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資訊通訊學術論文

  電力企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電力資訊通訊技術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電力資訊通訊技術的研究

  【摘 要】電力企業不斷髮展的過程中,電力資訊通訊技術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是因為電力通訊技術是確保電力工作能夠順利開展的核心性因素。文中從實際工作作為研究切入點,分析了電力工作中資訊核對通訊技術的具體含義,以及其在電力資訊通訊技術在電網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電力資訊通訊技術;電力系統;電力通訊

  引言

  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髮展,各種用電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的過程致中國,電網也逐漸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力量,電網和國家經濟建設的安全有著重要聯絡,對於社會生產以及日常生活之間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但是當中電網實現安全供電是電力行業中的一項關鍵性內容,同時也是確保社會正常有序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所以,如何藉助先進資訊科技強化對電網通訊執行體系的監督和管理,對電網的通訊執行體系做實時監控,對電網在實際執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預測,發現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到未雨綢繆,並且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電網監控執行體系,屬於電網安全供電的重要保障。

  1 我國電網通訊體系的現狀

  1.1 電網通訊執行體系的網路結構不合理

  我國的電網建設已經開展了十餘年的歷史,有了一個較為完善的電力通訊網路,可是因為不一樣的地區有不一樣的技術水平,資金建設水平也各有上下,我國的電力通訊結構較為複雜,網路結構基本上呈現的是樹型模式或者是星型模式,使得電力通訊的網路可靠性低下,缺少較好的資源共享性。如果電力網路通訊執行體系和其中的站點出現問題的話,整個的電力通訊體系都會面臨癱瘓的危險。大部分的通訊設施在長時間的執行過程中,都會進入至裝置的護理時期和維護時期,甚至會發展至老化模式。像這樣需要進行護理維修的甚至各種不良的接觸情況都會對電力通訊網路的整體安全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各種電力通訊網路之中的電力網路傳輸設施的組織結構以及可依賴性還是受到人們的疑問。

  1.2 電力通訊網路的結構管理複雜

  電力通訊網路運的執行管理通常會分成一級通訊網路、二級通訊網路和三級通訊網路,電力線路的組織結構和設計規劃相對複雜並且伴隨著各個不同地區的變電站也在不斷增加的過程之中,各個組織變電站中新增加的SDH裝置節點也在不斷加入進之前的SDH環網之內,SDH網路的拓撲結構優化性不足,以至於越來越複雜。各種電力通訊業務要跨環工作甚至是跨多環開展運輸操作,使得其不能夠和傳輸要求相適應。

  1.3 電力通訊網路的傳輸質量不高

  通常的電力通訊網路線遮蔽模式都不太好,不能夠避免工模干擾情況的出現。一般電力通訊玩過的網線都是單股的銅線,因此牢固性不高,網線的徑太細,會對網路的傳輸距離和減少各種可掛接的裝置。因為在各個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電力需求,SDH節點也會相對複雜,之前的SDH環網上的節點數量太多,降低了各種失效性情況的具體能力,因此嚴重影響了電力通訊的網路傳輸質量。

  2 電網資訊的層級

  電網資訊流的層級模型一般包含了四個方面,分別是電網的裝置層、通訊的網路結構層、資料的儲存管理層、資料的使用層。各個層級共同構成的資訊支護體系是一個強效的電網資訊執行的基礎和後盾,也是強有力電網資訊傳遞的基礎。資訊支護的載體藉助對電網基礎性資訊的分層分級,有效的實現了資訊的垂直傳播和水平傳播,是一個強效電網資訊支撐的關鍵。資訊流的層級模型詳見下圖。

  資訊流的層級模型圖

  電網的裝置層中一共包含了電網的各種需要實現資訊傳遞以及交換的元件以及設施。通訊網路結構層級藉助通訊網路把電網設施中的各種型別設施連線成一個有效的整體,其中包含的網路方式和各種傳統方式相比,連線更加的簡單,而且維護性簡易,其在有線網路不容易佈置的地區能夠使用無線電方式或者是公共網路的方式,加入各種適應性突出的安全方式。

