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蚊帳閱讀答案

  《姥姥的蚊帳》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困難並不可怕,要敢於正視困難,活出面子和尊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姥姥的蚊帳》葉傾城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姥姥的蚊帳》葉傾城 原文閱讀

  1962年,我媽第一次走出小鄉村,揹著被褥卷,搭汽車、轉火車,從河南出發去武漢上大學。半個月之後,她寫信給我姥姥:“同學們都有蚊帳,我沒有。”姥姥回信:“蚊帳是什麼?”

  我媽詳詳細細寫給姥姥:“蚊帳是一種很稀很稀的棉布,和床一樣長一樣寬,高度比兩張床之間的距離多一些。”

  沒畫圖嗎?蚊帳有一面是要開門的, 不畫圖怎麼說得清?已經榮升為姥姥的我媽,戴著老花鏡在飛針走線改造購物袋,口氣裡有小小的得意:“當然說得清。姥姥可不是你,比你明白多了。”

  就這樣,那年新棉花下季的時候,姥姥紡線,織“很稀很稀的棉布”,裁剪、縫紉。暑假結束,我媽再上學的時候,行李裡有她小小的自矜:她,也有蚊帳了。我和姥姥的蚊帳扯上關係,是30年後的事。那幾年,我家三姐妹相繼考上大學,三度治裝,是筆很不小的開銷,到了我,一切因陋就簡。搪瓷臉盆是掉漆的,枕巾其實就是毛巾,還有這一床蚊帳,我媽給我的時候千叮萬囑:“這是我上大學時姥姥給我做的,你愛惜著點兒。”

  我接受它,像五四“文青”娶指腹為婚的童養媳,打心眼兒裡就不想要。它小,和單人鐵架床嚴絲合縫著,本來就狹小的床鋪,給這麼密不透風地一 籠,我恰如被搶親的祥林嫂,五花大綁在花轎裡,轎門一開,人就倒出來;它孔眼大,疏疏落落像蒸饅頭用的籠屜布,充滿了“只防大蚊不防細虻”的君子作風;最重要的是,它太舊了,土布已經灰得發黑。它在我頭頂上,穹廬似天,陰陰欲雨。全寢室女生的蚊帳都潔白如雪,只有我的毫不客氣地給大家抹黑。

  有一次,一個外班女生來寢室逛,我聽見她向人打探:“那是誰的床?看著好髒。”

  “髒?”我很憤怒,卻沒法向人解釋:它不是髒,只是積了太多水洗不淨的歷史塵埃,是故紙堆、舊窖藏、米爛陳倉的色調。

  它很快就裂了大口子,大概是被我一屁股坐上去了,布質已朽,經不住我的體重。我帶回家給我媽過了目:確實不堪用了。於是,棄之。

  直到現在,我才意識到,我拋掉了這世上最後一件沾有姥姥手澤的事物。

  上大學是不是非得有一床蚊帳?我媽當年的行為,算不算虛榮心作祟?我猜姥姥沒想那些,她的想法很簡單:我們沒有,這不丟人,人家有,我妮***女兒***也可以有。

  輸人不能輸陣,在她能掌控的世界裡,姥姥盡其所能,竭盡所有。她的愛與尊嚴,全在這一針一線裡。

  我媽,從學生到人婦人母,從武漢到東北再到武漢,走過多少城市又換過多少住所,八千里路,雲來月往,她一直帶著這土布蚊帳,到最後給了我,是希望它發揮最後一次餘熱吧。它果然做到了,物若有靈,也算死得其所。

  而我,長到很大,才知道我家其實一直很窮:兩邊老人,三個孩子,無數沾親帶故的農村親戚。但我從不曾感受過窮。該有的電器傢俱我家全有,是我爸做的。我長期穿姐姐們穿剩的衣服,我媽硬有本事把它們處理成華美的緄邊。我的大學同學記得我背過的牛仔書包,時髦得緊,也是我媽的手工。她為我們打理一切,正如她的母親為她。我在物質上明明是貧瘠的,我卻從來不曾感覺到寒酸卑微。貧窮不是恥辱,但活得不體面才是。展示匱乏如同展示結痂的創口,非我家風。

  現在我也做了母親,不會任何針線活,我媽安慰我:“你會寫文章。” 我唯一的驕傲是:我與我的母親、我的姥姥一樣,都是非常勤勉的女子,願意勤扒苦做,只為了讓人生更豐盛富饒。

  是的,姥姥的蚊帳,我的文章,都是我們能給子孫的,含笑而略帶酸楚的愛。

  《姥姥的蚊帳》閱讀習題

  15.作者圍繞“姥姥的蚊帳”使用情況,寫出了擁有蚊帳的人當時的心理活動。閱讀文章,填寫下列表格***4分***

姥姥的蚊帳 心理活動
我媽大學時擁有了姥姥做的蚊帳  ①
 ③
我丟棄了已經破舊的姥姥的蚊帳

  16.理解畫線語句“貧窮不是恥辱,但活得不體面才是”在文中的含義。***4分***

  答:

  17.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解說通過蚊帳傳給子孫的愛為什麼是“含笑而略帶酸楚”的,從中你感悟到了什麼?***不超過150字******7分***

  答:

  《姥姥的蚊帳》參考答案:

  15. 答案:①自矜 ②我上大學時我媽把姥姥的蚊帳給我 ③不想要 ④後悔

  16. 答案要點:物質上貧瘠,但卻能通過勤勉活出尊嚴,因而貧窮不是恥辱;而展示匱乏,寒酸卑微,失去尊嚴與面子,才是恥辱。

  17. 答案示例:

  這種愛“含笑而略帶酸楚”是因為首先姥姥勤勉,盡其所能,竭盡所有,教人輸人不能輸陣;媽媽輾轉勤勉不停勞作,貧窮但體面;我勤扒苦做,讓人生豐盛富饒。

  從中我感悟到,貧窮並不可恥,要努力面對貧窮;困難並不可怕,要敢於正視困難,改變困境,活出面子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