哪個可謂“哀鴻遍野”慘不忍睹。大喜大悲之後我們不難看出政府採取的一些列政策。先前連續9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多次上調印花稅,這一系列緊縮的貨幣政策不難看出政府幹預股市的力度。可是還是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熊市裡政府又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免去交易稅等等一系列的鼓勵措施來拯救股市。效果好不好大家都知道了,現在股市又開始活躍了。

  而就在這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一緊一鬆的後面,是與我們國內經濟過熱或是通貨通貨緊縮或是國際金融危機的環境相輔相成。也許在沒有學習《財政與金融》,我真的很難理解,對於投資者來說她使我們更加明智了,不僅充實了我們投資知識也增加了我們理財能力,在我們心中進退取捨之間也就有了那麼一杆稱。

  故事3

  眾所周知,我們現在還處在一個全球金融危機的環境下。至於罪魁禍首麼,毋庸置疑的是美國了。這一下子美國五大投行就倒下了美林,雷曼,貝爾斯登三個更別談像“通用”

  都要申請破產保護了,其威力可見一斑。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你我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更別說咱們國家了。但是我們政府是偉大的,在此次危機種擔當了“hero”的角色,拯救著全球經濟。單單就說說我們4萬億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緊縮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極大的刺激了中國的經濟,以幫助中國經濟走出困境。我想這些都得意於政府此前的良好的巨集觀經濟政策——要發展先修路。也就是我國政府大力主張的基礎建設。還有一些列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給與補貼增多,減少稅收以刺激國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面對困境,我們政府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冷靜機智勇敢。其效果我們也是看得見的,就單今年GDP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良好的經濟勢頭也是可以確定的。對於政府一系列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可以說是為我們上了一堂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一課,生動程度還有待我們今後繼續學習。而這些知識也都是我在課堂學習得來。

  以上話題也是我們大夥過去和現在比較關心的實事新聞,我個人對他們以前都很感興趣的,但是理論知識的欠缺,導致我理解不是很美好,現在從新感悟別有心得。

  總的來說通過學習《財政與金融》,我可以從經濟角度的眼光來分析生活中種種經濟行為,以及可以更好的理解各種國際金融資訊 ,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真知的感受和體會。

  財政與金融學習心得篇三:

  王振嶽,1943年出生於農民家庭,1966年入黨,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做過工人,當過機關幹部。1980年開始從事大學經濟學教學工作,擔任教研室主任和經濟學教授。主編出版了《政治經濟學》、《市場經濟概論》、《農村改革解說》、《人口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與改革》等專著教材。撰寫經濟論文40餘篇,其中,獲國家級和省級獎6項。

  王振嶽教授說,學習財政與金融,就象一個演員學習演戲。演員要演好一部戲,他就必須得在讀劇本和排戲的時候,將自已從形體到思想感情,完全進入到這部戲的角色中去。我們學習財政與金融,也應該進入到一個特定的角色中去。

  在財政金融活動中,有政府管理者,有企業經營者,有市場參與者;有財政局長,有稅收監管人,有義務納稅人;有經理、會計、出納員等各類人員。這些人都在財政金融這部戲劇中充當著各式各樣的角色,他們有可能是這部戲劇中的主角,也或者是這部戲劇中的配角。

  那麼,我們要怎樣學好財政與金融這門課程呢?王振嶽教授認為:“我們要把財政與金融這本書當成是一個劇本,把我們自已當成一個演員,我們要學好財政與金融這個劇本,就必須走進這部戲劇的劇情中去,充當其中的某一個角色。假如你充當財政局一名職員,就必須掌握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的基礎理論和知識技能;假如你充當稅務局一名收稅員,就必須努力學習稅法,嚴格執行稅收規定,做到應收盡收;假如你充當一名銀行職員或保險公司職員,就必須熟悉金融貨幣理論和業務規定,提高服務水平;假如你充當一名企業經理或財會人員,也必須掌握國家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收入政策等、”

  在最後,王振嶽教授還向我們談了談他對怎樣學好財政與金融這門課程的一點心得體會:“進入角色學習財政與金融,可以使自已從一開始就樹立明確的專業思想和學習目的,對本學科產生農厚的學習興趣和極大的學習動力,不斷增強刻苦學習和認真鑽研財政金融理論的高度自覺性;進入角色學習財政與金融,可以使自已不僅具有較高的財政金融理論水平,而且具有較高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因此,大學畢業後就能夠順利地找到自已滿意的工作崗位,便能夠很快地取得優良工作成就,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與之相反,如果你在學習過程中未能進入角色,就會認為教材中雲山霧海般的理論知識,是為別人而寫的,不是為自己寫的;自已不是劇中人,而是劇外人;自已是一個與劇情毫不相干的旁觀者和旁聽者,甚至認為自已可觀可不觀,可聽可不聽,高興的時候就觀一觀聽一聽,厭煩的時候就不觀不聽。如此下去,對自已所學的課程既產生不了強烈的興趣,又產生不了持久的動力,怎麼能談得上取得優良的成績呢?

  總而言之,優秀的學習成績來自刻苦鑽研的學習毅力,學習毅力來自立志成才的學習動力,學習動力來自為國奉獻的學習目的,而學習目的的實現要先從進入角色做起。只有進入角色才能理論聯絡實際,才能學以致用,才能吃苦耐勞,才能百折不撓,才能充滿信心和希望,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進入角色學習財政與金融理論,是我長期積累的成功經驗,我勸同學們不妨一試。

  >>>下一頁更多精彩“財政與金融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