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手冊讀後感

  《文明禮儀手冊》,融普及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讀了之後,大家的讀後感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讀了《文明禮儀手冊》,我明白了:文明、講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個小學生從小就應該做到的。上課時要專心聽講,看見垃圾要隨手撿起來扔進垃圾箱。看到老師要主動打招呼,要新尊重老師的工作和勞動……這些都是小學生最基本的禮儀習慣。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學生的表現卻不怎麼樣。看見老師就像沒有看見一樣,上課不專心聽講,不能及時地完成自己的作業。課間活動追逐打鬧,同學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喜歡計較別人的不足,有時說話不文明,口出髒話……

  “人”的第一筆是別人對他的信任,第***是一個人的禮貌文明。如果失去了文明禮貌的支撐,“人”就不成為“人”了。因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必要的文明禮儀,他就會不會擁有別人對他的信任。要想做一個有用的人,就必須要具有文明的禮儀。

  小學生是文明禮儀形成的最關鍵的時期,如果現在不能改變自己。讓自己具有良好的素質,那麼,你學習再好,不文明,不禮貌,也不是好學生,一個人的素質問題,不僅關係到人的一生,也關係到整個民族的素質。

  篇2

  今天我讀了學校發的書《文明禮儀手冊》,裡面講了四部分,第一部分禮儀概說:講的是禮儀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校園禮儀:講的是在校園的基本的素質和禮儀。第三部分,家庭禮儀,講的是互相串門的禮儀、和父母的禮儀、接客的禮儀……第四部分,社會禮儀:告訴了我們怎麼講社會道德。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很多的禮儀知識,讓我知道了怎麼迎接客人,怎麼串門、怎麼在外注意禮儀等,讓我知道了什麼是禮儀。以前我不懂禮貌,總是罵人、給別人起外號,讀了這本書,我知道罵人是個可恥的現象,我可以換位思考,為什麼要罵人呢?我對這本書已經瞭解很深了,我希望我自己在2007年不罵人,懂禮貌,做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篇3:《汕頭文明禮儀手冊》讀後感

  今天跟媽媽一起讀了《汕頭文明禮儀手冊》使我受益匪淺。

  記得有一天,我們全家去華僑公園玩,爸爸抽完煙,隨手把包裝盒丟在地上,我趕忙撿起包裝盒,丟進垃圾桶裡,對爸爸說:“爸爸,亂丟垃圾是不文明的行為,”爸爸聽了,慚愧地說:“以後一定改正!”從此我們全家人再沒有亂丟垃圾了!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同學家裡都有了汽車、摩托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在馬路上,每天都會有許多叔叔和阿姨違章駕駛。有闖紅燈的,有逆行的,這讓過馬路的我們“提心吊膽”。我呼籲大家都要遵章守規,安全出行!

  講文明,守規章;需要從小事做起。我們的言行是可以影響和改變大人的!不信,你也來試一下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的小學生吧!只有這樣,我猛的國民素質才能提高,生活才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