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主題手抄報資料及圖片

  端午是我國四大節日之一,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端午節節日手抄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關於端午節主題手抄報資料以及手抄報圖片,歡迎閱讀借鑑!

  端午節主題手抄報資料1:端午的起源

  一般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習俗都有驅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據此推測:端午節源於對惡日***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最重要的兩項活動——競渡和吃粽子,都和龍有關***見《端午考》***。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迎濤神祭圖騰說。相傳在古代的中國南方有個少數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帶***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雨順,大豐收。他們把食物裹在樹葉裡或者裝在竹子裡,投到江裡面去。後來他們還有在這天扒著獨木舟拜訪親朋好友的做法。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地就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這種習俗。

  端午節主題手抄報圖片***4張***

> > > > > > > >

  端午節主題手抄報資料2:端午的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

>