  資料儲存管理模式中供應的內容包含了儲存和分割槽跨界、跨系統的執行整體。電網的資訊量比現存的電網更大,資料之間的有效儲存是要進行深入研究的一個關鍵性問題。與此同時,現存的資訊化內容之上,優化各個不同組織結構之間的資訊集合,各項資訊的問詢能夠使用事件驅動形式或者是訊息匯流排的形式,防止各種資料之間的大範圍搜尋。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基礎資料使用層級開展的電網全面分析、操控等要求。各種標準執行系統始終存在於資訊流層級模型中的各個組織體系,確保設施的隨機隨用、資訊的有效交換以及傳輸內容的唯一理解,有效的降低了資訊的成本交換。

  3 電力資訊和通訊準則

  因為電網相對複雜,並且有較為廣泛飛分佈使用,所以要想確保各個組織階段的互相調節、有效和隨即使用性特點,這要求資訊的完善以及通訊資訊體系的優化完善,此項操作體系中牽涉到的電力發、輸、配、用和資訊的安全性等各個階段,除了之前各種使用過的一般標準,其中還有另外一些準則要求,另外,還確定了使用在監視以及操控其餘各種發電機組的一般通訊形式。在通訊範圍內可以參照的準則不但有TCP/IP以外,同時也有光纖同步的網路SONET、數字使用操作環路、寬頻電力線索。從現如今的情形分析,電力操作體系的發、輸、配等各種執行層面的資訊組成形式和資訊的交換準則也在逐步的完善過程之中,可以按照各種準則要求,能夠遵照各種有關的要求。可是在現今的電力使用區間內,牽涉到的內部不但是電力執行企業,而且有各個家電類企業。可是還沒有訂立一項完整的電力規範以及各個有關的執行準則。

  4 電力和通訊網路的安全問題

  電網相比於傳統的電網有更多的資訊交換要求,電網橫跨的區間相對廣闊,並且其中有多個裝置元件,隨意一個節點都可能對資訊的安全問題造成影響,使得電網執行過程中故障問題突出,所以電網的資訊保安維護屬於一項現實性意義十分突出的內容,有較為深遠的現實性意義。

  在長遠的發展過程中,電網的安全性將重點放在了電網物理安全性之上,比如電網穩定、裝置的電氣安全性等,對資訊保安的重視程度不足。在部分地區要求五年時間內需要對變電站的資訊保安進行二次評估工作,將在第一次評估過程中發現的系統不足之處以及密碼未刪除的問題,在第二次的評估中進行實質性的解決。

  另外,還有各種新問題出現,比如無線電的網路安全、和網際網路之間的連線、資料的傳遞藉助商用的通訊網路等等。所以,電網的資訊執行安全還需要組成一個整體的操作體系。

  電力企業資訊通訊風險管理需要強化對安全風險過程的管理探究,促進各種安全問題的評斷,完成安全風險的辨別、預警以及操控等管理,開展安全風險的分析,有效的提升資訊保安風險管理的有效水平。

  5 結語

  電力通訊技術不斷髮展的同時,各個電力企業在整個執行社會中的地位也是無可比擬的。這是因為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尤其在人們的生活中代表的意義都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需要不斷提升自我的專業建設水平,並且和實際執行體系相結合,能夠將電力通訊資訊科技的研究和利用做到更好。

  參考文獻:

  [1]王紅軍.地區電力資訊通訊網安全防護技術措施的探討[J].電力系統通訊.2010***11***.

  [2]倪俊龍.電力資訊通訊工程中網路技術的應用與發展研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21***.

  [3]楊寶雄,胡勇,秦超.基於網路技術的電力資訊通訊探究[J].中國新通訊.2013***22***.

