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親人的臉閱讀答案

  《看著親人的臉》是一篇呼喚親情的文章,親情是建設,是一條需要用心、用錢鋪設的高速公路。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看著親人的臉》閱讀材料

  不久前,我去俄羅斯聯邦的圖瓦共和國遊歷。在該國的首都克孜勒市,星期天的大街上行人稀少。當時我在製作一檔電視紀錄片,我是主持人。我得到處找人,和人沒完沒了地說話。然而到哪裡去找他們的國民呢?

  圖瓦國的藝術科學院院長告訴我:“人們都在家裡。”

  我問:“在休息日,人們不出來散步或購物嗎?”

  院長說:“購物?只有日本人、韓國人還有你們中國人才喜歡購物,我們圖瓦人喜歡呆在家裡,說說話,看著親人的臉。”

  我被“看著親人的臉”這句話所打動。

  我對於所有親情的記憶都沒有離開“親人的臉”。

  並不是血緣或上帝為你規定了大哥、小弟、四舅母、老叔這些親情關係就完成了人的使命。並不是逢年過節拜訪親友之後就圓了面子上的事。親情需要推動與構建,像用一磚一瓦蓋一座房子。

  親情需要經營。

  經營這個詞稍顯商業化,但“用心經營”就與商業無關了。圖瓦人像孔子一樣熱愛家庭。別人告訴我,圖瓦的總統先生常和夫人一道在百貨大樓裡揹著手溜達。回過來說聖人孔夫子。孔子時時說國,處處說家。咱們仔細琢磨一下他老人家的思路,孔子其實以家說國,以親情譬喻社會秩序。他怕莽撞的人生不到位,多次說仁,說義,說忠恕,說禮。當一切事情做好之後,自然合乎禮。禮是孔子對世界大同的美好設想,相當於社會和諧。

  親情是一種修煉。

  實事求是講,有的人對血親寡於恩,對友人重於情。這種情形並不少見。當一個人對已然存在的親情尚不夠親,怎麼說得上與兩姓旁人親呢?親戚不親,無非是親戚軟弱。親情不可以用實力衡量,這並不是一場軍事演習。當一個人懷著愛經營親情的時候,首先滿足的是自己的需求——這也是生物學的召喚,然後是什麼呢?是榜樣,是從自己做起,以血水奔流的方式串起家族中每一個人的熱望,共赴親情。

  上述這番話說出口有一些幼稚,親情還需要召喚嗎?怎麼不需要!如今夫妻間兩口子的時光尚被電視機霸佔,兩口子尚不知曉對方近況,怎能不呼喚親情!

  親情是建設,是一條需要用心、用錢鋪設的高速公路。

  現在的媒體宣傳把親情“外化”了——重視對素不相識之人的關心照顧,謂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這當然好,屬於仁慈。但該如何對待親人呢?我見過一些人,包括一些英雄模範,他們好像得了一種病,這種病的特徵是:六親不認,踐踏親情。

  其實英模人物未必如此,一定是我們的文化出了問題。這種文化有時會過度強調犧牲,而後才把六親不認視為大義。如果真的如此,社會還會和諧嗎?子曰:過猶不及。自我犧牲精神固然高尚,但超越了尺度,無異於冷血。

  孔子在他的學說中先設定一個人都是愛家派,接著推演,將其化做愛國派。在由家而國之論證中,孔子考慮尺度,“過”不好,“不及”亦不好,中庸最好。他老人家教導我們:親力親為,親人相親。

  據說,巴黎、倫敦等許多地方的人們都在儘量少看電視,家人聚在一起,“看著親人的臉”。彼此襄助鼓勵,這果真是一個美好的場景。

  ***摘自《遼寧青年》2008年3月***

  【注】:鮑爾吉•原野,蒙古族,祖籍內蒙古自治區哲裡木盟賓圖旗,1958年7月生於呼和浩特。赤峰師範學校畢業,現供職於遼寧省公安廳《平安》雜誌社。著有隨感錄《脫口而出》,散文集《百變人生》、《酒到脣邊》、《善良是一棵矮樹》、《思想起》、《世相鐵板燒》、《浪漫是情場的官僚主義》等。

  《看著親人的臉》閱讀題目

  小題1:根據上下文,畫線句“親戚不親,無非是親戚軟弱”中的“軟弱”含義是什麼?*** 3分***

  小題2:“親情是建設,是一條需要用心、用錢鋪設的高速公路。”這句話的藝術效果和含義是什麼?***4分***

  小題3:文中引用孔子“過猶不及”觀點的目的是什麼?***4分***

  小題4:請你推測一下作者為什麼用“看著親人的臉”作為文章標題,而不用“呼喚親情”之類?*** 4分***

  《看著親人的臉》閱讀答案

  小題1:“軟弱”指的是親戚在經濟實力、社會地位等方面不如自己。

  小題1:這句話用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表明瞭建設暢通和諧的親情關係,既要物質上的投入,又要情感上的自覺付出。

  小題1:①為了論證過於強調自我犧牲以致六親不認,也不會帶來社會和諧的觀點;②為了表明應該正確把握愛國與愛家、愛人與愛己、親情與友情的度。

  小題1:①“看著親人的臉”是寫作本文的觸發點;②“看著親人的臉”比“呼喚親情”之類的說法更生動,更有質感,更讓人動情,正像文中所說的這果真是一個美好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