  [4]周世健,王鵬,劉貴龍.未來電磁頻譜管理對資訊通訊技術的需求分析[J].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學報.2009***10***.

  篇二

  淺析電力資訊通訊技術

  1 電網資訊的層次

  電網資訊流的層次模型包括4 個層次,即電網裝置層、通訊網架層、資料儲存管理層、資料應用層。各個層次組成的資訊支撐體系是堅強電網資訊運轉的有效載體,是堅強電網堅實的資訊傳輸基礎。資訊支撐體系通過對電網基礎資訊分層分級的整合與整合,達到資訊的縱向貫通和橫向整合,為堅強電網提供可靠資訊支撐。

  電網裝置層包括電網的各類需要資訊傳輸和交換的元件和裝置。

  通訊網架層利用通訊網路將電網裝置層的各型別裝置連線成一個整體,其中網路方式較傳統的其他方式具有連線簡單、易維護等特點,在有線網路不易部署的地方可以採用無線方式或公網方式,輔予合適的網路安全策略。

  資料儲存管理層提供資料的儲存以及跨分割槽、跨系統的整合、整合、訪問功能。電網的資訊量將遠大於現有電網,資料的有效儲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同時在已有資訊化基礎上,完善異構系統之間的資訊整合。資訊的訪問可以採用事件驅動或者訊息匯流排的模式,避免資料的大量檢索。

  基於上述基礎資料應用層實現電網的高階分析、控制等功能。標準體系貫穿資訊流層次模型的各層級,保障裝置的即插即用、資訊的有效交換和傳輸內容的無二義理解,降低資訊交換成本。

  2 電力資訊與通訊的標準

  由於電網的複雜化,在加上分佈廣泛,因此如果要保證各部分之間協調、有效、即插即用,這就取決於完善的資訊及通訊標準體系,該標準體系涉及電力的發、輸、配、用及資訊保安等環節,除之前所使用過的標準外,還包括其他的一些標準,除此之外,還定義了用於監視和控制其他發電機組的通訊規範。

  通訊領域可參考的標準除TCP/IP 外,還包括光纖同步網路SONET、數字使用者環路、寬頻電力線。從目前情況看,電力發、輸、配領域的資訊模型及資訊交換標準已經比較完善,可遵循相關標準。但是在用電領域,涉及的不僅是電力企業,還包括家電企業。當前情況還沒有統一的規範或指定相關標準。

  3 當前的局面

  當前已建成先進可靠的電力通訊網路,形成了以光纖通訊為主,微波、載波、衛星等多種通訊方式並存,分層分級自愈環網為主要特徵的電力專用通訊網路體系架構。在配電、用電領域,擁有電力負荷控制專用無線電頻率***230 MHz***,開發了電力線通訊技術,應用於自動抄表、配網管理、使用者雙向通訊等方面。

  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骨幹網架仍不夠堅強,難以完全滿足排程資料網路第二平面建設的新要求;各級通訊網路的資源整合和充分利用有待進一步加強;總體上呈“骨幹網強、接入網弱”、“高***電壓***端強,低端弱”的態勢,配電、用電環節的通訊水平相對輸電網而言差距較大。網路的特點可以解決上述不足。

  網路具有可靠性高、控制靈活、易於維護、擴充套件方便等眾多適合電網控制的優點,可顯著簡化控制裝置的連線方式,實現各種異構控制裝置的網路整合和資訊共享。然而電力系統是分散式、實時系統,各種控制裝置的資訊差異很大,通過網路傳輸控制資訊將存在時延不確定、路徑不確定、資料包丟失、資訊因果性喪失等問題。可從電力系統資訊的傳輸特性,網路對電網控制性能的影響、電網的通訊系統體系結構的影響等方面入手,研究資訊網路在電網應用的關鍵問題。

  電力系統的控制資訊排程採用網路傳輸方式,屬於動態排程。動態排程區別於靜態排程,沒有明確的任務週期。相關技術指出採用時延控制策略對同時到達交換機的電力系統保護資訊流進行控制時無法確保端到端的響應時間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資訊流控制機制,確保基於資訊網路的電力系統控制任務的時間約束關係,提高電網資訊排程的可控制性。

  4 資訊與通訊的安全問題

  電網較傳統電網將更多依賴資訊交換,電網跨地域廣闊,裝置元件眾多,任意節點都可能引發資訊保安問題,導致電網發生故障,因此電網資訊保安防護內涵很廣,影響重大。

  長期以來,電網的安全偏重於電網的物理安全,例如電網穩定、裝置的電氣安全,對資訊保安不夠重視。有的地方在五年內對變電站資訊保安進行二次評估,第1 次資訊保安評估發現的如系統弱口令、預設密碼未刪除等問題,五年後並未得到實質性改進,此外還發現了新的安全隱患,包括無線網路安全、與因特網的強連線、資料傳輸經過商用通訊網等。因此,電網資訊系統的安全防護應該是一個系統化的體系,該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4 點。

  4.1 脆弱性和風險評估。對資訊系統的脆弱性和風險定期進行評估,指定包括改進措施的一系列指導原則。有關資料調查指出雖然工作站、伺服器、路由器都提供了安全機制,但是使用者並未認證對安全進行有效配置,甚至配備有專業維護團隊的企業也存在這個問題。據統計約有超過90%的資訊系統入侵是通過已知的系統漏洞和作業系統、伺服器、網路裝置錯誤配置實現的。

  4.2 對威脅的應對能力。對電網安全構成威脅的行為,如資訊系統攻擊發生時,相應的應對和報警機制隨之啟動。在極端情況下,電網資訊系統遭受大規模攻擊,導致電網發生故障時,電力公司與其他機構,包括政府機構的聯動響應。

  4.3 重要系統的可靠性。有關檔案政策指出重要系統包括電力資料採集與監控系統、能量管理系統、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換流站計算機監控系統、發電廠計算機監控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微機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廣域相量測量系統、負荷控制系統、水調自動化系統和水電梯級排程自動化系統、電能量計量計費系統、實時電力市場的輔助控制系統、各級電力排程專用廣域資料網路、用於遠端維護及電能量計費等的排程專用撥號網路、各計算機監控系統內部的本地區域網絡等。

  4.4 敏感資訊的安全。對敏感資訊從內部和外部都杜絕被竊取,如電力的發電、輸電、配電等環節的重要資料。防止未授權使用者訪問系統或非法獲取電網執行和排程敏感資訊以及各種破壞性行為,保障電網排程資料資訊的安全性、完整性。重點關注電力市場系統、電網排程資訊披露的資料安全問題,防止非法訪問和盜用,主要通過具有認證、加密功能的安全閘道器來實現;確保資訊不受破壞和丟失,則通過系統冗餘備份來實現。

  5資訊和通訊探討

  電力系統本質上是能量的傳遞過程,該過程由電力輸、發、配、用步驟組成。排程資料專網等電力專用通訊網路已經覆蓋了電力發、輸、配等步驟,使用者側利用載波方式進行小資料量傳輸***如抄表***已得到廣泛使用。EMS、WAMS、TMR、水調自動化、DMS 等資訊系統為電力系統的正常執行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從發電、輸電、配電的通訊方式發展看,資訊網路傳輸的是保護、控制、測量資料等綜合資訊,電網的電力通訊網路將發展綜合資訊網路。

  從資訊利用角度看,電網的監控從傳統電網的基於區域性資訊向基於全域性資訊轉變,分散在各類資訊系統的資料等將通過綜合資料平臺的方式進行整合,方便不同業務關注人員對各類資料進行應用,實現電網的高階分析應用功能。

  6 結束語

  隨著電力技術的不斷髮展,電力企業在社會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因為它在工業生產甚至是人的生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要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並結合實際進行分析探討,從而更好的做好這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